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心性休息53 | 危险!不要以似懂非懂的“空性”,造下堕落恶趣的因缘
传讲时间:2015. 4. 27
下面我们接着讲《大圆满心性休息》业因果品的第六个问题:破除他宗的邪分别。
丙六(破他宗之邪分别)分四:一、破谤因果;二、破斥空见;三、破有顶具识;四、宣说真实业果。
关于业因果方面有很多邪知邪见,这分四个方面来讲,首先说破诽谤因果的宗派。
丁一、破谤因果:
我们前面讲了业因果的取舍之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是永远也不会虚耗的。《大智度论》当中讲:“复次,如影,人去则去,人动则动,人住则住;善恶业影亦如是……”意思是说,就像影子,人去它也去,人动它也动,人住它也住,业因果与此没有任何差别。这是从人去、人动、人住三个方面来比喻的——人住也好、去也好、动也好,身体的影子都是跟着的,只不过有时候看不到而已,业也是一模一样的,一直跟着我们。
“何人诽谤业因果,则为外道断见徒,”世间有个别人是增上慢者,他自己认为因果确实不存在,尤其是学了一些禅宗、中观、《金刚经》之后,就觉得一切都是空性的,就开始诽谤因果,说“善也没有,恶也没有”,这种人就是外道的断见派。
大家都知道,断见派认为前世后世不存在,业因果不存在,四谛、三宝也不存在,断见徒就是这样的。
“谁执空见为究竟,堕于断边愈下堕,”谁执著这样的空见为究竟的话,就不会有解脱的时候,会越来越下堕。如果他们堕入了八寒地狱、八热地狱当中,是特别可怜的,会越来越下堕。
“此等趣入诸恶道,永不解脱离善趣。”这些人趣入了地狱、饿鬼、旁生的恶道当中,永远也不可能解脱,远离了人道和天道的善趣。
佛经当中讲,诽谤因果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因为自己非常愚痴而产生傲慢心,这是增上慢;还有一种是因为邪知识而产生嗔恨心。这些实际上都是不合理的,因为都是愚痴导致的。有些人虽然不是那么愚痴,表面上看起来还是很有智慧、很聪明的,但实际上也是因为受其他一些宗派或者环境等的影响,最后不承认因果。
尤其是现在这个世间当中,大多数人生长在一个“无天、无神、无鬼”的环境里,因此很难免有各种各样的见解,而这些见解我们应该要排除。佛陀真正的教言是说:在胜义当中,业因果也好,净土、地狱也好,都是不存在的;但是没有达到这种最究竟的境界之前,暂时在名言当中、生活当中,业也是不会毁灭的。
《大乘入楞伽经》中也说过:“我常说空法,远离于断常,生死如幻梦,而业亦不坏。”佛陀说:我常常说的空法,在究竟意义上是断除一切常和断的;生和死的轮回是如梦如幻的,在名言当中是存在的,并且产生轮回的因——业和无明也是无欺而存在的。所以我们有时候说,一切万法在胜义当中悉皆空性,但在世俗当中是如梦如幻、毫不混杂、毫不错乱、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在座的有些道友,现在你可能是承认前世后世和业因果的人,但是你不注意的话,很容易被邪知识和恶人引诱,最后连业因果都不承认,认为三宝也不存在、造恶业也不存在、造善业也不存在,那这是非常可怕的事。
所以无垢光尊者在这里讲了,如果认为在名言当中业因果也不存在,并对之诽谤,这种人叫断见派,特别可怜,跟顺世外道没有任何差别。
所以,我们在生活当中千万不要说业因果不存在。你自己也许因为前世的业力而犯了戒律,或者因为今生的烦恼而造了恶业,比如吃肉、杀生等,这时你应该懂得忏悔;而不应该在犯了这些错误之后,为了掩盖罪恶,就在表面上口口声声地说:“这是没有罪恶的。”有些恶人经常会说这种恶语来掩盖真相。
其实,好人行持善法是比较容易的,而恶人行持恶法也是容易的。记得我刚开微博的时候,应该是四五年前吧,大概是2010年,那时我引用过一个《正法念处经》的教证:“善人行善易,恶人行善难。恶人造恶易,善人作恶难。”好人行持善法容易,行持恶业是比较难的;反过来说,恶人造恶容易,造善是困难的。
的确是这样的。如果说一个人是恶人,好像造恶对他来讲特别容易,生嗔恨心也非常容易,吵架也很容易,身口意所有的罪业对他来讲是轻而易举地经常犯;然而作为善人的话,造这些是很不容易的,因为他本身生生世世身口意都非常清净。
我当时说我很喜欢这个教证,如果你们记不得的话,有一本书叫《积微成博》,第一册的前面几页当中有。
《积微成博》:哦,我突然想起了《正法念处经》的一颂:“善人行善易,恶人行善难。恶人造恶易,善人造恶难。”很喜欢这个教证,文字简单,却意义深刻。不知你对此有何感触?
