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今日当精进 >> 《二规教言论》第二课 阅读参考 Back

《二规教言论》第二课 阅读参考


佛规,世间规即二规。

作为修行者,必须要具备贤善的人格。因为出世间的清净善法,一定要以贤善的人格及世间的善法为基础,所以内心贤善、人格贤良,非常重要。

世间中,人们在追求安乐的过程中,有些人如愿,有些人反而非常痛苦,究其缘由,第一,与前世善业和恶业有关;第二,与今生的行为是否善妙有关。所以我们必须认清并如是做:第一,忏悔过往的罪业;第二,今生一定要如理如法地取舍因果,首先要做一个好人,一个贤善的人,还能得到护法神的加持,在今生中的所愿所求可以逐渐圆满。



1、名声

是故凡自知事始,悉为美名而奔走,

哎呀美名虽悦意,然愈追逐愈远离。

“凡自知事始”众生的习性,从懂事开始就追求名声。

每个人的意乐、想法不一样,想要得到的名声也是不一样的。

“悉为美名而奔走”,众生无始以来内心中存在习气的表现,特别喜欢别人知道他的名字。

有些人是以自己的身体得到美名,比如通过选美得到名声。

有些是以自己的声音得到美名,比如参加选拔好声音等,一旦选上就成名了。

有些是用钱财得到美名,比如捐很多钱得到一个慈善者、善人的名号;有些是为了得到教授、学者的名声而奔走。

1、从修行的角度,名声是无记法,既不是好也不是坏,关键是看怎么去用,或者看这个名声对自己会不会有伤害。如果得到这个名声之后对自己会有一些伤害,那么很多修行者就情愿回避和远离。但是有些高僧大德弘扬佛法过程中,也会善巧地使用名声来利益有情。比如大恩上师,大家都知道他的大名,都很敬仰他,所以他老人家在微博上发一段文字,大家都会看,上师关注的是对很多人有利益。

2、众生的心态,有名声的人说话容易被接受,如明星代言,但有没有佛法的功德,有没有佛法中的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从显现上没有。但是他随随便便在微博上写一段话,就纷纷转载。甚至会把他们所说话当成标准去实行。

3、名声如果利益有情,尤其是发愿为众生利益的高僧大德,他们的名声越大,就越可以用这个名声做很多很多对众生有利的事情。

4、明星信佛之示范效应,通过自己的名声倡导素食,劝导学佛,引起粉丝的追随,对于众生有利益,就非常好。

5、噶当派的教言说:修行者、初学者,千万不要过度地追求名声。

既然名声可以利益众生,或者说从其本质上不是善也不是恶,为什么有些大德要求慎重呢?

1)关键看名声出现的时候,是被名声所困,还是能掌控驾驭这样的名声。

如果驾驭不了,就可能被所谓的名声、虚名所害。

如果能驾驭,虽然有名声,但是很清醒,不被美名、虚名冲昏头脑,知道自己是凡夫人,自己的功德还有欠缺,但是可以善用名声,不被名声所害。因此,要权衡我们到底有没有驾驭名声的能力,如果还没有,就要如很多大德所说,要低调,不要想方设法让自己出名。

2)大恩上师曾经说:尤其是讲法者(法师、辅导员,或者以后可以给别人讲法的我们)一定要注意一点,当我们讲法的时候,有意无意地开始想要宣传自己,或者带有宣传自己的口气,或者有这样的心态。上师说,宣传自己不重要,宣传佛法才重要。应记住上师的金刚句,的的确确很简单的一句话,但是它的意义很深。


2、名声靠福报

彼之理由此宣说,往昔福报浅薄故,

犹如汉茶过滤器,留住垢秽漏精华。

1、得到名声从显现上,就如同得到财富一样,有一种说法,名声是天禄。得到美名,就好像得到很多财富、权力一样。所以某种角度上,名声是一种善果,是一种安乐。如果果是快乐的,因一定是善法,只有修持善法才能感召好的名声。佛陀的名声周遍三千大千世界,不单单是人间知道佛,且在天界,在整个世间佛陀的名声都是周遍的,是因为佛陀修持了最圆满善法的缘故。

