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当精进 >> 《极乐愿文大疏释》79 * 甘露丸
Back
不能以密宗为借口而饮酒
本来,凡是受了五戒的人都不能饮酒,但据说现在有些居士很喜欢饮酒,而且有些地方的佛教徒对饮酒也并不怎么遮止,一直都有饮酒的习惯,这是很不如法的。还有些人以密宗的会供或者大成就者的行为作借口而肆意饮酒,这也是不合理的。虽然密宗对饮酒有一些特殊的开许,但并没有对普通修行人开许。以前印度的萨ra哈巴、帝洛巴等大成就者在行持禁行时经常享用美酒,但他们具有把美酒转变成甘露的能力,饮酒后根本不会迷醉。莲花生大士曾说:“如果密咒师被美酒迷醉,这是堕地狱的象征。”因此,希望有些人不要以密宗为借口饮酒。很多佛教徒都想获得解脱,也许是自己搞错了,也许是被某些误人子弟的上师引导错了,经常误入歧途。他们看到密宗对饮酒有开许,便认为凡是学密宗的人都可以饮酒,这种想法不符合续部的观点。在这个问题上,有些人是不知而犯,有些人是以轻毁心明知故犯。作为一个佛教徒,首先要明白经论中的观点,然后以正知正念对治相续中的烦恼并如理如法地行持。
受居士戒首先要受酒戒
饮酒是失毁一切戒律的根本,所以在受戒时首先受酒戒非常重要。在藏传佛教中,受居士戒时首先要受酒戒,在受酒戒的基础上方可受其他戒而成为少分居士、多分居士或者圆分居士。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烂醉如泥者连自己的生命都无法保护,又怎么能保护戒律呢?大家都知道,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可是喝醉酒后连自己的生命都保护不了,要保护戒律肯定很困难。佛在经中说:“饮酒者非吾后学。”因此佛教徒一定要戒酒,否则就不是真正的佛弟子。邬金莲花生大士说:“身著狗皮戴草帽,携带兵器与棍棒,宣说断空之劣法,饮酒同时讲法者,毁灭佛法之五相。”从莲师的授记来看,佛教徒饮酒是佛法毁灭的恶相,所以我们不应该饮酒。
护持佛教要有如法的行为
在汉地,个别寺院的出家人抽烟、喝酒、吃肉,甚至在宾馆等场合公然做这些事情,有些学佛十几年的居士也是如此。在藏地,有些没有任何境界的人冒充大成就者,在众人面前做抽烟、喝酒等不如法的行为。这些现象经常能看到。如果一个人能弘扬佛法是最好的,即使对佛教做不出贡献,也没必要以佛法为借口而损害佛教的形象,真正疼爱佛教的人不应该这样做。 有些人没有遇到具相的善知识,没有听闻过佛法,所以行为不是很如法。有些人以前虽然没有不如法的行为,但如果不能善加观察自相续,没有经常祈祷上师三宝,以后很可能会产生邪见,行为也会变得疯疯颠颠。作为一个大乘佛教徒,自己的不如法行为会导致很多人对佛教生邪见,进而舍弃佛法,希望大家注意这个问题。
为什么饮酒是自性罪
《毗奈耶经》中记载,当年世尊曾禁止释迦族的病人饮酒,并且说:“承认我是导师的人,连草尖许的酒也不能喝。”佛制罪对病人一般有开缘,可是佛陀连病人都不开许饮酒,这说明饮酒有极大的过患,因此属于自性罪。在家信众要重视佛陀的教言,大家毕竟都是佛教徒,最好不要找各种借口饮酒。佛经中说:“在家人饮酒是身恶行,若多次饮酒,不断熏习,则堕恶趣。”经常饮酒确实很不好。在戒律的注疏里,对饮酒是自性罪还是佛制罪有很多辩论。大部分声闻宗认为饮酒是自性罪,任何人饮酒都有过患。有一部分声闻宗认为饮酒是佛制罪。不管怎么说,饮酒有极大过患是毫无疑问的。不仅饮酒本身是有罪过的,依靠饮酒还会导致自食其言、言而无信、说妄语、说绮语、说离间语、杀生、不净行等一系列不善业。佛在经中也说过:“酒乃诸罪之根本。”按世亲论师的观点,饮酒属于佛制罪。他认为:只要没有强烈的贪心,在家人喝少量的酒没有过失,就像食用普通的饮食一样。当然,他的意思不是说喝酒完全没有过失,所有人都可以随便喝酒。他的密意是,如果不以强烈的贪心喝酒则不会有过失。实际上,如果以强烈的贪心过量饮酒,肯定会导致争吵、战争、灾难等发生,这一点无需多说。
