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学子 >> 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14课 Back

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14课

讲记脉络



科判


课前引导

1、 上节课主要讲了“闻法方式”中的“行为”之“应取之行为”,具体讲述了“具足六度”和“依止其他威仪”。


2、 本节课主要讲“所讲之法”中的“共同外前行”之“暇满难得”。具体讲述了“思维本性闲暇”,并对要远离的“八无暇”进行了大致的开显。


讲记脉络

课前开示


一、 “所讲之法”,亦是整个修行次第(1-7)

(一) 对《前行》生起稳固定解,修任何法都必不可少

(二) 道次第的重要性(3-7)

1. 打下扎实的佛教基础,修行才不会颠倒

2. 获得了对道次第的定解,必定能从轮回中解脱出来

3. 众生不应先高攀大法,随学大德从加行修起,保证道心长期不退转


二、 对《前行》的修行一定要重视(8-20)

(一) 自利:在心里产生定解,对每个引导文生起不退转的信心(8-12)

1. 随学阿琼堪布对加行内容反复串修,乃至背诵

2. 随学藏地、学院很多修行人,以及上师,要对其中内容熟记于心

(二) 如何在修行中获得真实利益(13-18)

1. 提高对前行的重视度(13-15)

    1.1不重视的过患:无法得到真实加持,许多境界生不起来

    1.2 与世间法比较:即便世间法很有能力,也并非能一下子契入法义

    1.3 随学大德重视加行:最终不会堕落,并获得真实成就

2. 祈祷上师必不可少(16-17)

     2.1 利益:开启智慧之门

     2.2原因:

        2.2.1上师及法本是佛菩萨的智慧结晶,加持力不可思议

        2.2.2 以信心和悲心来修行,可令自相续调柔,亦可方便弘法利生事业

(三) 他利:弘法利生(18-20)

1.内心调柔,身语宁静,怎么做都是在饶益众生,教证《华严经》

2.修过加行后,若对弘法利生有希求心,何时都会有弘法的因缘

3.在复杂的环境下,加行的效果,是检验是否是名副其实的修行人的标准


甲二(所讲之法)分三:一、共同外前行;

二、不共内加行;三、往生法。



总说“共同”与“不共”的差别:

一、 显宗VS密宗

二、 小乘VS大乘

三、 后译格鲁、萨迦等教派VS前译宁码派

很多人能行持的基础法VS其他人不能行持的本派窍诀性修法


共同外前行

乙一(共同外前行)分六:一、暇满难得;二、寿命无常;三、轮回过患;四、因果不虚;五、解脱利益;六、依止上师。


丙一(暇满难得)分四:一、思维本性闲暇;二、思维特法圆满;三、思维难得之喻;四、思维数目差别。

丁一、思维本性闲暇:

总说(1—6)

(一) 定义

1. 闲暇:没有生于八无暇处,而有空闲修持正法,叫做闲暇

2. 无暇:从自相续所依角度安立,没有修行的机会


(二) 通过实修对八无暇生起定解

1.《前行备忘录》中如何观修八无暇的方法

2.  把《大圆满前行》的内容,结合《前行备忘录》的修法及《心性休息大车疏》的教证和理证专注修持


(三) 八无暇并非藏传佛教的特法,但在汉地并未广泛弘扬

1. 汉传佛教多部经典中也有明确说明,但讲闻的传统不兴盛

2. 道场应重视闻思修

    2.1 有讲经说法,才是如来正法住世

    2.2 寺院应起到弘法利生的作用,推广佛法


分说具足八无暇,无有修法的机会(7—结束)

(一) 地狱、饿鬼、旁生:转生之处,受苦受难,无有修法机会


(二) 长寿天:安住于无想状态虚度光阴


(三) 边地:无有教法证法,无佛教四众弟子

1. 对佛教一无所知,没有取舍因果的概念,或观念颠倒

2. 如今造恶业多过善业的环境中,有缘修行正法,非常难得


(四) 持邪见者:生为外道,自相续被染污

1. 外道的分类:常见派、断见派;或今生只求吃好喝好,没有人生观价值观

2. 对治的方法:用正理智慧来根除


(五) 佛不出世:佛不出世的暗劫

1. 听不到三宝名号,不晓善恶取舍

2. 如今佛陀已出世,佛法仍住世,应当珍惜修行的机会


(六) 喑哑:心不堪能、诸根不具

1. 前世造恶业,今生转为诸根残缺之人

2. 诸根具足,但意识不堪能,非常迟钝


(七) 总结

1. 若能具足闲暇,无忧无虑行持善法,是极其稀有、难得的

2. 严格要求自己,想法设法具足行持善法的因缘


文章原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