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慧灯之光网站 >> 慧灯小词典丨四谛 Back

慧灯小词典丨四谛

HDZGGW 慧灯之光网站 2019-10-24



佛陀一生中,在显宗方面转了三次法轮。其中第一转法轮的内容,就是苦、集、灭、道四谛。

四谛不仅是小乘佛教的观点,同时也是大乘佛教的观点。四谛在大乘、小乘,甚至密宗里面都会出现,它是学佛的总方案、总框架,所有从小乘佛教到密宗的修行,都不会超过这个框架。

四谛又叫四圣谛,在佛教论典中,曾经形象地把佛宣说的这四条真理比喻成医生治病的四个步骤。对于我们修行人来说,轮回中生老病死的大问题,只有依靠佛法的甘露妙药才能彻底摆脱。



本期关键词:四谛

何为四谛?就是苦、集、道、灭。

我们首先必须知道轮回到底是什么,人的生老病死以及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以上所有的问题都可归纳为两个字——苦谛。了解苦谛以后,就对如何解决生老病死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它们的根源就是集谛,要断除这个根源,该采取何种方法呢?生理上的病症需要适当的药物,医治生老病死则需要修习正法。对治烦恼执著,必须利用某种与它针锋相对、尖锐对立的东西去将它推翻,不然起不了作用,这就是道谛。其结果就如同对症下药后病人能重拾健康一样,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

即轮回的因是集谛,果是苦谛;涅槃的因是道谛,果是灭谛。灭就是通过修行之道而消灭所有的业障、痛苦,远离轮回一切不清净的现象。

——摘自《慧灯之光》





1

关于四谛的比喻


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用了一个恰如其分的比喻来诠释四谛:

(1)知道自己有病,这对应苦谛

(2)找到疾病的来源,这对应集谛

(3)知道有疾病,也找到了疾病的根源以后,就要吃药、打针进行治疗,这就是道谛;

(4)通过治疗,最后疾病康复、重拾健康。同样,通过修行,就能获得解脱,也就是灭谛。

这四个过程,叫做四谛。


2

为什么是四谛?


为什么有四个谛呢?首先,除了轮回和涅槃,没有第三个中间地带。所有众生要不就在轮回当中,要不就已经解脱,趋入涅槃了。而轮回又有轮回的果和轮回的因,涅槃也有涅槃的果和涅槃的因,这两对因果加起来,就是四谛。


3

为何取“谛”字呢?


“谛”就是真实的意思。这是否意味着轮回是真实的呢?并非如此。之所以称之为真实,是从圣者的角度而言的。

比如说,从圣者的角度来看,苦谛意味着无常、痛苦、无我、空性。但从普通凡夫的角度来讲,这个世界不是空性、不是无我,有些时候也不是无常和痛苦的。但实际上,世界的确是无常、痛苦、无我、空性的,所以四谛又叫做四圣谛。此处的圣者,不一定是菩萨。小乘见道以上的修行人,都叫做圣者。


4

四谛之苦谛


比较笼统地讲,苦谛就是轮回中一些不好的、不清净的现象。如从细节去看,就有所谓的四个行相,即无常、痛苦、无我、空性。什么是行相呢?我们可以打一个比喻,假如脸是四谛的话,脸上的五官就是行相。

苦谛的四个行相中,前三个与三法印或四法印讲的一样:世界是变化无常的,世上的所有生命都是痛苦的,世上的一切都是无我、空性的,其中没有一个可靠并值得追求的东西。这就是佛教的世界观,其中也包含了一部分佛教的人生观,因为苦谛当中包括了外在的世界和一切生命。

也就是说,无常与痛苦这两个行相能让我们生起出离心,无我与空性则让我们有无我的见解,这四种行相,将轮回的真面目彻底地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使我们能够一目了然,从而产生超越的愿望、勇气和能力。


5

四谛之集谛


产生轮回中种种痛苦的因就是“集”。

为什么叫“集”谛?因为它是让我们流转轮回的因素。“集”的意思等同于全部、所有、一切,也就是说我们在轮回中所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由业及烦恼产生的。

集谛有两种:

(1)烦恼,诸如贪嗔痴慢等;

(2)以贪嗔痴慢所造的业,无论是善业或恶业都是集谛。


6

四谛之道谛


涅槃的因也即解脱的因,就是道谛。

道谛可以彻底断除集谛中所有的烦恼,如同病根尽除之后,病痛也随之而消失一样。集谛的烦恼断除后,痛苦也不复存在。

获得健康的方法,是治病。获得解脱灭谛的方法,是道谛。道谛相当于治病的方法。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开的治疗生老病死的处方,就是道谛。只有通过修行,才能获得灭谛。包括认知苦谛、断除集谛、获得灭谛等一切,都依赖于道谛。佛教徒最根本的修持与行为,四谛中真正要去做的,都是道谛。

道谛最关键、最主要的本质,就是证悟空性的智慧。但归纳而言,主要有两种:第一是证悟空性的智慧;第二就是菩提心。修道,就是要修慈悲菩提心与无我的智慧。


7

四谛之灭谛


灭谛,是我们修行的最终结果。

灭谛就是断除了一切烦恼,就像乌云密布的天空被一阵风吹过后,露出清澈的蓝天一样。同样,当烦恼和业被出离心、菩提心以及空性的见解断除以后,剩下的就是佛的智慧——光明如来藏。那么,证得光明如来藏是否为修行唯一的目标呢?并非如此。证悟此境界后,我们就可以更完整、更有力地去度化众生,这才真正是大乘佛法的最终目标。



注:本文根据慈诚罗珠堪布相关开示编辑整理

素材来源:

《慧灯之光(一)》:《四谛——脱离生死的出路》

《慧灯之光(十)》:《四圣谛》

文中蓝字部分为小编语



推荐阅读

正因为有您的初转法轮,才有今天我们的奔赴光明



导览

回复“1”:慈诚罗珠堪布简介

回复“2”:慧灯之光义工招募

回复“3”:《科学放生手册》

回复“4”:《临终准备和助念实操手册》

回复“5”:下载慧灯之光App

回复“6”:直播收看方式

回复“7”:藏历查询



• END •



【 官方网站:huidengzhiguang.com 】
【 慧灯之光禅修公众号:HDZG_Z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