丁二、破斥空见:
下面是第二个科判“驳斥空见”,即驳斥“一切都是空性”的说法。
有谓因果悲福资,不了义法不成佛,
言诸瑜伽士当修,了义无作如虚空,
此等说法真可笑!此乃最重断见者,
入于最深劣道中,破因立果诚稀有!
“有谓因果悲福资,不了义法不成佛,言诸瑜伽士当修,了义无作如虚空,此等说法真可笑!”这也是我们应该懂得的。现在有些人说:因和果不存在,造善业、造恶业之后,快乐或痛苦的果不存在;修持大乘佛教的大悲心、菩提心、慈悲心也没有用;修智慧资粮和福德资粮也是没有用的;这些都是不了义的法,依靠它们是不能成佛的。
有些人经常这样讲:“你们修加行、遵守因果有什么用?这些都是不了义的。我们这些瑜伽士应该修了义的法,真正的了义就是无有任何造作,如同虚空一样的。”他们的眼睛一直睁得大大的,直视前面的虚空,认为自己真的已经通达了虚空一样的境界。
因为修其他的法比较累嘛,修五十万加行的话,磕十万个大头对他来讲特别难。因为他是恶人,刚才也讲了,一般恶人行持善法特别难,他不愿意这样做,然后为了找借口,虽然他也不懂什么叫做“了义、不了义”(第八品会讲了义、不了义),但是经常会说“不了义法不成佛”,这种说法是非常可笑的。
“此乃最重断见者,入于最深劣道中,破因立果诚稀有!”这是非常严重的断见者,而且他“入于最深劣道中”。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破了因了,即前面说的善恶、悲心这些因已经破完了。然后他想建立一个果,建立什么样的果呢?如虚空一样的大圆满、大中观这样具有非常高深见解的境界。这样的境界所需要的因缘、福德资粮、智慧资粮,他不承认——因不承认,果是承认的,这种行为极其可笑!
