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开示】正直的人,应该恒时忆念父母、上师和对自己有恩德的人
殊
胜
日
2017年9月9日-9月15日,药王星开始出现,为期7天。药王星当空的7天内,江河湖海等一切水源皆具药性,用来沐浴,对遣除疾病,身心健康有极大作用。
在世间,念念不忘父母、上师等的深恩厚德是正士的品质,因此作为一个正直的人,应该恒时忆念有养育之恩的父母、有法恩的上师,以及所有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对自己有恩德的人。这样念恩有极大的功德。佛陀在《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中说:“恭敬供养父母、和尚、阿阇黎师故得内髻相。”当然,对他人的恭敬不能只是口头上的恭敬,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恭敬。
《世间正士庄严》中说:“承事应敬者,尤悯无怙众,不忘报恩德,乃是圣者行。”这里讲到了圣者的三个法相:一、承事值得恭敬者。父母、师长、德高望重者以及自己的领导都是值得恭敬者,恭敬他们对自己是有利的,所以应该恭敬承事他们。二、悲悯无依无怙者。世间有很多无有依怙的可怜者,修行人应该以不希求任何回报的发心去帮助他们。这方面的典范是特蕾莎修女,她帮助了无数贫病无怙的可怜众生。[ 在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大会的演讲中,特蕾莎修女讲了许多帮助可怜者的事:“……有一天,我们从街上收容了四个无家可归的人,其中一个人看起来情况非常糟糕。我对修女们说:‘你们去照顾那三个人,我来看护这个病人。’我用全部爱心和所能做到的一切去抚慰这个可怜的人。我扶着她躺在床上。她的脸上露出了美丽的笑容。她紧紧拉着我的手,感激地说了一句话:‘谢谢你。’然后闭上眼睛死去了。我在她面前禁不住反思。我问自己:‘如果把我换成她,我会说什么呢?’我可能会说:‘我很饿,我快要死了。我很冷,我浑身都在疼。’或者其他什么话。然而她的话却教给了我很多很多,她给了我崇高的爱。”]三、不忘于己有世出世间恩德者。
《格言宝藏论》中也说:“受恩虽小亦不忘,此等即是圣者相。”圣者就是如此,即便对他有很小的恩德,他也永远不会忘记。比如,贫穷时请他吃一顿饭,找不到路时给他指路,不理解某个教证时给他解释一下,生病时帮他打一桶水,等等,如果对方是圣者,那他永远也不会忘记,只要有机会就会报答恩德。
历代传承上师都非常重视知恩报恩。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君规教言论》中说:“知恩图报之诸人,护法神亦恒守护。”法王如意宝也特别重视知恩报恩,在课堂上经常说:某人是很不错的,因为他不会忘记别人的恩德;某人则很一般,以前别人对他有过恩德,后来他却忘得一干二净。听了法王的这些教言,我经常有这种感觉:上师老人家虽然是远远超越凡人的大圣者,在显现上却非常重视知恩报恩,可见知恩报恩太重要了。
学习这些道理以后,希望每个人在知恩报恩方面都要有所进步,否则自己的闻法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实际的效益,比如一个人开小卖部,每天晚上结业后盘点:今天赚了二十五元钱,在二十五元钱里要扣除水费、电费、税费,净赚了十三元钱,今天还不错;学习佛法也是同样,虽然没有外在、有形的收获,但也要有内在、无形的收获,这种收获能给自己带来暂时和究竟的安乐。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中说:“知恩者虽在生死,不坏善根;不知恩者善根断灭,作诸恶业。故诸如来称赞知恩,毁背恩者。”可见知恩报恩的确非常重要。有些道友的学识、修行已经很不错了,可是他对自己的小学老师还念念不忘,一直想报答老师的恩德,大家应该向这样的人学习。当然,有些人不一定能真正报恩,但最起码心里要知道别人的恩德。不仅心里要念恩,有机会也要把自己的感恩之情向对方说出来。如果只是心里念恩,口中一直不说出来,虽然自己具足了知恩的品质,但别人却不知道你的心态,这样也不是很好。
如果是真正知恩图报的高尚之士,即便他转生为旁生也不会忘记报恩。以前有一只老鼠把食物储藏在一位比丘的床榻下,那位比丘享用这些食物后就不需要外出化缘。世尊解释说:“那位比丘的前世是老鼠的父亲,老鼠为了孝敬父亲而经常送食物给他。”(我们学院的很多道友家里也有老鼠,但这些老鼠可能是他们前世的敌人,因为它们经常偷这些道友的东西。)
在动物界,知恩图报的还有羊。小羊羔因为不忘记母亲的恩德,每次都是跪着吃母亲的奶,这就是所谓的“羊羔跪乳”。
知恩图报的确是世间最大的善德,中国人常说:“知恩图报,善莫大焉。”古来的高僧大德也特别赞叹知恩图报者。请各位道友想一想:自己对父母有没有知恩图报之心?现在的年轻人在这方面表现得特别差,不要说报答父母的恩德,甚至连父母的恩德都不知道。当然,这也许是因为他们没有当过父母,没有抚养后代的经验,所以无法体会父母对子女的恩德。世间人也常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现在很多人都没把父母当作恩人,这些人应该想方设法对父母生起感恩之心。
不要说对自己有大恩大德的父母,即便是对自己有少许恩德之人,我们也不应该忘记他们。古人说:“一饭之德必偿。”如果自己贫穷的时候,别人请你吃过一顿饭,将来有条件时你一定要回请他。如果当时别人给你炒了一个菜,以后你要用两个菜招待他。学院很多道友就是这样,他们经常把帮过自己的人请到家中,对客人说:“以前你接济过我,现在我特意请你吃饭,算是对你的感谢。”这也是一种知恩图报的行为。当然,有时候看起来,这种行为好像也有一点交易的味道——因为你请我吃过一顿饭,所以我也要请你吃一顿饭,有些人的做法也比较教条。但不管怎么样,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恒存知恩图报之心。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超越三界的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之狮吼声,佛陀在有关公案中再三告诫我们,不要以烦恼而做出愚蠢的事情,随心所欲地造恶业。对于因果不虚的道理,大家要有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心。
——索达吉堪布
本月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