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求学足迹 >>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原文(92) Back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原文(92)

求学之足迹 求学足迹 2021-05-29





丙五、行菩提心之利益:

与愿心获得的巨大利益相比,


行心利益更无量,真实行持遍布故,

刹那行持遍胜心,圆满数劫二资粮。


如是由增上意乐引发的真实行为,一刹那行持功德不可限量,甚至仅仅发愿的利益也是无量的。《胜月女经》中云:“仅思利他心,利益尚无量,何况行利益?”


《入行论》中云:“仅思利众生,福胜供诸佛,何况勤精进,利乐诸有情?”又如《大密善巧方便经》中记载:从前,大悲商主杀了手持短矛的俗人(短矛黑人),以此圆满四万劫资粮。婆罗门喜星童子在两万年间于林中持梵净行,一次去城中化缘,商主之女见其后祈求成家,因遭到拒绝而想寻死。喜星童子为救她的性命而舍梵行,以此圆满了二万劫资粮……


愿菩提心并非能连续生福德果,而行菩提心则连续不断生福德。《入行论》中云:“愿心于生死,虽生广大果,犹不如行心,相续增福德。”


丙六、圆满资粮之理:


宣说每一刹那可圆满许多资粮,同时遣除浅慧者之邪分别念:


三大劫等诸说法,义为速圆或久圆,

一生解脱依智力,方便精进及胜智,

以此三者而修持,则有无上广大力。


如是极为钝根的诸位菩萨经过三十三阿僧祇劫后成佛,即资粮道、加行道经过三大劫、十地中的每一地各经过三大劫。中根者经过七大阿僧祇劫后成佛,即资粮道加行道各经过两大劫、见道经过一大劫、修道经过两大劫。利根者经三大阿僧祇劫后成佛。


阿阇黎巴雪所著的《中观宝灯论》中说:“利根者经三大劫现前佛果,中根者经七大劫,钝根者经三十三大劫。”关于利根者所经三大劫,《经庄严论》中云:“三大劫圆满,修行趋究竟。”


《般若八千颂广释》中云:“第一大劫从资粮道开始至一地之间圆满;第二大劫二地至七地之间圆满;第三大劫从不动地至佛地之间圆满。”


《菩萨地论》中云:“资粮加行一大劫,一至七地一大劫,三清净地一大劫。”意思是说,如同田地边缘以内都算为田地一样,一地已包括在资粮、加行道之一大劫中的说法与《瑜伽师地论》中的意义相同。


如是所说的大劫也是以利根钝根而安立的,利根的三大劫也是根据次第平等积累二资粮而言的,但具有广大心力者每一刹那中便可圆满数劫资粮,因此不需要积累三大劫资粮。密宗就利根钝根而言,心力大者每一刹那便可圆满无量资粮,连续修学迅速一生等可得解脱的说法是合理的。


也就是说,获得灌顶后修生圆二次第就进入了小资粮道,之后若依靠大精进与大方便勤修,则即生便可获得见道。获得见道后无生无死而即生可以究竟修道,证得菩提果。即获得见道以后,如果欲求,那么七日也可以成就菩提。


《般若二万颂》中云:“获得现见诸法清净法眼之大菩萨,若欲求正果,则七日亦可现前无上菩提圆满佛果。”此后,因圆满自在而随心所欲成办一切事业。声闻、缘觉入大乘者都是依彼圣者身现前菩提的。


因此,将密宗即生解脱推向劣道实在不应理。密宗是以诸多甚深方便获得见道的。见道之前,显宗密宗在精进与方便上有差别。从此之后,极利根的菩萨与趋入密宗持明地的时间无有差别,诸钝根者中修持密宗持明圣者可速得解脱。例如,世间上具有大精进、大方便、大智慧的人可以迅速成办事情,而普通人却无法成办,以此比喻也可理解。


续部中说:解脱并非是从一处至另一处,仅仅是净除内在光明心性之垢,而不是修成本基中不成立的他法,因此也称为捷径成就。


丙七、当生欢喜之理:


殊胜菩提心,


此乃悲心之果树,肩负有情之重任,

梵等世间前皆无,为己梦中尚未梦,

何况利他菩提心,前无新生当欢喜。


《入中论》中云:“声闻中佛能王生,诸佛复从菩萨生,大悲心与无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是故先赞大悲心。”悲心的妙树肩负着指引无量众生之鸟群的重担。殊胜的菩提心,为了利益自己的父母以及世间尊主梵天等皆不具有,自己以前除了仅仅追求今生利益之外并没有生起菩提心,今日生起了前所未有的菩提心,理应感到万分喜悦。


《入行论》中云:“是父抑或母,谁具此心耶?是仙或欲天,梵天有此耶?彼等为自利,尚且未梦及,况为他有情,生此饶益心?他人为自利,尚且未能发,珍贵此愿心,能生诚稀有!”如是稀有之心能成办自他二利,也是对如来最殊胜的供养。《入行论》中云:“悦众令佛喜,能成自利益,能除世间苦,故应常安忍。”


如果没有发心,就不能获得佛果,为此也应当发菩提心。《菩提心释》中云:“未发菩提心,永不得成佛,成办自他利,无有余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