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学子 >> 15届净土学习笔记丨《藏传净土法》第85课 Back

15届净土学习笔记丨《藏传净土法》第85课

讲解笔记

编辑:定解D19

审核:定解D17


科判




己四:随喜特殊十善业

断十不善行十善,救护他命发布施,

守持戒律说实话,化怨言语直柔和,

少欲言说具义语,修持慈悲行正法,

于彼善法皆随喜。


本课重点


“善护身口意,正见恒相应”


本课难点


1.说话直率和有分寸是否矛盾?

2.对待怨敌修持慈悲心。


本课脉络


1.语的殊胜善业

2.意的殊胜善业


脉络展开


一. 语的殊胜善业

1. 说柔和正直语的道理。

功德:根据《华严经》等经典,具足柔和语不仅对自己的修行有利,而且能给他人带来快乐。说柔和正直语具有大乘种姓,这种人在世间非常难得,是令他人欢喜之处。

【难得之处】比喻说明说柔和正直语极为难得。如同兔角、龟毛、妓女独处。

修行人说正直的语言要掌握分寸,观待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众生,说一些灵活的语言而令众生欢喜。为修行和度化众生提供方便。

【公案】说明和众生沟通中必须善巧,掌握尺度,随顺对方的根机和意乐,宣说相应对方心态的语言,并用智慧把握好使用方便语的分寸。

喜欢说粗语跟习气有关,学佛者要与世间人有所不同,成为说柔和正直语言的好修行人。


2. 说具义语的道理。

按佛法的要求,与人交流时,尽量以和蔼态度说如理如法的语言。这也是度化众生的一种方便。

讲话时,应注意观察说话的时机、场合、表情。结合《二规教言论》内观自己是否做到。

除大修行者、大圆满瑜伽士、禅宗开悟者,一般的人必须按照世间轨则处世,如若偏离,则被诽谤轻蔑。修行人应懂得利众的方便和对治分别念的时机。

无著菩萨教言说明多言的过失,平时最好能禁语。如果非要说话,尽量念诵具有加持力的佛菩萨的金刚语。


二. 意的殊胜善业

1. 修持少欲的原因。

受用取决于福报而非欲望。

多欲之过失: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是痛苦之因。

财富本体:只是欺骗愚者的假象;如梦如幻,也是无常的

少欲之功德:天王也很难拥有这种知足少欲的安乐,正如寂天菩萨说:“享知足乐者,天王亦难得”。并通过《百业经》公案说明了知足少欲会获得无量功德。


2. 修慈悲心。

具体修持:对境包括杀父仇人的一切众生,对其没有害心,令其具足安乐(慈心)、摆脱痛苦(悲心)。

引用教证说明修持慈悲心的功德极大,即便修一次慈心或者悲心,其善根也是不可思议的。即使对再恶劣的众生,也不要升起嗔心或者舍弃心。


3. 行正法。

功德:诚信因果,奉行、修持正法,则今生后世都会安乐。世尊曾说:“修法之士得安乐。”

从两方面详细分析“行正法”的关键:信心。

A.法的方面:以比喻说明特点。正法无有主人如流水,享用就能解渴,对正法有信心修持可获得利益。

B.人的方面:两种对待正法的态度,诚信因果之人,从正法中得到满足;反之如饿鬼一无所得。

教悈断除邪见:善护身口意三门,恒时具足正见。





文章原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