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学子 >> 16届入行论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136课 Back

16届入行论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136课

一、 科判坐标


二、 内容归摄(总义)

我们正在学习如何修世俗菩提心。寂天菩萨告诉我们应从三方面来修习,其一是修“自他平等”,其二是修“自他相换”,其三是教诫“共同之事宜”。前面我们已经学习完“自他平等”,目前正在学习“自他相换”,“自他相换”的原理就是把原来不想要的痛苦让我来承受,把原来最想要的安乐全部布施给众生,以这种最有效的方式打击我执。“自他相换”的第一个法相是“代受他苦”,其核心法义是串习将执著“我”转为执著“我的众生”,然后串习哪怕仅点滴细微的痛苦也要防护,不让众生承受,再观修把众生的痛苦集中在我的相续中,代众生受苦。上次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科判“代受他苦应理”中的“理当代受”、“能够代受”、“彼之功德”和“教诫代受”,本课继续学习“教诫代受”、“退失不应理”、“摄义”,归摄如下:


(一)教诫代受。详见颂词1

以观世音菩萨如何极度串习悲护众生为例教诫:观世音菩萨无量劫以来为利益一切众生,加持了自己的名号,忆念的时候,千万个众生的烦恼、恐怖、痛苦同一个时间都会无余遣除。即使在众人当中产生一些怖畏,或者遇到地水火风的灾难、怨敌的危害、邪魔外道的侵损、重病降临、恐怖袭击,忆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也能遣除。


(二)退失不应理。详见颂词2

虽说代众生受苦极为困难,但也不能因难而退

(1)从比喻来讲,比如世间当中有一个我们很害怕的人或怨敌,开始的时候闻名丧胆,慢慢长时间接近他,最初的怖畏有可能逐渐消失,我们对他开始喜欢,最后甚至导致如果生离死别要离开他的时候,就觉得非常痛苦

(2)以比喻来对应意义也是一样的。刚开始:学大乘要度化无量众生,布施身体财产,还要拿自己的快乐跟他人的痛苦相交换,这样的行为,乍听之下胆战心惊。后来:通过闻思和观察,经过善知识和大乘论典的引导,明白道理,一切功德来源于利益众生,心态慢慢转变到一定的时候:你会认为利益众生就是你的工作,不是利益众生的事情你不愿意做

(3)不退却的窍诀:要认认真真地闻思观察道理,观察之后要多串习,串习功夫要到位。


    (三)摄义。详见颂词3

自他交换是胜妙秘密的窍诀。首先,“胜妙”是指:

(1)成佛是救度自他的一种最迅速的方法,而自他相换的菩提心是成佛的因。因此,精进串习自他相换,即可迅速获得二利,这是最胜妙的。

(2)能净除多劫罪障,圆满广大福智资粮。

(3)甚至当你遇到病魔、违缘,或者身体不好、无药可治时,修自他交换也能遣除。

其次,“秘密”是指:

(1)从他人理解不了的角度讲,本来就是秘密。

(2)如果对根基下劣或对大乘菩提心有敌意的人宣讲,他们可能会诽谤、诋毁,使这么好的修法加速隐没,所以对他们必须要保密。

发心师兄:定解C06

审核师兄:定解C18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本课颂词详解及重难点分析。

阅读原文文章原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