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動物樂傳心 >> 有声读物|《你在忙什么》二十九| 别人诽谤你,是对你最大的恩惠 Back

有声读物|《你在忙什么》二十九| 别人诽谤你,是对你最大的恩惠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微信:athenatang1001

公众号: 動物樂傳心

关注



《你在忙什么》

作者:  索达吉堪布

《你在忙什么》

作者:  索达吉堪布


快乐秘诀五:

别人诽谤你,是对你最大的恩惠


[原文]

愿我于诸以嫉妒,非理诽谤本人者,

亏损失败自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

[注释]

若有人因嫉妒诽谤我,愿我心甘情愿接受一切亏损、失败,将利益和胜利奉献给他


这个偈颂加持非常大。


《大圆满前行》中记载:昔曰,恰卡瓦去甲向瓦格西家做客,见到一个小经函,顺手翻开,看到一句话:“亏损失败自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他感觉非常稀有,忙问:“这是什么法?”


格西答道:“朗日塘巴尊者造的《修心八颂》。”


恰卡瓦迫不及待地想求此法。遗憾的是,朗日塘巴尊者已圆寂。


后来,历经艰辛,他终于在夏日瓦格西面前,求得此法传承。之后的六年中,他一心修持《修心八颂》,最终获得了殊胜成就。


在世人眼里,听到诽谤自己的语言,正常的做法是以牙还牙,秉持的原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但站在大乘的角度,就不应该有这种心了,而要做到失败都归我,胜利都归他。


乍听之下,有人可能会想:“如果干什么都是‘亏损失败自取受’,那还怎么活呀?”这种顾虑是多余的。修行讲究次第,对凡夫来说,可以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来行持,暂时并不需要所有的事情都吃亏。在此过程中,若善于运用各种窍诀,烦恼便会无从生起。比如别人骂你时,你可以将骂声观为空谷回声,它对自己无利无害。


昔日,寒山问拾得:“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回答:“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这不仅是修心的窍诀,也是为人处世的良方。试想,假如你没做对不起别人的事,人家非要诬陷你做了,此时你是针锋相对地回击,还是以这种方法化解?聪明人一想,就知道后者效果好。


不过,这些秘密只掌握在少数智者手中,大多数人不知道。就算偶尔知道了,也很少有人做得到。


佛法重在行持。“亏损失败自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这一理念,刚开始去做,肯定比较困难,但能长期坚持的话,自然会得心应手。如果一心行持,哪怕只是这一句话,也可以让你根除痛苦。





快乐秘诀六:

恩将仇报的人,是我的上师


[原文]

愿我于昔曾利益,深切寄以厚望者,

彼纵非理而陷害,亦视其为善知识

[注释]

如果我曾帮过某人,并对他寄以厚望,他却反过来陷害我,愿我也能将其视为善知识。


当今社会,恩将仇报的人特别多。有些老板费心栽培一个人,此人在有能力后,不但不报恩,反而将客户拉走,把老板逼得走投无路。


以世间眼光看,这种人非常可恨。大家小时候学过《东郭先生和狼》吧,这个寓言就告诉我们:忘恩负义者该千刀万剐。


可是按照大乘的理念,不但不应该记恨,还要把他当作上师。


对很多人来说,这有点匪夷所思。但在佛教历史上,许多大德的确以实际行动展示了这种境界。


广钦老和尚有个弟子,被人陷害后,跑到老和尚面前哭诉。老和尚听后说:“俗气,没脱俗!俗人才感觉别人在刺激我。如果是修行人,心放在道上,人家说我不好,是在帮我改进修行。”


对修行人而言,别人陷害你,是对你最大的恩惠。


我们即使达不到这种境界,也应多记别人的恩德,忘掉别人的伤害。现实中许多人恰恰相反:别人帮了自己,转眼就忘得一干二净;几年前别人说的一句重话,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这样不太好,大家今后要改变习惯,心里不要装太多怨恨。怨气大了,伤人伤己。






快乐秘诀七:

你一生做的好事,全是为自己做的


[原文]

愿我直接与间接,利乐敬献诸慈母,

老母有情诸苦厄,自己默默而承受。

[注释]