饮酒会增长贪嗔痴
饮酒是以贪嗔痴等烦恼引起的,反过来说饮酒也能增长贪嗔痴。《正法念处经》中说:“酒能炽燃欲,嗔心亦如是,痴亦因酒盛,是故应舍酒。”《诸法集要经》中也说:“由酒发生贪,嗔恚亦复尔,展转增愚痴,是故常远离。”饮酒能增长三毒烦恼,所以有智慧的人要远离酒。很多人把毒品看作低劣的东西,可是却认为酒是很好的饮料,其实真正观察起来,酒和毒品没什么区别。根据《宝鬘论》中的教证:“贪嗔痴及彼,所生业不善”,凡由贪嗔痴所引生的都是不善业,所以饮酒肯定是不善业,它只会给人们带来痛苦,不可能带来快乐。
向别人布施酒应遮止
不仅我们自己不能饮酒,也不能向别人布施酒。现在有的寺院用烟酒招待来访的领导,这种做法很不好。不管来访的领导高兴不高兴,我们从来不向他们提供烟酒。佛经中说,布施酒肉、兵器、毒药属于不清净布施,布施这些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过失。有些经典中说:如果布施别人酒,自己将于五百世成为断臂者。现在有些人没有手臂,也许就是前世布施酒的果报。《难提迦请问经》中说:“极其喜好饮酒人,无法利己令他乐,酒使迷惑面丑陋,如哈拉毒切莫饮。”可是有些在家人却觉得不饮酒很麻烦,他们经常说:“无酒不成席,我需要应酬,没办法不喝酒。”如果你一定要天天参加宴席,天天和别人应酬,不喝酒确实很困难,尤其是在素质比较低的人群中,酒似乎是不可缺少的。实际上,不论以科学的观点还是以佛教的道理来观察,人们都不应该喝酒。喝酒对今生来世没有任何利益,世界上有那么多甘美的饮料,人们为什么非要喝酒呢?可是很多愚人偏偏要饮用这种对自他没有利益的毒水,这真是一种很不好的恶习。也许这就是魔王的加持吧。
卖酒的营生能做吗?
卖酒的过失确实相当大。现在藏地寺院开的商店都不准卖酒。但很多世间人特别喜欢饮酒,所以社会上卖酒的人特别多。以佛法的观点来看,这么多人做的都是不清净的工作,和从事烟草、毒品行业一样,会毁坏很多众生。
饮酒对今生来世都没有利益
有些人认为:饮酒没那么大危害吧?其实饮酒的危害非常大,饮酒不仅浪费钱财,而且对健康非常不利。已经对人们的生命和健康构成了严重危害。有些人认为:饮酒是一种快乐,所以我要饮酒。这些人应该好好考虑:饮酒到底对自己的今生来世有没有利益?如果没有利益,为什么要贪酒呢?《诸法集要经》中说:“破坏于慧命,竭尽法财宝,毁彼净梵行,皆由心乐酒。”破坏法身慧命、耗尽法财、失毁戒律,这一切过患的来源都是饮酒。喜欢饮酒之人会自然而然出现各种罪业,所以我们不要贪执如毒品般的酒。现在有些人说,喝酒能让人精神愉快。还有些人说酒能软化血管,适量饮酒对健康有利。从中医和藏医的某些角度来讲,少量饮酒暂时对身心有一定的利益,这一点我们也不完全否认。但如果全面权衡饮酒的益处与害处,我觉得不喝酒才是最好的选择。毕竟绝大多数的医生都不赞叹饮酒。当然,这只是从世间角度而言的,如果从出世间角度而言,饮酒就更不会有任何功德了。如果真正观察就会明白,酒其实和毒品没有什么差别。《正法念处经》中说:“莫喜乐饮酒,酒为毒中毒,常喜乐饮酒,能杀害善法。”这个教证说得很清楚,酒是毒药中的毒药,如果一个人经常喜欢饮酒,他相续中的出离心、菩提心等一切善法都会被杀害。我们可以看到,那些爱抽烟、喝酒的人基本上是无法行持善法的。有个人说:“我实在没办法,只能一边修加行一边喝一点酒,如果没有酒根本不行。”虽然他说要修加行,但实际上不会修的,因为嗜酒的心态和善法是相违的。如果一个人行持善法的心很强,他一定会远离杀生、饮酒等非法行为。所以喜欢抽烟、喝酒的人嘴上说要学佛,实际上他们不会真正学佛。作为一个佛教徒,希望大家不要有这些不良的行为。
