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法,听总比不听好——《八大菩萨传》之一:文殊菩萨(15)
深法,听总比不听好
之后,善住慧天子与文殊童子通过问答的方式,探讨了一切本来无生无所得之深义。此时,在场约五百比丘没有通达而舍弃此法门,自身堕入有情大地狱中。
舍利子对文殊童子说:“五百比丘因未通达而舍弃此法门,堕入有情地狱,还是不要宣说如此甚深之处了,应当善妙观察(此会大众),然后讲法。”
文殊童子说:“舍利子尊者,你不要分别,乃至无有一法可堕入有情地狱,为什么呢?以一切法无生之故。你说我应善妙观察而讲法,但若有善男子或善女人依止我见,以一切安乐资具供养承侍恒河沙数如来及比丘僧众,时间长达有生之年,而另有一人不随一切世间之见,听闻空性等难知之深法,之后舍弃并堕入有情大地狱,后者将比前者更快解脱。依止我见而没有听闻此法者,即使承侍如来,也不能如此。”
世尊赞叹文殊童子:“文殊,善哉善哉!听闻如此讲说,有如佛陀出世。同样,也有如证得预流果乃至阿罗汉。为什么?因为若依靠我见、有所缘取,不能证得此法。”
世尊告诉舍利子:“舍利子,这些比丘将很快从那些地狱中脱离,趋入涅槃。而具愚痴、执有缘见之人,带有怀疑供养如来,则不能如此。舍利子,那种供养虽然成为涅槃之因,却不能迅速解脱,因为没有听闻如此深法。”
放不下沉重的思想包袱是大误区
善住慧天子问:“文殊,你承认梵净行吗?”
文殊童子说:“天子,假设不取梵行、不行梵行,我承认与您同行梵净。”
天子说:“文殊,您以什么密意说此话?”
文殊童子说:“天子,行取非行行取,即无所行,缘于梵行是行,无所缘即无所行。”
天子说:“那么,文殊,您是不行梵净了?”
文殊说:“天子,的确我不行梵净。我也并非不行梵净……”
他们以问答的方式,宣说了“缘于某法则不相应真实义、如果无缘则善入真实义”的道理。此外,又以密意宣讲了现似相违的词句,说明无生的深义。
当时,与会大众中有五位修四禅、得五通的菩萨,能出入等持,但仍不得法忍。他们忆起往昔杀父母、杀罗汉的宿世,念及残存的业异熟,心生忧恼,不能接受甚深义,唯依于我、分别我,无法压制嗔心。
为了调化他们,世尊加被文殊童子的心。文殊童子从座上站起,法衣披于一肩,右手拿着宝剑,以善妙示现,跑到世尊身旁。世尊告文殊童子:“文殊,我已被杀了,已完全被杀了,放下吧!为什么?文殊,久远以来,何人若生起杀我之心,发心当下,我即已被杀。”
那五位比丘这样想:“一切法如幻,我或众生等一无所有,父母、佛法僧也不存在,造无间罪也毫不存在。为什么呢?这位文殊童子是贤善正直的智者,为诸佛所赞叹称扬,堪忍深法,承侍众佛,如实说法,真实讲说,恭敬众如来,他竟然拿着利刃跑到佛陀身旁,佛陀也说‘文殊,我已被杀了、已完全被杀了,放下吧’,假设佛陀等成立永恒存在,那么造无间罪就不会有出离。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法无体非有,唯是颠倒执取。谁行如幻空性,所行也毫不存在。”五位菩萨通晓此理而获得了无生法忍,满怀欢喜、殊胜喜,腾空到七棵娑罗树高的地方,回忆自己的前世,以及如何证悟深义的情形,以偈颂赞叹世尊。
说此(文殊童子)持刃法门时,十方恒河沙数刹土出现六种震动。随后,安住于十方世界佛刹的佛陀出有坏的侍者各问其佛:“是谁的威力令大地这般震动?”那些佛陀告言:“娑婆世界的文殊童子,为调化众生而执持智慧宝剑利刃跑到释迦佛跟前……”接着,诸佛从智慧利刃入手如是说法,使无量众生眼清净、心解脱,生起法忍,趋入菩提。
当时,世尊加持在场善根薄弱、妄念繁多的初学者,不见验相、不闻此法。
如幻而幻化指明一切法如幻
随后,舍利子对文殊童子说:“文殊,你因为要杀佛陀,造了严重的业,此业将于何处成熟果报?”