像外道当中有一种叫做顺世外道,他们对现量的对境,包括种子种下去会产生苗芽和果实,也会承认的。现在世间当中有比顺世外道还可怜的人,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到,世间有很多很多持邪见者,而这些邪见应该以很多因缘来断除。
其实,断除邪见也需要一种正常的闻思。佛陀在《大悲经》中说:“有二因缘能生正见。”有两种因缘能产生正见。哪两种因缘呢?“一者从他闻法,二者内正思惟。”一个是在具有法相、懂得佛教真理的善知识面前,不断地听闻佛法;还有一种是听完了之后,自己再内观思惟,不断地修行。只有这样,真正的正见才可以现前。众生无始以来造的业是比较多的,相续当中不敢说没有这种邪见,所以应该通过这种方式来断除。
当然我也说了,现在有些人说“大圆满最究竟的境界如虚空一般”,这样一说好像是很容易的,造善业也没有、造恶业也没有,什么都没有,就像虚空一样。听起来比较舒服,看起来也可能比较容易,但这只是造恶的一种借口而已。其实这样的语言无论是谁说的,我们都不应该被他欺骗。
我们有些人虽然闻思很多年了,但是后来在生活当中遇到恶友的时候,听他说一句两句就马上改变了自己原来的正见。而真正有智慧的人会有一个坚定的见解,这种坚定的见解不可被别人动摇和改变,这是非常重要的。
佛陀在《大集经》中讲过一个公案,当时有两个人准备出家,魔王非常不高兴,他想:“这两位尊者的智慧相当超胜,如果他们出家的话,对我的魔宫和事业会有极大的危害。”所以,魔王就变成马星(胜)比丘的形象,在他们准备出家的时候前去制止,跟他们讲了很多:“其实佛陀已经说了,一切法都是空性的、不存在的,业和因果也是不存在的,前后世也是不存在的,善恶也是不存在的……”
但是这两个人的确也有自己的智慧,他们觉得他可能是魔变的,看出了这种说法既不像佛陀的语言,也不是真正的马胜比丘的语言,所以他们没有信任他、没有被说服。于是魔王特别不好意思,就回去了。
这两个人回去之后,开始给他们的弟子讲生死轮回、生老死病的各种道理。这个时候魔王又受不了了,再次出现在他们面前,以马胜比丘的形象说:“其实生老死病等生死轮回的道理就像虚空一样,没有什么,就像虚空没有造作一样,生老死病也是不存在的。”但他们最后也并没有承认这一点,没有被魔王动摇。后面还有很多精彩的故事。
《大方等大集经》:“尔时世尊故在欲色二界中间大宝坊中。与诸眷属围绕说法......时有比丘名曰马星。于其晨朝从禅定起......尔时忧波提舍及拘律陀。告诸弟子。此间今有释迦如来。我已咨受其所说法。汝等今者欲何所趣。尔时魔王告诸天众。鸯伽摩伽陀国有二大人智慧最胜。一名忧波提舍。二名拘律陀。今欲为彼瞿昙弟子。若此二人从彼瞿昙沙门受法。我境则空。我今欲往转彼二人出家之心。尔时魔王即化其身作马星像。至忧波提舍拘律陀所。而作是言。善男子。我先所说试汝智耳。汝既无答。释迦如来。真实不作如是之言。如来常说。无善业果无恶业果。若能亲近五欲乐者。是人即得甘露法味。又言无有今世后世。是故无业。若无业者谁作谁受。既无种子云何得果。释迦如来唯作是说。尔时忧波提舍与拘律陀。各相谓言。如是语者即是魔说。非如来语。又非马星比丘所说。魔知是已即便灭去。尔时二人复告弟子摩纳。汝常谛观生老病死世无免者。我今已能永灭诸苦。汝等今日欲何志求。尔时魔王复更化作马星形像。而作是言。谁能破坏生老病死。譬如有人说言。我能坏彼虚空。无有是处。若言能坏生老病死。亦复如是......”
