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慈诚罗珠堪布 >> 必须要有一个准确的世界观 Back

必须要有一个准确的世界观

慈诚罗珠堪布 慈诚罗珠堪布 2017-05-26




10

慧灯之光-拾






《四圣谛》 4


相关法义摘要





苦谛


每一个四圣谛都有四种共相,这样总共有十六相,也叫做四谛十六行相。

苦谛的四个行相分别为:无常、痛苦、空性、无我。其中前三个与三法印或四法印讲的一样。


世界是变化无常的,世上的所有生命都是痛苦的,世上的一切都是无我、空性的,其中没有一个可靠并值得追求的东西。这就是佛教的世界观,其中也包含了一部分佛教的人生观,因为苦谛当中包括了外在的世界和一切生命。


在深深体会到轮回痛苦之后,有自他两方面的利益:第一,会心无旁骛地去追求解脱;第二,会对轮回中的众生生起慈悲心。


不过,我们也应该客观地看待这个世界,虽然这个世界是痛苦的,我们不能像以前一样自欺欺人地把这个世界美化、理想化,在毫无警觉的闲散中虚度着时光,但也没有必要把这个世界过度丑化,让自己陷入极度的哀愁之中,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准确的世界观。


1

   

无常


无常可分为宏观的无常和微观的无常。宏观的无常,是指我们都能感受到的无常;微观的无常,是指所有的东西每一刹那都在变化。


虽然释迦牟尼佛在很早以前,就宣说了微观的无常。但很多人却不相信,而只相信自己的肉眼,因为我们的肉眼看不到微观的变化,只能看到固体类的大多数物质一直都保持着同一种姿势或者状态,所以被自己的感官愚弄、欺骗了很长时间,心里始终留存着常住不灭的错误观念。但现在我们都知道,实际上佛说的完全正确,每一个分子、原子都在不断地生灭、不断地运动,世上没有一个静止的东西,这叫做布朗运动。


其实,无论是生活、婚姻、感情、生命、财产、地位、名声等现实生活中的所有变化,都源于微观的变化。如果微观不变,宏观是无法变化的,但我们却只能感觉到粗大的、宏观的变化。同时,所有的变化,都是随着因缘的变化而变化的。其中有些因缘是长期累积下来的,有些因缘是突然间产生的,我们根本没有办法控制因缘,所以也没有办法控制或了知变化以及变化的方向。


释迦牟尼佛还告诉我们,人类是不知餍足的。人的审美会有疲劳,兴趣再高也会慢慢减弱、淡化直至最后消失,甚至还会变得厌烦、反感,代之以新的兴趣。有人说:一年学佛,佛在眼前;三年学佛,佛在天边。第一年学佛的时候,很兴奋、很积极、很精进、很想修行、很想解脱,但如果没有不断的闻思修,只是依靠最早的信心,就很难维持原状,这种积极心态过一段时间就会下降。时间长了,就慢慢淡化了。再过一段时间,刚开始的兴奋,就已经跑到九霄云外去了。开始是一个对三宝很有信心的佛教徒,但有一天邪恶念头冒出来以后,就会不想闻思修行,这样我们就离佛越来越远,甚至有可能彻底退出佛教徒的行列。这就是审美疲劳的典型特征,也是我们的心理规律。


我们要掌握好自己的心态,要让它不断进步,就需要不断地闻思修,当不断地感觉到有新的成就时,就不会审美疲劳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学佛三年,佛也在眼前”。佛经里讲,在证得一地菩萨的时候,才能确定我们的身份,才能永不退转。在此之前,所谓的修行人、佛教徒,都是暂时的,以后可能会往好的方向发展,也可能会往不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务必要去创造好的因素,要不断地闻思修。


无数事例证明,我们的内心变幻不定,我们的身体日趋衰老,直至死亡。如果天葬被鸟吃了,就会变成鸟粪;如果土葬装在棺材里,就会慢慢变成泥土;如果水葬扔进河里,就有可能被其他鱼类吃掉,最后变成这些动物的身体……任何事物都不可靠,唯有学会通过修行,去控制自己的内心,才是最有价值的。


真正的骗子,就是我们自己的内心。现实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变化无常,都是内心的反映。我们一定要珍惜学佛的缘分,在因缘具足,自己身体比较健康的时候,尽快、尽量地完成解脱大业。如果哪一天身体不好了,或者出国、移民了,在基督徒的环境中生活,闻思修的很多因缘都不具备了,就会慢慢脱离闻思修,对佛的信心,对因果轮回的概念也会慢慢消失。佛教徒的活在当下,就是在自己心理状态比较好,身体也比较健康的情况下,努力创造好的因素,不受无常的支配。当从根本上解决了一切烦恼,当所有的无为法、有为法都不复存在的时候,就是四谛当中的灭谛。在没有达到灭谛的时候,一切都是无常的,都是靠不住的。


无常是修行的动力,修无常的人一定会好好修行。佛经里面讲,虽然烧香拜佛也有功德,但这些功德不如修一分钟、五分钟无常的功德。哪怕修一分钟的无常,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



《四圣谛》未完待续




往期回顾


佛陀善巧方便的示现

四圣谛的顺序,像一个人生病、治病乃至最后痊愈的过程

让我们堕入轮回的,都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因果

所有解脱与涅槃的功德,全部来自于佛陀与上师

所有菩萨的心愿,都可以归纳为一个



随喜关注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WeChat:cichengluozhu2015

慈诚罗珠堪布微博

http://weibo.com/cichengluozhu 

慈诚罗珠堪布博客

http://blog.sina.com.cn/cichengluozhu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网站

http://new.huidengzhiguang.com 

慈诚罗珠堪布官方法本流通

淘宝/微店:慧灯坊

TEL : 15828578609/15528038027



长按二维码关注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