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次第花开 >> 怎么办?就是生不起忏悔的心 Back

怎么办?就是生不起忏悔的心

www.ptz.cc 次第花开 2018-07-05


很多道友都在参加每日清晨的百字明共修,可生活的安逸有时会让人觉得岁月静好,生不起忏悔的心……


以下文字摘自:菩提洲网站 | 在线课程

《入菩萨行论 · 浅释》第六十五课  慧灯法师 讲释


比如你早上起来后觉得是如此焕然一新的一天,还什么都没干,哪来的罪业;


中午想想除了上班外也没干别的,也没什么可忏悔的;


晚上觉得除了白天踩死一只蚂蚁要忏悔之外,没有其他要忏悔的……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平时易犯的罪业。




其实我们心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嗔恨。


比如你教一位师兄用YY听课,教了几遍还是不会,你也许会不耐烦地直接把使用说明发给他自己看,假如他仍锲而不舍地打电话向你求助,你心中或许会想:“这人怎么这么麻烦!”


道友相互看不顺眼、彼此挑剔,是我们常犯的过失,会严重影响自己的修行。


从密乘戒来说,这会直接影响上师的身寿。


从菩萨戒来说,菩萨之间相互生嗔直接违犯菩萨戒。


过失如此严重,怎么不需要忏悔呢?




有位道友从神变月到现在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祈祷莲师,他觉得没有任何验相,所以有天很生气地跟莲师说:“我祈祷了你那么长时间,你怎么一点感应都不给我?太不靠谱了!”


本来加持是从恭敬中求的,这样不欢喜地埋怨菩萨,怎么能得到加持?


仔细观察内心,也许我们每个人在遇到违缘和不顺遂时,多少都会对菩萨产生不悦和责怪。




障碍别人听闻佛法、放生、供灯、发心等,都有过失,甚至可能犯下舍法罪。


净土班法师在讲《极乐愿文》时也曾开示过:如果在别人听课时与他说话,打断别人听课,很可能造下舍法罪。


总之,障碍别人行善是很严重的过失



违背上师言教,不依从、不重视。


你说:“我不会违背上师教言。上师说东,我一定向东;上师说西,我一定向西。”


可我们真是这么做的吗?其实未必。


比如你生病了,上师跟你说:“弟子,没关系,放轻松。除了配合治疗之外,要好好地吃甘露丸。”


你把甘露丸拿回家,心想:这甘露丸多珍贵,我不吃,供着。


上师刚告诉你“吃”甘露丸,可你自己觉得供着似乎显得很重视、很珍惜,这其实就是不依从、不重视上师教言的表现。这也是一种过失。


对佛法执着一者为成佛方便、另一者为佛障碍;贪执自宗,嗔毁他宗。


法王如意宝经常在课堂上说,若不加以注意,谤法罪极易违犯。


比如认为“我学的是成佛的方便,他人学的是非常低劣的人天乘法”,或者认为“他们学的这些根本没入门”。


如果我们觉得别人修持的一切都非常低劣,就可能已经犯了谤法罪


事实上,只要念诵一句佛号都能成为解脱之因,更何况做过如此多的善行,怎可能低劣?


以上是缘于佛法造的罪业。


道友们或许觉得自己没那么多机会谤法、舍法、惹道友不开心,但我们在家里会接触父母,就有可能缘于他们造下许多罪业。



比如经常摔锅打盆;


又比如出门前跟妈妈说好吃什么菜,回到家发现没做,你就一下拉脸了:


“为什么不做?凭什么不依着我?”





违背父母合理教训,因父母责怒而生嗔、抵触。


比如父母跟你说:“冬天多穿衣服。”


你说:“我就不穿!你管我呢,这是时髦。”


“你骂我,我比你更厉害,大不了我离家出走!”


或者把房门一锁,任谁敲都不打开。




比如这样数落父母:“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不能吃肉!”


——以命令的态度,他们肯定很难接受,可我们还会觉得是他们冥顽不化、没有善根,甚至放弃度化他们,这也是一种过失。


父母是我们这辈子最重的恩德田,如果连父母的恩德都不感念,还缘于他们造罪业,那离深入修持佛法就还有一定距离,仍需慢慢调整自心。


总之,当我们觉得自己没什么可忏悔时,就要认真细数过失,不要说一天六次,就是十六、二十六次都忏悔不完。

文 | 摘自菩提洲网 | 在线课程 《入菩萨行论 · 浅释》第六十五课 慧灯法师讲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