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开示】要经常观自己的心
2018年3月24日,农历二月初八。
(汉)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希望大家吃素 放生 念经 许愿 积善行德
实语者佛言:
一切诸怖畏,
无量众苦痛,
皆从心所生。
实语者佛陀告诉我们:世间中的恐怖畏惧,以及六道轮回中无量的痛苦,全部是心不清净而产生的。
首先我们一定要明白,“一切痛苦怖畏皆是不清净的心而产生”,这是谁说的?是世间众生唯一的怙主、大慈大悲的我等本师释迦牟尼佛为主的诸佛菩萨宣讲的。那他们的宣讲可不可靠呢?当然是非常可靠的。我们平时如果看到一个人十分老实,根本不会说谎话,就会觉得他非常可靠。而佛陀与世间凡夫不同,他在多生累劫当中,说妄语的根本因已经全部断除了,法称论师在《释量论》中云:“无过不说妄。”由于没有贪嗔痴的过失,根本不会说丝毫妄语。
作为释迦牟尼佛的教徒,我们不应该随别人的说法而起信,而应当从内心深处真正生起定解,确信释迦牟尼佛是世间上名副其实的量士夫。有了这样的定解,今后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违缘,对佛的信心也不会退。如果对佛的信心没有退,那对佛法、僧众及佛陀所讲的道理,肯定会坚信不疑的。所以我们学因明的目的就是对佛陀和佛法生起正信,有些人学因明是为了互相辩论,这是没有搞清楚最根本的目的所致。
“实语者佛言”,所谓实语者,大家也应该清楚,佛陀断除了说谎话的因缘,所以他说的完全是真实语,诚如《金刚经》所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因此我们首先要知道这是谁说的,如果是佛陀说的,那是完全可靠的。就像以前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如果这个话是老师说的,那绝对有可信度。同样,下面的话是世间中唯一的量士夫释迦牟尼佛的语言,任何一个学者也找不出前后矛盾等过失,我们非常有福报听受这样的教言,理应生起敬信。
佛陀是怎么说的呢?世间众生有各种各样的恐怖,如非人的恐怖、人的恐怖,以及地震、狂风、海啸等自然灾害的恐怖,这些灾难恐怖层出不穷,实际上都是我们的心造成的。六道轮回中不管你变成什么样的众生,也是心所感现的。不仅仅是这些痛苦,按照大乘的观点,器世界和有情世界的一切都是心所变现,《入中论》云:“有情世界器世界,种种显现由心造。”心能幻化一切诸法,故大乘经典里常说“万法唯心造”。
鉴于此,《宝云经》中说:“心性若自在,则于诸法皆获得自在。”我们通过修行佛法,如果让心得到一点自在,那快乐、痛苦、饮食、住处等一切问题都已经解决了。但可惜的是,现在的人几乎没有观察过心,城市里东来西去的人们整天都在忙忙碌碌,但千千万万个奋斗者最后能得到什么?大家应该非常清楚。如果按照佛教的道理来观心,尤其是具有一定修行境界的人,若依显宗或密法的窍诀来修持,对自己将有不可思议的利益。即使没有这种境界,以一些基本佛理来观心,也会过得非常快乐安闲。所以只要心获得自在,一切都会获得自在。
佛陀在《摄正法经》中也讲过:“诸法依赖于自心。”不论是富裕的人、贫穷的人,还是高贵的人、恶劣的人,全部都是依心来安立。假如心能够获得自在,即便在监狱中也犹如天堂,但若心没有获得自在,就算身居皇宫也没有快乐可言。因此,全知麦彭仁波切说:“观修外面的一百种法,也不如观心一法殊胜。”
当然,我自己没有好好修行,经常给你们讲道理,始终都有一种惭愧心从心底涌出,但由于多年来没有舍弃对佛教的研究,这些道理是非常明白的。世间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要经常观自己的心。如果你能这样做,心就会变得堪能、调柔、自在,如果内心获得了自在,外境的一切就迎刃而解了。因此,不管是世间人也好、修行人也好,观心相当的重要!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
每日在线供佛
在网上供养如幻的佛,同时发愿、回向,也能产生如幻的福德。
- 索达吉堪布
请长按二维码,进入在线供佛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佛教徒首先要做一个好人,在此基础上,如果懂得一些佛教的道理,慢慢就会有所成就,或不同程度地出现修行境界。否则,连世间基本的人格和伦理道德都没有,在佛教当中也难有立足之地,就不要说获得解脱了。
-索达吉堪布
本月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