2、名声能够周遍多远、传多远,关键是看我们内心中的善法、善根到底有多深厚。

3、有些明星,虽然他的行为有些时候不让人产生信心,或者不一定如法,但是他们的名声很大。从因果规律来讲,他们现在有这么大的名声绝对不是偶然的,肯定是前世造了善根,造了善法,现在才可以有这么好的名声。

有没有名声,关键看以前的福报。如果以前自己曾经造过这方面的福业,今生中就可以如愿地获得美名。

4、有些大德刻意地隐藏自己的功德,但是因为福报现前的缘故,不管怎么样遮掩,他的名声也挡不住。法王如意宝、大恩上师都是这样的情况。

5、前世我们曾经赞叹三宝、赞叹佛陀、修持清净的语善业,或者经常赞颂别人的功德,由于清净了语善业的缘故,今生就会得到很好的名声。反之越努力名声越坏,事与愿违。

6、随顺因果法则做取舍,自然而然会得到想要的,从而远离不想要的。

大恩上师在微博上一段教言:现在我们自己感受到的这些善根,是我们以前播下的种子或者造下的善法,以后我们还会不会继续得到安乐,要看现在我们是不是继续去修行善法。如同我们用的手机,今天我能够打电话是因为昨天充了电。现在我能够用是因为它还保留有以前充的电,如果明天还想继续用手机来通话,今天必须要在适当的时间把电充满。

在整个的世间法则中,因果律是最公正的,做了就得,不做就不得。善法和恶法是一样的,做得少就得的少,做得多就得的多。整个世间最公允的就是因果律,而且完完全全是由自己控制。



3、父母恩德大

父母上师长老等,利己人前不报恩,

护法诸天耻笑彼,失却助伴如僵尸。

行为不善巧,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

如果前世的福报欠缺,但是今世的行为比较善巧,也可以得到护法或者天神的帮助,改变现在不好的情况。

1、父母对我们的恩德很大,现在之所以有这个身体、生命在世间中生存,或者说能够学习佛法,都是来自于父母的大恩——生养之恩。

《父母恩重难报经》中佛陀开示,如果一个人把父母放在担子里,挑着父母围绕南瞻部洲右绕一圈(南瞻部洲有很多胜地),他会得到很多功德。但即便把自己的脚掌、膝盖都磨没了,也报答不了父母的恩德。

2、让父母学习佛法,取舍因果,是报答他们恩德的殊胜方便。我们在学习佛法过程中,修菩提心的时候要知母恩、念母恩。

有些父母可能和子女之间有特殊的不好的业缘,没得到过父母的关爱,而且母亲经常打他,给他痛苦,根本念不到母恩,没办法相应。即使一点父母的慈爱都没有体会到,但是凭他们给我这个能够修持正法、发菩提心的身体,这个恩德已经足够大。

有些大德说:如果你对母亲没办法相应,就想你觉得最亲近人的恩德。

3、暇满人身极难得,除了前世的业,父母的缘也很关键,没有父母的缘,就不可能通过其它方式降生在这个世间,暇满人身的身依就是父母赐予的;心依就是我们的善心。现在我们能够发菩提心、修大乘(大乘的力是很大的)、修空性,都是因为有了善报的人身,所以无论如何父母对我们的恩德很大。

4、在菩提心七重因果教授中,必须要知恩、念恩、报恩,然后修慈心、悲心、增上意乐,发菩提心。逐渐思维便了知,无始以来的众生都曾经对我恩德很大,只有担起利益一切有情的重担,知恩、报恩。


4、上师恩德如山

1、上师引领我们出离轮回,告诉我们身体可以修法,可以作为发菩提心的所依、制止身体造业,调伏我们的心安住于法性、安住本来如来藏的自性等等。这一切的一切,我们的法身慧命,都是大恩上师赐予的。

上师有赐予灌顶、密法窍诀的金刚上师,有讲显宗法要的善知识,有给自己皈依的上师,有给自己传戒的上师等,都是恩德上师。

2、大恩上师说过:有些人学习了藏传佛法之后,觉得找到给自己灌顶的上师,对以前引导自己学佛的显宗的上师就开始远离、失去信心,甚至不理不睬、开始诽谤等等,这很不应理。这是不知道恩德不知道报恩的人,你现在之所以能够学习更深的佛法,最初引导你入门的上师还是很重要的,甚至更重要。