其实,如果具有真正的见解,很多人就没办法被动摇。但是现在很多人闻思了多年之后,听别人说了什么,甚至听其他一些宗教的人说得有声有色的时候,马上就放弃了自己的见解;或者听有些所谓的上师说:“你不用闻思,现在你应该放下这些,这些都是执著,你不需要执著的。你现在就一心地给我修,天天观虚空,天天都观最高的法,我们都是最高境界的人,不需要这么艰难……”这样之后,他马上就动摇了,因为自己没有基础的时候很容易被别人骗。说实在的,我很希望大家自己打好基础,至少也要不容易被别人骗,有这么一个境界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我们以后不要说“这些所谓的善恶方面是不了义的”——“了义”和“不了义”不是这样来分的。以前我听到两个和尚在辩论,有一个人他自己说不赢,就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些是不了义的,不要给我讲,我要讲了义的空性法、光明法。”说起来是非常容易的,但是“了义、不了义”是这样来分的吗?实际上并不是。
因此,我们应该懂得无垢光尊者原本的意义。希望我们这里的很多佛友把这个法本里面所说的每一句话,当作即生当中最重要的语言来对待,千万不要把它看做一般世间的语言。因为你们有些人看的小说等乱七八糟的书太多了,也许把《红楼梦》里的话跟无垢光尊者说的话“一视同仁”,或者把《哈利波特》里面的有些道理跟无垢光尊者的话相比,认为:“啊,这里面讲的更吸引人!”可能会有一些人这样想的,那是非常可笑的。
虽然我也看各种各样的书,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书,以及小说等文学作品,凡是我能看懂的很多都看;但是我随身携带、终身陪伴的是具有加持力和金刚语、自己得有特殊传承的书,并不是我看过的书都要一直背着、一直带着,这是不可能的,我带的书也是有选择性的。所以,你们得到了这个传承和教授之后,自己在对它的定位上也要清楚。因为现在人比较愚痴,没有直接这样说的话你们不一定懂。
丁三、破有顶具识:
下面讲“破有顶具识”,科判里面说下面这个偈颂主要是破无色界中有顶具有的识。无色界当中,有认为一切都是虚空的空无边处的识,还有认为一切都是心识、一切都是没有什么的,一切都是非有非无的,有这么几个心态。讲义里面讲破现世美(顺世外道)的个别观点,但这里既包括了顺世外道的观点,又包括了无色界的一些观修方法,我们在修行当中也应该破掉。
《俱舍论释》:“根据修持禅定的贤劣程度不同,所转生的无色界也有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四种差别。”
“若是虚空何需修,”前面讲了,有些人说:“一切都像虚空一样,没有什么修的。”那么我们可以问:“你所修的一切是真正的虚空呢,还是非真正的虚空?如果是真正的虚空,那虚空本来也是无为法,它也没有什么因缘,也没有什么本体,也不需要修,又有什么修的呢?本来一切都是虚空的话,虚空无有任何的造作,它也没有束缚过我们,我们为什么要修?”
“否则虽修徒无益,”如果你说“虽然是虚空,但是还要修”的话,那你修了也是没有用的,你修虚空和没有修实际上是一样的。
佛经当中也讲:看到虚空和没有看到任何东西是一模一样的道理,因为虚空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这样的话,有什么可修的呢?
“修无所有若解脱,虚空识派亦成佛。”如果认为没有什么修的却能得到解脱的话,就是所谓的虚空识派,即现世美、顺世外道。顺世外道是只关心今生当中的生活、爱情、地位等,只管今天、只管现在,对来世和前世一无所知的非常愚痴的人。你们跟这种宗派没有什么差别,他们也没有任何修行。
从小到现在,我们身边的这些人都像虚空识派一样,他们没有修过什么,也不承认任何修行。如果没有什么修行就能成佛的话,那你就不用修了,虚空识派、现世美——我们身边这些不承认因果、从来没有修过一座法、没有念过一句观音心咒的人,早就已经成佛了。你不是也说,一切跟虚空一样,没有什么可修的吗?
“承许修亦成因果,”但是实际上,你承许修也成为一种因果,但你前面说因果都不存在,这是非常矛盾的。为什么呢?你一方面说“因果没有什么”,另一方面又说“要修虚空,像虚空一样地修行”,这不是已经相违了吗?