不要轻易模仿大成就者的行为
有些人认为:有些瑜伽士经常饮酒,在举行会供时也要饮酒,所以密宗修行人可以饮酒。这种观点也是值得观察的。我们并不否认个别大瑜伽士有超胜的境界,他们饮酒确实不会有任何过患。汉地有些大彻大悟的禅师的行为也没有任何约束,印度有些大成就者也经常行持各种禁行。可是老虎能跳过的山涧,青蛙不一定能跳过去。所以凡夫人不要轻易模仿大成就者的行为。
不要为造业找开许
凡夫人有这种毛病——如果是自己能遵守的戒律,那什么话都不说;如果是自己不能遵守的戒律,就四处去寻找开许。一旦找到开许的文字,就以此作为自己造恶业的借口,还以这些教证来搪塞别人。其实这是非常愚痴的。虽然你找到了表面上的开许,但因果是不会开许你的,痛苦的果报一定会在前面等着你!所以大家应该小心谨慎,千万不要学这些人。
吸烟为自性罪
末法时代有许多对人们今生来世不利的因素,吸烟就是其中的一个。佛教徒应该远离这样的行为。在佛经中虽然没有直接说不能吸烟,但是世尊曾经概括一切所断(的恶业)说:“凡能产生罪业的行为都必须舍弃。”吸烟者显然违背了世尊的这个教言。为什么烟草有这么大的危害呢?喇拉曲智仁波切说,这与烟草的来源有关。烟草最初是从一个魔女的经血中产生的,由种种不净恶劣之物形成,而且魔女发了很多恶愿:愿人们都喜欢吸烟,一旦吸烟就上瘾,而且生生世世感受痛苦,等等。烟草的来源如此不清净,依靠这种低劣之物不仅会引生贪心和许多罪业,并且会激怒诸天龙鬼神,因此我们要将吸烟视为罪业。
通过闻思了知善恶取舍之理
凡是对今生来世有利无害的事,任何人做都无有罪过;凡是对今生来世有害无利的事,或者是以贪嗔痴三毒而做的事,任何人做都是有罪过的。如果有人以前造过这些罪业,应该发露忏悔并且发誓今后再不犯。对于这些问题的取舍,我们没有必要问很多人,关键是要通过闻思懂得道理。如果自己没有闻思,连基本的道理都不明白,要如法取舍因果肯定有困难,所以首先要懂得佛教的道理。即使不能完全通达,起码也要大概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有毒的东西谁吃了都不会有好处,无毒的东西谁吃了都不会有害处,因果的道理也是一样。这些道理其实很简单,可是现在很多佛教徒都不懂,结果在生活中造了很多恶业。这一方面有损于佛教的形象,一方面对自己的修行也有障碍。真正想行持善法的人不应该再造这些恶业了!学习佛法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行持佛法,不能总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要断除以前的恶习,我觉得关键是要立下坚定的誓言。有了誓言,断除恶行会很容易。当然,我们也应该借助三宝的加持,如果能在有加持力的佛像、上师面前发誓,就很容易戒除恶习。希望大家今后不要做非法行为。佛教的团体应该是清清白白的,如果我们身心内外完全清净,不仅对自己的今生来世有利,也不会让身边的人染上过患。
学到了,记得要实修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