5、其他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亦应感恩

在学习、工作,或者一个人在外面漂泊的时候,曾经得到过长者或陌生人的帮助,他们也是我们的恩人。

我们现在能够学习佛法,要感恩介绍我们进来、认识这个学会、得到这个学习佛法机缘的人。你也许会傲慢的想,他只是做了一个很小的因缘而已,是自己相续中的福报,还有大恩上师的慈悲勾招,才有幸遇到了佛法,和这个人关系不大。其实这个人在整个环节中,起到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帮助作用。人品很贤善就会觉得帮助过自己的人恩德真的很大,就算他现在可能已经退步了,已经不再学佛了,甚至于开始诽谤佛法,你即使不会认同他不好的做法,但是他对你的恩德,应该知恩报恩,这一点不能忘,应该通过回向、发愿、替他念经等方式报恩。

人品贤善的人即便是几十年前帮助过他的人,现在还是念念不忘,还会寻机报答他的恩德。

对于恩德,千万不要那么健忘,在机缘成熟的时候要报恩。

“利己之前不报恩”,将会导致“护法诸天耻笑彼”。世间上不知恩报恩那就是很下贱、很恶劣的人。在护法神、在天众的眼中,也会耻笑这个人,看不起并远离。世间的福禄、财运则无神护佑。失去了助伴,只能凭自己的一己之力去打拼,就犹如僵尸一样,孤苦伶仃,没人帮助他,甚至被抛弃。

为什么大恩上师要给我们讲《二规教言论》?

我们慢慢去品味、慢慢去思考,它虽然不像《入行论》、《大圆满前行》是很明显的解脱道,让你发菩提心,修习成佛的次第或者空性等等,但是这个法,对我们打好修学基础是很重要、很关键的。修好人格,护法神就会经常帮助我们,平常的违缘、障碍、灾难等等不知不觉就被消灭掉,肯定会有逢凶化吉、遇难成祥的状态出现。


6、不知惭愧的过患

鲜廉寡耻且轻视,今生来世之因果。

言谈发誓难足信,见证智者心生厌。

颠倒利害随意行,得势诸天亦役使,

失势恭敬怨敌故,守神战神皆不悦。

1)“鲜廉寡耻”,就是不知羞耻不知羞愧。

知惭有愧是一个善心所,是一种善心的状态。我们应该知道羞愧。惭和愧,自己认为很不好的事情,不能做,这种状态叫做惭。愧是针对于佛,针对于其他人,在别人面前觉得这个很不好,叫作愧。

有了惭愧心很多不好的事情都会尽量避免,即便是造了罪业,但是有惭愧心,罪业也因为惭愧的加持力而减弱,不会很强烈。而且忏悔的时候也比较容易忏悔清净。

大恩上师告诉我们这些法很重要,我们因为自己内心中这些恶业的习气很强烈,有的时候管不住自己。如果内心能意识到并生起惭愧心,罪业就减弱了,也容易忏悔清净。

反之无所谓的心态,虽然造很轻的罪,但是罪业也会变得很重,关键是心态加重了罪业的深度。

所以,我们自己在修法过程中不能无所谓,就算难以控制造罪的心,但千万不要无所谓的轻视佛陀安立的业果,轻视佛陀安立的戒律,如此罪就加重了,忏悔也很难清净,惭愧心是很重要的,所以经常要观察自己,引发惭愧心,是比较好的功德。

2)“且轻视,今生来世之因果”,人品很下劣,轻视今生后世的因果,不仅是行为不好,更没有世间正见。龙树菩萨在《宝鬘论》中讲:如果一个人诚信前后世和因果,这个人就有了世间正见,通过世间正见的加持,他是不会堕恶趣的。佛经中还讲:不见后世,无恶不作。一个人如果不相信前后世,很多罪业他都会做,就会无恶不作。

世间角度,说某个人是好人,虽然不相信前后世因果,但他的所作所为也并没有无恶不作。但是世间中的恶和佛法中的恶范围不一样。如杀鱼、杀鸡,世间中不认为是恶业,但是佛法中肯定是恶业。