文殊童子说:“舍利子尊者,的确,我若造了如此严重的业,那么真不知道成熟于何处。虚幻之人的业成熟于何处,我的业也将成熟于何处。为什么?因为虚幻的人也不分别、不思择,于诸法皆不分别、不思择。如此一来,我倒要问舍利子尊者,你怎么能接受就如此宣说。尊者,利刃、业、异熟可得吗?”
舍利子说:“不可得。”
文殊童子说:“舍利子尊者,既然无有利刃、无有业,也无有异熟,此业将成熟于何处呢?”
舍利子说:“文殊,如果按你的意愿来说,此业不会成熟于任何处。为什么呢?因为诸法无有业与异熟的缘故。”
随之,十方世界聚集而来的菩萨启禀世尊:“无论如何,请这位文殊童子到我们的佛土讲法,慈悲乐于前往为盼。”
文殊童子对那些菩萨说:“诸位善男子,你们且观各自的佛土。”
他们定睛观望十方各自的佛刹,结果听到那些刹土传出文殊童子的妙音。文殊童子正坐在那些佛陀面前,并针对善住慧天子的提问而说法,同时见到那些刹土都聚集了与此同等数目的菩萨和天子。这位文殊童子于此(娑婆)刹土安住不动,竟然又在一切佛土中普皆显现,实在稀有、稀奇。他们都感到惊奇不已。
文殊童子对菩萨们说:“诸位善男子,譬如幻师善于修学幻术,坐处不动而示现种种色,菩萨善学般若波罗蜜多也是如此,为了在如此多的佛刹中指示如幻诸法,才幻变出这么多幻化相。为什么呢?诸法如幻,应如是了悟。”
这一面镜子,有智慧的人会照自己
随后,世尊告言文殊童子:“文殊,听闻此法门,有如佛陀出世。听闻此法者,有如证得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及阿罗汉。闻此法门心生信解,有如坐于菩提树下。”
文殊童子白佛:“世尊,的确如此,这如同空性、无相、无愿、真如、法界、真实际、等性、解脱、寂静一般。”
文殊童子请求:“世尊,无论如何请加持这一法门在未来后五百岁,令善男子或善女人得以耳闻、行持。”
当时,此大千世界天、人的所有乐器未经弹奏而传出妙音,所有妙树百花齐放,所有池塘出现许多莲花。这个大千世界出现六种震动,遍布大光明,此光令日月光也隐蔽不现。
数十万天人欢喜踊跃而随喜,立于上空,飘撒花雨、末香、烧香、涂香,传出众多铙钹、天歌的妙音,之后双手合掌,异口同声说道:“奇哉,得见文殊童子说法,奇哉妙法,奇哉妙法,此世间又转了第二F轮!任何众生听闻此法门,闻而信受,善根不薄。听闻此法而不畏惧者,曾精进承侍过先佛而得深法忍。”
文殊童子启白:“世尊,为加持此法门,才出现这些瑞兆,这表明未来此法门将得以行持。”
世尊告言:“文殊,的确如此,为加持这一法门才出现了这些瑞兆。”
文殊请求道:“世尊,为令这一法门久住于世,请世尊赐予谛实加持。”
世尊告言:“文殊,若依靠一解脱门而得证涅槃,是谛实与谛实语,那此法门在未来后五百岁广行流布,也是谛实与谛实语。”
文殊童子说:“世尊,若无我、无众生、无染净是谛实与谛实语,那么这一法门在未来后五百岁广行流布,也是谛实与谛实语。同样,愿依无贪等、无如来假立法、名,此教法与三世佛陀未说未闻未得未行无行、无解脱不解脱等谛实语,加持这一法门在后五百岁时,于赡部洲广行流布。”
此时,这个大千世界出现六种震动,弥勒菩萨请问世尊:“这是什么因缘?”
世尊告言:“弥勒,信解下劣之众生听后不能受持,则生怖畏,还是不要问了。”
弥勒菩萨再次请求:“世尊,为利乐芸芸众生及善妙人天,请予以解说。”
世尊告言:“弥勒,过去已有七百四十万俱胝那由他佛陀,于此地讲说这一法门,这都是文殊童子与善住慧天子请求的。”
弥勒菩萨请问佛陀:“世尊,文殊童子与善住慧天子听闻这一法门已有多久?”
世尊告言:“弥勒,如是善男子在三大阿僧祇劫前,于花圣狮子妙力功德蕴如来前听受这一法门。”
说此法门时,恒河沙数的众生发起无上真实圆满菩提心,其两倍数的众生获得不退转忍,其两倍数的众生于一切法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莫舍己道
勿扰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