身 · 心
来自RBQ大学演讲伏藏法的金刚语
健康之道
观察十一
佛教对心灵的作用
相比之下,在藏地,生活条件虽然并不丰裕,气候条件也极其恶劣,可幸福指数却相当高,这几年统计下来,上百岁的人比比皆是。
这是什么原因呢?很多科学家认为,这与人们的心理健康有关。
而在藏地,唯一的心理调整方法就是大乘佛教,故汤恩比博士曾说:“拯救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只有孔孟之道和大乘佛法。”这也确实言之有理。
现在的人类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某些问题,一则可以研究孔孟之道,尤其这对汉地来讲相当重要,有了它,许多大学生就不会遇到一点点挫折,便开始选择自杀了。
二则可以修持大乘佛教,有了这种信仰的话,不要说一点区区小事,就算遇到非常大的变故,自己也有坦然面对的能力。
心
理
观察十二
佛教的心理治疗原理
问:您提到佛教对当代人的健康有利。我想问一下,佛教的心理治疗是什么原理?
答:现在美国许多大学,根据藏传佛教的理论和方法,开设了心理治疗禅修的课程。
这种禅修,本来是佛教的观心和安住的方法。在安住当中,找到心的光明和空性无别的本性。依靠这种禅修,很多人可以安心、住心和放松心,再进一步来寻找心。这在西方被称为心理疗法。
这种藏传佛教的疗法,在大学里非常流行,也非常实用。有些老师和学生已经精神崩溃,准备自杀了。用了这种治疗方法之后,完全恢复了生活的勇气。
所以我想,以后有因缘的时候,在学校和企业里应该开设这种心理疗法课程。
观察十三
藏传佛教的“心理学”
藏传佛教还有“心理学”。
来自南斯拉夫的心理学家莫阿卡宁,专门写过一本《荣格心理学与藏传佛教》,书中对比了东西方心理学的异同,最后讲到,荣格心理学是对自我的发现、完善和成就,而藏传佛教心理学则指向佛性的圆满和究竟,最终要利益众生。这也是一种分析。
实际上,虽然西方哲学也有对心灵的探索,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现代心理学的历史只有一百多年;而藏传佛教的心理学早已成熟,这从莲花生大士的很多教言中可以看出。因此它能解决现代的心理问题,很多抑郁症、自闭症患者, 通过修持藏传佛教,尤其是密法,后来都得到了释放和疗愈。
在我接触的东西方佛教徒中,有些曾经特别痛苦。听说荷兰有心理疾病的人也比较多,有人说是因为天气——冬天很长时间没太阳,容易抑郁。但我觉得应该不是因为天气,而是现代人的心思太过复杂,这才是主要原因。
而运用藏传佛教的调心方法,对此都可以解决。
【提醒】行持任何点滴善法,要以三殊胜摄持哦~
上一篇:健康之道 | 为什么会生病
文字整理 | 一心一意
排版 | 一心一意
图片 | 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