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你所喜欢的事物, 是否能给你真正的快乐?
苦性若实有,
何不损极乐?
乐实则甘等,
何不解忧苦?
如果苦性实有存在于内心,那为什么不会损害强烈快乐的生起呢?如果快乐实有存在于外境,那么甘美饮食等令人愉悦的事物,为什么不能遣除忧伤者的痛苦呢?
一般人都认为苦、乐等感受真实存在,此处就分析这种想法是否正确。首先拿痛苦来说,假如它实有存在,那为什么不能障蔽相续中的快乐呢?自性存在的东西,不论何种因缘都无法改变,假如说痛苦实有自性,那只要产生一次痛苦,就永远不可能有快乐感受。无论遇到何等精彩的节目、悦意的对境,一刹那也无法引生相续中的快乐,因为痛苦自性存在的缘故,将所有的快乐摧毁无余,这样一来,你永远都是愁眉苦脸、闷闷不乐,一瞬间的乐受也生不起来。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绝对不是这样,今天特别痛苦的人,明天可能开心得不得了,甚至还哈哈大笑,所以痛苦并不是恒常不变的。
那么,快乐在本体上是否存在呢?以同理可推,如果快乐实有存在于外境,那么在痛苦者的面前,妙色美味等为何不能使他们快乐呢?快乐若在外境上真实存在,那么就应该摧毁任何痛苦忧愁,但一个人死了儿子或正被疾病折磨时,即使将他喜欢的衣服、甘美饮食摆在面前,他也不会感受到丝毫快乐,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我认识一个大法师(我不说他的名字,他比较出名,很多人知道了不好),他跟我关系比较好,平时喜欢吃巧克力,常常到我家里来吃东西、喝茶,我们玩得也不错,经常互相开玩笑。后来一段时间,他患了心脏病,好几个月都特别痛。一天他神情郁闷地来到我家,我看他脸色不太对,好像特别不高兴的样子,但我也没有在意,一直看书,随口说了几句不该说的玩笑,没想到他大声哭起来了。大人哭跟小孩哭是不一样的,所以我就特别着急,想尽一切办法逗他笑,看桌上有他最爱吃的巧克力,赶紧抱过来堆在他面前,但不管怎么样,他的笑容一直没有露出来。突然,另一位法师在那个时候出现了……后面的节目我就不说了。
这个故事说明,巧克力等你所喜欢的东西上有没有真正快乐呢?肯定没有。如果有,不管你怎么难过,看见它也应该快乐起来。然而有些人在忧愁时,看见自己原来所喜欢的对境,比如说一些精彩的节目或者美妙的歌,回忆起从前的幸福时光,反而更添伤心痛苦,故而外境上不可能存在苦乐的本性。
台湾作家林清玄曾写过一篇散文,他说一个朋友向他要一幅字,想挂在书房里。他想了半天,就写了四个字——常想一二。那个朋友不懂,问这是什么意思,林清玄解释说:“世上不如意事常八九,但即便如此,起码也有一二件如意事。我帮不了你太多,只可以告诉你就常想那‘一二’吧,想一想那些快乐的事情,去放大快乐的光芒,抑制心底的不快乐。”据说这句话对那个朋友起到了很大作用。
通过这样的分析,大家一定要了解,外境并不存在实有的苦乐,苦和乐的本体是空性的。无数智者和修行人通过修行和观察,最后了悟到这一点,知道快乐在名言中存在,其本体是空性的,所以不会像世间人一样,每天到处去寻找快乐,他们虽然在山里隐居,但快乐远远超过任何一个世间人。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
今日开示提醒
北京时间2018年9月3日 晚19点30分-21点30分(悉尼21点30分-23点30分),索达吉堪布将传讲《维摩诘经》第25课
平台直播:
新浪show:491755,491338, 491337
YY:78569736,72383501
试用平台:
【电脑】
https://www.bsasamaya.com/live-open/play.html
【手机】
http://zblive.ml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世间人不要说证悟无我空性,即便只了解最基本的无常法,对生活的执著也会转变。所以,佛陀在经中宣说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槃寂灭四法印,这是名言中极其甚深的教言,若能经常串习,你的生活肯定会非常圆满。
-索达吉堪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