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分享】新的认识 新的起点——参加加行考试分享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愿我们一起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从2015年6月份开始在菩提学会学习佛法,回想一下,至今已有整整两年了。这应该是末学这一生中最难忘的两年,因为幸遇了佛法,幸遇了佛陀般的上师,幸遇了菩提协会和菩萨般的道友。末学深感佛菩萨的加持和厚爱,无比幸福。
在这两年的修学中,看到师兄道友们无比精进,善根佛缘深厚,感到无比欢欣,与这些道友共同修学也给末学带来了无比的鼓舞。师兄们每周轮流复述,串讲,辅导员师兄作重难点分析,回答思考题和分享观修心德。每次共修都让末学品尝到了佛法殊胜的美味⋯
2017年7月学院为我们15级加行,入行论和净土班学员以及其他学员举行了考试。现在考试已经结束,尽管对考试成绩有所期待,但已不是主要的了。最主要的是通过这次考试和考前复习促进了我们对佛法的学习,看到了以前学习的不足和能够更好地把握以后应该如何学上的许多问题。所以,现在感觉这次考试对进一步修学很有意义,一扫刚听到考试通知后的一些抵触和负面的情绪。
如下是末学对这次考试和复习的一些粗浅感受。
第一个感受,就是再次感受到佛法带来的震憾。考试的法本以前读过,当时也确实感受过所述佛法的美妙,也曾动过念头有时间再重新读一读这些法本。但总有种种借口而没有做。但现在要考试了,那就不得不读了。
重新阅读这些法本,不仅发现了许多以前忽视的地方,也让逐渐模糊的要点变得清晰。以前是一课一课学,所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现在可以通过课判,更清楚地看到修学的次第,嵌入在大课判中的小课判,分别的要点,以及为了讲述这些要点,上师仁波切怎样选取教证和公案,也更进一步深感上师佛陀般的智慧和慈悲。
到考试前,我们已学完了前行引导文中的闻法方式和所讲之法的共同外四前行,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和因果不虚。所以,通过考试复习,“温故而知新”了,不知不觉间,法也更融入于心了,舍弃今世,出离心,慈悲心和菩提心也越来越在心中升起了。
第二个感受,就是觉得在复习中要重视听上师的讲法传承。不可否认,法本对法义理解有很大的助缘,但上师仁波切的讲法传承应更具加持力。开始复习的时候,我主要将时间放在阅读法本上,由于末学采用了与观思结合起来的方法,感觉效果还是不错的。
然而,与我一起复习的智柔师兄却采取了一边看书一边听传承的方法。我起初觉得听讲法传承花时间太多,不很以为然。考试前的最后一个星期五,晚上下班后,我看到智柔师兄正在听传承,我于是坐下来同她一起听,不知不觉间就听了上师仁波切三节课的讲法传承。
听完传承,我感受很大。突然间许多很费力要记住的内容一下记住了,许多理解上有困难的法义豁然明白很多了。我不禁夸赞智柔师兄的复习方法聪明。回到自己房间后,我于是继续听传承。
我也因此改变了原来星期六的复习计划,把整个时间都用来听讲法传承,我懊悔自己没有更早时间采取这样的复习方法。既然认识到了,尽管过一天就要考试,但也值得去用更有效和加持力的方法来复习。
由于时间原因,我无法将每一课的传承全部听完,我于是选听每一课的重点部分。到了星期日上午,我原计划将书翻看一遍,因为传承没有听完,不忍中断,于是又继续听了一上午。在与智柔师兄去考场的路上,共同听完了因果不虚中讲述一切为业之自性的最后一课。
上师的讲法传承有很大的加持力,甚至上师讲课的笑声和与台下学员似乎不相干的询问也很有启发。带着这样的力量,末学考试的感觉挺好。因为考试多采用的是单一选择题和多选选择题,考察的内容涵盖相当广泛。所以仅记住考试复习题的内容或者孤立地依靠复习思考题可能会遇到困难。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通读法本和前行引导文,最为重要的是,真真实实理解法义。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则必须祈祷上师加持,而听讲法传承应是理解法义,获得上师加持的捷径。有这样加持,也必将会生起信心,生起的会有清净信,会有欲乐信,会有胜解信,甚或不可退转信。
除了复习中需重视听讲法传承外,还有就是最好能够阅读“前行引导文”,观思复习内容。前面末学也提到这些。
所以,这次复习考试使末学对学修有了新的认识,也成为继续修学新的起点。
2017年7月
于悉尼
本月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