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摄颂 | 什么样的人能通达佛陀的真正密意?
宗喀巴大师 造颂
索达吉堪布 讲释
通达圣教无相违,能将佛语成教诫,
佛陀意旨顺利得,拯救罪行于悬崖。
此偈颂词亦有其他翻译。如以前我曾于《略说佛教各派互不相违》一文中,引证宗喀巴大师此处之偈颂。这首偈词,我是这样翻译的:“若知异宗无相违,一切经论和窍诀,则易证悟佛密意。”其句义略释为,如若了知佛教之各宗派并不相违,亦了知一切经论皆为窍诀,并能圆融一切教言者,如此之人,则易证悟佛陀之密意。如是两种翻译,亦可于其内在真实之义稍加斟酌比较。但此处以原译偈颂来讲释,比较好懂。
如是着书翻译,有时亦会觉有差异。例如于学佛与未学二者比较,前者可能对佛教之解悟略深些。因为无论从师第、法第传承,以及有无上师善知识依止等处而言,学佛之人肯定要具足些。加之学佛之人于闻思修等亦不尽相同,因此显现之处自有差别。而世法之人佛法不甚精通,而于世法亦有胜者。但是,般若密意非以一般世法能知,故应早日择依善师而行闻思修。
如是所言,非为此处谁之翻译更为准确,此种翻译亦可多种多样。例如藏文之《入中论》就有拉措和日称两种译本。有者以拉措本为佳,有者以日称为妙。然无论何者,并无固定之译法,只要意义表达清楚即可。如此有诸佛菩萨之加持不同,亦有译者读者之理解证悟不同,种种不同自然显现,然究竟之处亦为不可思议。
故不应太执著于分别心,而应无有偏袒,从自他双方,乃至整个佛教事业出发,谨慎思虑。我等学佛之人,应睁开智慧之双眼,以正知正见如理观察,真正通晓其内在真实之义。
从整个佛教而言,藏地有宁玛、格鲁等密宗四大派别,汉地也有华严、净土等八个宗派,虽有许多不同教派,但皆为释迦牟尼佛所流传下来的,是故各教派互无相违之处。
当然,也许会夹杂另外的教派亦很难说。但是,佛法于人间已弘扬了很长时间,无论汉地还是藏地,每一宗派都有很多高僧大德获得殊胜成就,接引众生亦显现甚多不可思议之功德,如此之教派,确实为真正之佛教。
去年,我等于新加坡参加一个法会。有一位法师,在纪念佛陀诞辰之卫塞节活动时发言:“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之佛法是十分正确的,此可用现代科学来证明,也可用现量来证明。为什么?因为释迦牟尼佛已经涅槃两千多年,而高僧大德们仍不断地成就。而常人学佛以后,亦可看出整个轮回确实无边无际。此等皆用现量证明佛法之正确。如用比量证明,则现在释迦牟尼佛之加持仍未消失,不然的话,现在又如何不断涌现成就者呢?再用科学来证明。佛法所述许多事情,现代科学已证明为正确无误,而另一些事情还尚待科学进一步发展才得以证明。”如是所言极是。
是故,佛教已有如此悠久之历史,其基本教义也始终未曾变过,并于度化众生等方面显现很大的加持。而其他一些学派,有些无法存在很长时间,有些基本实质随因缘变化而不断修改。因此佛法确有许多殊胜之特征。
真实通达佛法之深广教义,如实了知佛陀圣教各派别之间无有任何相违之处,就能将释迦佛之一切教语和以后的所有论典都当成学佛修行之教诫、窍诀。
我等修学之人,无论显宗教理、密宗教理、自他派别之教理,只要能从中摄取自己的窍诀,形成对自己的教言,成为对治自己烦恼的手段,那就很具殊胜意义。然有人亦如是说此法我不适应,彼法我亦不适应。如此的众多殊胜教法于其不相适应,恐怕此人亦难有一相应之法。以世俗分别念来判断人法有缘与否极不应理,且易错失胜缘。此亦说明其人并未证悟佛法的真正意义。
许多佛法次第,如《佛子行》、《菩提道次第论》,还有大圆满等等,不论是显是密,都是对治烦恼之殊胜窍诀。如若读阅每一法本,自己都是满心欢喜,出门远行时,好像此书要带彼书亦要带,此为殊胜,彼者亦为殊胜。有此感觉,说明此人对佛法确有一点信心。
宗喀巴大师言,一切经论皆是窍诀,皆是对治烦恼之殊胜教言。如若了悟此中之义,则佛陀之真实意旨,佛陀最究竟之密意,佛陀真正转法轮之种子,此人即能顺利获得。反之,总是分别此为显宗,彼为密宗,此为黄教之法,彼者又为红教之法。似乎只需一法,其他各法皆不适应。如此各宗各派于此皆成相违,诸多经论不为窍诀,则此人亦根本无法通达佛陀之真正密意。
(未完待续)
敬摘录《菩提道次第摄颂浅释》
1.婚姻家庭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1
2. 真实因果案例: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2
3.不离连载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3
4. 心经连载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4
5. 金刚经连载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5
温馨提示:公众号后台,不是留言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