愿我以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将一切快乐奉献给众生,默默承受他们的痛苦。


利他有直接、间接之分。直接的,像医生治疗疾病、老师解答疑惑等;间接的,是通过一些途径让众生远离痛苦,比如不吃肉。


利益众生,看似在帮别人,实际上是帮自己。


有个美国人叫克雷斯,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他的汽车抛锚,被困在野外。正当焦急万分时,有个骑马的男子路过,见此情景,二话不说,用马将汽车拖到了附近的小镇上。


感激不尽的克雷斯掏出钱,准备酬谢对方。男子拒绝:“这不需要回报,但请给我一句承诺——当别人有困难时,你也尽力地帮助他。”


后来,克雷斯主动帮了许多人,每次他都将这句话转述给被帮助者。


多年后的一天,克雷斯被爆发的洪水困在孤岛上,一个少年冒着危险救了他。当他感谢少年时,少年居然说出了那句克雷斯曾说过无数次的话:“这不需要回报,但请给我一句承诺……”


克雷斯顿时明白:他这一生做的好事,原来,全是为自己做的。


利他即利己,这在大乘佛法中有全面、透彻的宣说。如《入菩萨行论》就告诉我们:“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


你们头一回听大乘的利他教言,也许感觉比较陌生,但只要用心观察,就会知道这种理念的可贵。






快乐秘诀八:

一切万法似梦似幻


[原文]

愿此一切我所行,不为八法念垢染,

以知诸法如幻智,无执离缚而解脱。

[注释]

愿我的一切所行不被世间八法染污,了知万法本体皆空、显现上如梦如幻,远离执著与束缚,获得解脱。


世间八法,即称、讥、毁、誉、利、衰、苦、乐。


作为普通人,喜欢赞美,不喜欢批评;喜欢被关注,不喜欢被忽视;喜欢得到,不喜欢失去;喜欢快乐,不喜欢痛苦。但修行人了知万法皆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并不会把得失看得太重,以此可摆脱世间八法的束缚。


断除了对这一切的执著,才能真正远离痛苦。






谁有了它,谁就有了快乐


这八个秘诀,从各个角度宣说了利他的道理。依此行持,不管你是否学佛,都可以拥有快乐。


利他,其实不仅是大乘佛教的根本,也是全人类不可缺少的财富。现如今是21世纪,就算到了30世纪,人类照样需要它,它依旧不会被淘汰。


为什么呢?

我们所有的不快乐,全部来自对“我”的执著。只有转变心态,将短暂的一生用于利他,才有可能减少痛苦、增上幸福。


这一点,不单佛教如此提倡,其他宗教也不例外。像特蕾莎修女,付出一生帮助他人,自己的生活极其简单。但在她的生命中,没有痛苦,唯有喜乐。


许多人不知道这个秘密,总抱怨自己太倒霉,老天不公平……如果你不想快乐就另当别论,想快乐的话,请停止怨天尤人,从现在开始培养利他心。


我本人虽然修行很差,但也看过大量的经论,从中深深体会到:人最需要的是利他心,谁有了它,谁就有了快乐。


这其中的奥妙,只有你做到了,才能有所领悟。


当然,凡夫的利他心,跟菩萨比有一定距离。我们即使达不到太高的境界,若能在减少自私、增上利他方面有所进步,哪怕只前进一步,也是个好的开端。


- 未完待续 -

—— 动物乐传心 ——

随喜大家转发


图文|网络

编辑|七筒

以上内容以公益分享为主,文中内容、图片、音乐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启动线上读书计划


学习内容:《你在忙什么》、《八万四千问》、《修行百颂》等著作


我们的希望:每位参加学习的小伙伴在学完一本书后,能够发表2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


我们的奖励:参加阅读3本书及以上者,奖励精美佛像一尊。参加阅读1-2本书者,奖励平安结或金刚结一个。以上加持品均会请高僧大德进行加持


大家可邀朋友一起参加,加持品有限,请快快行动哟

 

每天学习一点点,为自己的心灵充充电、减减压。


參與的朋友可以聯繫紫瑩老師


随喜关注

紫莹居士微信:athenatang1001

紫莹居微博: https://weibo.com/u/598920426

老中青义工协会网站: www.macaulonglife.org

老中青公众号:macau_longlife

动物乐传心公众号:bodhichitta

世界绿色健康研究协会公众号: GHWAZX

Facebook:动物乐传心

喜马拉雅_FM:紫莹心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