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次第花开 >> 真正的修行人 Back

真正的修行人

www.ptz.cn 次第花开 2022-08-19



修行人相续若能寂静调柔,则身心可堪能任何善法,无论做什么善事都不会生起厌烦心,而他们所做的事也肯定都能圆满成功。


真正的修行人



真正的修行人,相续应该像棉花一样柔软,无论平时说话、做事,还是与道友的相处,都会让人觉得很柔和、很舒服,不会特别刚强难化,粗暴野蛮,也不会给与他相处的人带来压力。

我们也应该观察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修行人。

如果自己的行为特别粗暴,语言老是伤害别人,应该努力改过。
与人相处一定要做到寂静调柔,这是特别重要的。

如果自己内心烦恼炽盛,经常对别人说三道四、传是非,那你的身语意肯定不会调柔的,别人看到你是这种人,接触都不想接触。

《大圆满心性休息》云:“师前三门极寂静,放荡不羁不应理,不求名利无偏袒,无有谄诳不狡诈,表里如一不虚伪,一视同仁无贪嗔。”

意思是,在上师面前应该保持身语意三门寂静调柔,不能放荡不羁,不能贪求名利,也不能有偏袒之心,应断除谄诳、狡诈,无论身边的道友还是上师周围的人,应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不要过于生贪心或嗔恨心。

所以,对那些在世间中有一定地位的人,或者跟上师走得比较近的人阿谀奉承,这也没必要;
看别人对自己不恭敬或者稍微有点伤害就生起嗔恨心,这也是不应该的。

必须要努力调伏自心



修行人相续若能寂静调柔,则身心可堪能任何善法,无论做什么善事都不会生起厌烦心,而他们所做的事也肯定都能圆满成功。

法王如意宝说过:
“自心能轻安调柔,则一切善法都可以成功。”相反,若不能制伏自心烦恼,经常为贪嗔苦恼所扰乱,自心就会滞重不堪,很难自主控制。

相信大家也会有这种体会,自己明明想让心专注于善法,可它偏要生起各种烦恼分别念,有时候虽然也有想要修法的念头,但却因烦恼炽盛而无法成办善业,甚至反而造下种种恶业。

比如今天生起一个想去护生或者供灯的善念,但因为有其他外缘或对境出现而生起烦恼,就不去行持善法。

虽然凡夫的烦恼习气特别深重,想要做到轻安振奋,专注于正法,还有一定的困难,但无论如何,我们必须要努力调伏自心,而且只要我们能依止善知识再三修习上师所传授的显密教法,不为任何挫折动摇自己降伏它的决心,那么这颗原本粗暴、狂野的心,早晚也会有被驯服的一天。

当自己能够控制自心,三门一切行为都能自在而转的时候,则能使三门远离一切烦恼,欢喜于善法,生起无退的精进。

学佛多年也可能成为法油子



如果一个人学佛多年,听闻诸多显密教法,但自相续却还是恒时不调柔,甚至在取舍因果方面都不重视,这种人就是“法油子”。

藏地大德经常用装酥油的皮壳来比喻这种人。
如果在其他皮革上敷一点酥油,然后反复揉搓,它们就会逐渐变得很柔软;但保存酥油的牛皮即使和酥油合在一起好几年,依然是十分坚硬,用酥油根本没办法软化它。

就像这个比喻一样,有些人虽然听了很多佛法,明白很多显密教理,自己说起来也头头是道,但是从来都没有将所闻的妙法结合自相续来实修,其结果就是自相续一点也不调柔,完全与正法背道而驰,这样也算不上是一个合格的弟子。
这种人的傲慢心只会越来越大,看别人的过失越来越容易。


我们学习佛法是为了调伏烦恼,不是看别人的过失,但是现在很多人看到别人的行为有点过失就拼命指责,自己身上的很多过失都看不到,别人说的也听不进去,这样就只是造很多业而已。


“法油子”是特别可怕的,这种人还不如不识字的老婆婆、老公公。他们从头到尾念一句佛号,就能够往生极乐世界清净刹土,而法油子只会断送自己的善根。


萨迦班智达的大弟子加尔瓦样功巴说:“如果心法未能互相交融,那么,就如同水与粉末未能融合一般,人法之间也相距万里,而不能真正地互相容纳。法就如同肺叶做成的菜汤一样(肺叶全部漂荡在汤面上)仅仅漂浮在口头,而没有任何意义。整日怨天尤人、骄傲自满,滔滔不绝地抱怨。这样,修法的意义也就不能充分体现了。”


的确,我们如果听了很多法却没有践行法义,那也没有多大意义。

文|整理自

次第花开网站 >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