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原文(110)
戊七、宣说于静处生起无常之理:
各种旃檀的
薰香药等飘芬芳,寂静悦意禅自增,
欢喜四季如莲海,春夏秋冬之四季,
依照次第变化故,增上无常厌离心。
在这宛如遍满莲花的湖泊一般的清幽之地,到处都散发着药花的扑鼻芳香,柔和的微风中也飘逸着沁人肺腑的清香。在这里我们通过季节次第性迁变的实例,相续中可以生起强烈的无常观与厌离心。
因为与任何人不相联系、互无交往,也就自然不会有贪嗔的烦恼,又不需对任何人、物牵肠挂肚,自己可以逍遥自在地居住,既不必考虑他人也不需维护别人的情面,又不用为住处奔波忙碌,无论什么时候离开也不会有他人的百般干涉与重重阻挠,这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恐怕连天王也不会得到。
《入行论》中云:“空舍岩洞树,随时任意住,尽舍护持苦,无忌恣意行。离贪自在行,谁亦不相干,王侯亦难享,知足闲居欢。”
《致弟子书》中云:“林海净水静处遍快乐,胜过涂抹妙香之天女,发髻装饰美丽之花鬘,天界境中亦有此乐耶?根叶瓜果繁茂之妙树,林园无尽山水不断流,广阔江边花果坠悦意,为何无解脱心住家狱?山峦连绵无扰极安乐,用品丰富绿色森林连,河边瀑布泻声悦如鼓,似宣我等莫为烦恼染。佛说一切欲妙财三有,如幻阳焰水月与波涛。”
戊八、于彼处心将堪能之理:
目睹尸林散骨景,自身亦知如是性,
悉皆散落之有法,不贪无实轮回法,
恒灭争论诸烦恼,自心堪能得安乐。
如果有幸能住在寂静的圣地,则对轮回厌离心会油然而生,口舌之争与粗重的烦恼也会随之化为乌有。居于静处有诸如此类的无量功德。
《富楼那请问经》中云:“喜爱深山林园处,增上一切功德源,若人依止寂静处,五欲贪执皆断除,无有嘈杂愦闹故,一切善法不失毁,无有彼此互来往,以及问候相交谈,是故一切佛赞叹,空旷静处极幽静。是故一切菩萨众,恒时当依寂静处,切莫贪恋大城市。”
戊九、依止园林之功德:
诸佛称赞寂静林,厌恶世间往静处,
仅迈七步之福德,何者恒河劫佛前,
数劫供养诸福德,不及前福百千分,
是故行者皆应当,依止寂静森林处。
有些人在多生累劫中以财物供养佛陀的福德远远不如以厌离心欢喜向森林等寂静处迈七步的福德大。
《三摩地王经》中云:“若有人数劫中于数劫之一切佛前供养鲜花、薰香、涂香、神馐、一切舒适资具,有人以极大厌离心向静处仅迈七步,则此福德胜过前者无量倍。观察身命而舍弃,当修寂灭胜空性,依极勇猛精进心,如野兽般居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