你如果真的承许一种修行,就已经成了因果。成了因果有什么过失呢?你前面不是说“不承认业因果,一切都是虚空,没有什么可修的”吗?现在又要说“有修的,要修虚空”。“没有修的”和“要修”,这两者完全是矛盾、冲突的,是不合理的。
“故当舍弃此恶道。”所以,你们承认“一切都是虚空”的说法应该舍弃,这是自欺欺人、非常不好的一种恶道。
所以,对空性法门没有很好地认识,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中观根本慧论》当中也讲了:“不能正观空,钝根则自害,如不善咒术,不善捉毒蛇。”没有很好地观空性、认识空性的话,有些钝根者、愚者会害了自己的。
大家也学过《中观根本慧论》吧?原来学院里面有一个堪布,我刚来的时候,我们经常在那边一个破院子里用这个偈颂来辩论。
对空性不了解的人、愚痴的人,他观空性也是经常搞错的。就像一个人没有善巧咒术的话,把咒语念错了也会害了他自己;没有善巧捉毒蛇的话,毒蛇也会反过来咬他,他自己也会丧命的。观空性实际上也是一模一样的。
其实这些人是有目的的,一个目的可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挣钱——一部分人装作瑜伽士,旁边的人开始给他供养、顶礼、哭啊、闹啊,然后将所得的收入一起分配。现在有些人是以藏传佛教的名义,有些人不是成就者以成就者的名义,不是真正的瑜伽士以瑜伽士的名义,欺骗了很多很多的愚痴可怜者。
这种现象在汉地比比皆是。尤其是因为对佛教的基础理论没有很好地去闻思,很多居士特别容易上当受骗。说实话,现在有些人说“你们佛教徒非常迷信”,我觉得一点都不过分。确实个别的佛教徒特别冲动,一些非常不如法的现象,在他看来却是“哇!这是什么什么上师啊,什么什么人啊……”,然后做各种各样的财物供养、身体供养、受用供养,最后后悔莫及,甚至选择自尽,有这种情况。
我们现在学了这样的大圆满引导文,看到世间一些不守因果的人,也应该会分辨。现在有一些人,对藏传佛教和汉地的禅宗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说法是情有可原的,为什么呢?因为极个别的愚痴者、钝根者无法接受一些甚深的见解,于是就断章取义地用“如同虚空般”“一切自解脱”等个别词语来装饰自己、点缀自己,这个时候,有一些愚痴者就马上相信。
其实真正来讲,大圆满密法的这些行为并不是在大众场合公开进行的,没有这样的。印度的八大成就者也好,藏地莲花生大士的二十五大弟子也好,成就特殊密行的时候全都是到森林和山洞里,在有许多人的场合当中并没有开许。
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等论典当中,都将这种人称为“疯狂者”。禅宗也有一种“狂禅”,但现在密宗当中的“狂密”更严重!有些人完全是用密宗做借口,为自己骗财骗色等,有各种各样的情况。
所以,作为佛教徒不应该特别盲目。但有些人的确没有很好地闻思,听到个别词的时候就相信了。而那些人也是特别“善巧”,会吹捧自己、吹捧别人等。这个时候,很多人失去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却没有得到最珍贵的法,最后甚至得到了什么呢?就是地狱恶趣的因。非常可惜!
因此,无垢光尊者在这里也讲了,像这样的恶道应该舍弃,这样恶劣的行为也应该舍弃。我们在座的很多人其实也应该这样。有些人“真的没有什么执著”的话,我们也可以看看,用鞭子来抽一抽,看他到底有没有执著,有没有“一切都是虚空”的境界,看他是说大话还是真的。
我们佛教徒很有必要维护佛教形象。个别“佛教徒”以佛教的名义来毁坏、玷污佛教的时候,其实每个人都有责任,应该对这些人有所惩罚,这是非常必要的。
佛教本来是慈悲为怀,这个是不用说的,但是你太慈悲的话,在现在这个时代当中,很多人可能会轻蔑你、践踏你或者抛弃你,有这个可能性。在这个时候,有一种正当的勤奋和争取,并且依靠自己的智慧来进行取舍,我觉得是非常有必要的。
颂词背诵打卡
何人诽谤业因果,则为外道断见徒,
谁执空见为究竟,堕于断边愈下堕,
此等趣入诸恶道,永不解脱离善趣。
有谓因果悲福资,不了义法不成佛,
言诸瑜伽士当修,了义无作如虚空,
此等说法真可笑!此乃最重断见者,
入于最深劣道中,破因立果诚稀有!
若是虚空何需修,否则虽修徒无益,
修无所有若解脱,虚空识派亦成佛。
承许修亦成因果,故当舍弃此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