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 >> 感言集萃|《缘起赞》沙龙第三至第五课 Back

感言集萃|《缘起赞》沙龙第三至第五课

缘起赞沙龙 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 2017-11-24

📝

感言集萃

《缘起赞》沙龙第三至第五课


.

.

.



世间没有不需要观待的事物,也就说明世间万事万物都没有自性,并非实有。法师从两个角度出发,推导出空间和时间不存在。时空是我等世间人执为实有的东西,法师的开示,打破了世俗时空坚不可破的神话,也打破了我们根植于内心深处的固有思维,使原有的世界观、人生观被颠覆。形形色色的世间,居然不存在,那还执著它干嘛?


@鲁圆杰

//《迷幻之道——佛陀说什么》学习体会



佛陀已经为我们揭开了万法的本质,万法因缘而生,本体无自性,所以性空。佛陀已经为我们揭示了这虚幻的世界,那么,对于依靠无明五蕴假合而起的无始轮回,我们为什么还不跳出来呢?我们为什么不用觉者的智慧去分析万法的本质,看清世界的真相呢?为什么不用万法皆空这根强有力的矛,从根上、本质上戳穿世界的虚伪呢?这个世界明明就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只是显现而已,本来就是假立的,所以一切都是虚幻的、空的,包括这个世界的一切,一草一木,一点一滴,都是空的。既然如此,对烦恼、痛苦、财富、名利,还有什么可纠结的呢?


@圆明

// 快使用缘起性空




海市蜃楼也罢,繁华都市也罢,都是一种幻相!缘来则现,缘去则散。


海市蜃楼观待的因有海、光、物体、大气等。它是一种因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过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当然还需温度、湿度、密度等等各种因素才能形成。这些因是靠观待其它条件而起的,所以也是变化不定的。当这些因一旦变化,海市蜃楼就会消失。而城市也是如此,城市是人利用各种建筑材料设计创建出来的,由无到有,由简单到复杂,由小到大,由空洞到丰富,无不由人去建设、推进,而且这城市是建立在土地之上的。因此,建城市的因也可以是毁灭城市的因。一旦人产生恶念,这城市就毁于一旦了,又或者遇到强烈的地震,城市也会土崩瓦解。


@圆涛

// 幻梦,观海



从小受教育以来,我们就被灌输了一种意识——以我们的五官去认识这世界,去探索世界上“实有”的形形色色。《缘起赞》让我开始从中道的角度去了解世界人生,既不偏空也不偏有,这促使我不断修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 。事物的缘起和显现并不妨碍它的无自性。同样,事物的“空性”也并不妨碍它的缘起和显现。


@刘易鑫

// 认知我和你




佛陀成道的过程,始终不离救度众生的大悲菩提心。


而我呢?从深感人生之苦而入佛门,几时发过如此宏大的誓愿?真正深入骨髓的可以说没有。我皈依佛门只是为了解开生命的诸多困惑,为人生找到方向和导师。因此,佛法对于我,是照亮人生航向的那盏明灯。学习佛法后,《大圆满前行》法,尤其是思维无常的部分,深深地触动了我。一切都是因缘聚合的产物,无常显现的背后是万法本性的大空性,万法都是在刹那间生灭的,“我”不过是五蕴聚合的假体,它将不知何时何地以何因缘而消失,那么耽著于它又有何意呢?


佚名

// 有感于佛陀的誓愿



我执是一切痛苦的根本。当我们真正去找“我”时,就如同法师所说:手是我?头是我?支分是我吗?每个支分里都具有完整的我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所以了悟无我,体会真我显得至关重要。不见一物,名为见道。


《楞严经》言,觉有三义:


一、本觉(每一个人都有本能的觉悟)

二、始觉(透视一切相是空性,开始有了般若智慧)

三、觉行圆满(觉悟到了圆满)


众生皆具如来藏,可如来藏因无明迟迟不肯现身,成了如来藏(cáng)了。佛陀依各种善巧,站在众生迷的角度,次第分析圆满智。


人生的安乐都是无常的,如三更梦、瓦上霜,终究会消散得无影无踪。物也好,人也罢,终将在时间的风尘中消逝。脆弱也好,悲伤也罢,都敌不过一颗坚强的心。


@圆异

// 法无恩怨,缘有深浅




我们在梦境中因自我的执著心,分别心过强而无法认识到“觉”。这种状态下的梦境会一环套一环,当我们产生了一个念头,尚且不知道怎么消除这个念头呢,就信以为真地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更多的念头,然后开始执著,产生喜怒哀乐,贪嗔痴疑慢,甚至杀盗淫妄,一切皆在漫漫长夜的梦境中周而复始地进行,直到醒来的那一刻。这种梦起源于无明,虽然它无欺地显现,但实则是空性的。保持一种“觉”就显得极为重要了,不仅在梦中,现实中亦是如此。


也许影片《盗梦空间》里的陀螺不仅仅代表了现实和梦境的分界,还深层次地象征了一种“觉”。有人讨论陀螺最终一直在旋转,主人公是不是没能回到现实中,也有人说陀螺可能停止了转动,主人公也回到了现实生活中。但无论怎样,早在2500年前佛陀已经清楚告诉了我们答案,陀螺旋转与否并不重要,因为梦境和现实是无二无别的。


@单增罗布

// 梦中有觉性



心能创造一切,心也一定能改变一切。那些“梦境”,虽然都是心的显现,但色声香味触法只会让我们在梦里越陷越深;而佛陀、上师,却可以让我们从这梦中醒来。因为前者,是产生贪嗔痴三毒的因缘,是轮回习气的显现;而佛陀、上师则具有断证圆满的功德,已经断除了人我执、法我执,断除了烦恼障、所知障以及最细微的习气种子,证悟了圆满的大空性,现前了光明法身,他们是我们解脱的因缘,是我们光明本性的显现,是我们圆满自性的显现。


@圆分

// 小广场的遐思



《毗奈耶经》云:“吾为汝说解脱法,解脱依己当精进。”依止佛法僧三宝,精进闻思修。莲花生大师说:“是故见解比虚空高,取舍因果较粉末细。”佛家有云: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踏踏实实地努力修行是我们要做的。《大般涅槃经》指出,世间有两种人,一种听闻佛法,一种不听闻佛法;听闻佛法的人又有两种,一种思考,一种不思考;思考的人中又有两种,去依之行动的,和不行动的。


所以,行动起来吧,小伙伴们!


@圆妙

// 闻思的意乐,勇猛的实修



👇

📧:wybuddhist@163.com

-欢迎投稿-


PS:写作有助于内化、提升。

每期沙龙结束后,欢迎大家撰写感想,踊跃投稿。

稿件一旦录用,可得神秘礼品一份,以兹鼓励。


下节预告



推荐阅读







感言集萃 |《缘起赞》沙龙第1课









感言集萃 |《缘起赞》沙龙第2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