从佛法的角度,如果不相信前后世因果,不知道十恶业和十恶业果报,那么这个世间的“善人”很可能恶业满盈。

3)“言谈发誓难足信”,虽然指天发誓,但没人相信。因为这是个不知羞耻、不相信前后世的人。

4)“见证智者”,就是以上师三宝作证,或者以《大藏经》为证,叫见证者。

藏地老百姓在发誓的时候会说以五明佛学院的大经堂为证,我绝对没有做什么事情。在藏地的传统中,如果你以什么为证发了这个誓,自己真的是欺骗了,确实做了或者偷了东西,却以佛像、大经堂殊胜而庄严的对境为证,罪业已经造了,不管揭穿或者不被揭穿,要忏悔罪业就必须要修一座大经堂。如果以《大藏经》为证,但是别人发现你已经撒谎了,就必须再去买套大藏经;如果别人知道你是一个不可靠的人,即便这样去发誓别人也不相信。

在藏地有时解决纠纷会起疑心,就请有名望的高僧大德、活佛、堪布请来作证。“见证智者心生厌”,连智者、见证者都心生厌烦,这个人就根本没有一点点威望,想要做什么事情,几乎都没办法成办,处处碰壁。也肯定得不到护法,或者天人的帮助,一生想要顺利也是很困难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自己是不是鲜廉寡耻很轻视前后世因果的状态。

5)“颠倒利害”就是把该利益的、该伤害的或者对自己有利和有害的做颠倒认识,随意的去行持。

6)“得势”,当自己有势力的时候,连护法神、诸天的天人都想要去役使他们为自己做事情;

7)“失势”,一旦自己失去了势力之后,连自己的怨敌都会恭恭敬敬地去顶礼。

8)如果这样做“守神战神皆不悦”,这些护法都不欢喜。这里的守神和战神,按照藏地的说法,当一个人降生在人间,有几个天神会跟随他一起降生,在他肩上的叫肩神,在他身上的叫身神;能够令自己的胆气很壮,或者做事顺利的叫战神,不仅男人生下来有,女人生下来也会有,每个人都有俱生的天神。有些人做事情很顺利,是因为他的战神等守护神很厉害;有些人做事情很软弱,没有什么势力,是他的战神没有能力保护他。

从纯粹世间的角度,对利益自己的人必须要报恩,对伤害自己的人也必须要有所表示。

从佛法角度,必须要知道对我们好的人必须要报恩,对自己不好的人也必须要了解。应该知道他对我不好、对佛法不好,对我们的道场经常制造违缘,但是不能如世间法以造恶的方式去报复。

一个平凡人的角度,必须要了解人规,对自己好的不好的必须分清楚,这是不能颠倒的。虽然我们对伤害自己的人不能去报仇,但是对利益自己的人一定要报恩,二者一定是有所不同。

学习佛法也是一样,本来上师或者其他对自己有恩德的人,应该是自己恭敬顶礼的对象。有些修行者不善巧,不懂得佛法的含义,稍微给上师做了一些事情,或者做了一些供养,觉得自己给上师做了这么大的供养,现在上师要听我的话,完全颠倒了。



7、恭敬三宝,护法乐助

不敬三宝信心微,彼于人前及人后,

为事先后不同故,护法诸天意生厌。

我们供护法,希望得到护法的帮助。但是也要知道,虽然可以给护法供酒、食品,但是不能像在世间观念,给这个官员已经塞了钱,他就必须要给我办事情,并不是贿赂护法,不管自己的行为怎么恶劣,只要供了护法什么事情都会搞定。

护法神帮不帮助你关键还是要看行为是不是很善巧,假如不敬三宝,又不知羞愧,虽然天天供护法,但是不一定得到帮助。

善巧地供护法、获得护法加持的窍诀就是平时对上师三宝有信心,知恩报恩、知惭有愧,供护法的力量就会很大。一旦得到护法的加持,在平时修法、度化众生的过程中,或者在世间做很多事情,包括自己家庭、事业方面,都会得到护法神的加持,比较容易成办。

“不敬三宝”,有些人对于佛法僧三宝根本没有恭敬心,信心非常微弱。在人前的时候,说尽了好话;背后的时候,就抵毁、拆台,就得不到护法的加持,护法诸天意生厌。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