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之法,无我我所,犹如虚空,彼诸幻法。 | 稻秆经系列 · 234
《佛说稻秆经》节选 ▷▷▷
无我之法,无我我所。犹如虚空。彼诸幻法
它是无我,也无我所。我和我所,我所就是我所拥有的,包括自己的身体、身外的东西,都叫作我所。虽然观察的时候,无我,也无我所,这些都不存在,犹如虚空,从微观、超微观,微观、超微观实际上就是它的本质。从它本质的角度来讲,都是犹如虚空,就像空性,犹如虚空。
“彼诸幻法”,就是这个如幻如梦的的东西。它虽然观察的时候不存在,但是不观察的时候,从我们的这个错觉当中它是可以的。比如说旋火轮,永远都支持我们的这个概念。旋火轮它根本就不存在,没有理由它变成一个圆形,它永远都不是圆形的。从它的本质上讲,它永远都是一个亮点,它永远都不是一个环形的东西。但是从我们的视觉里面,它永远在这个速度旋转的时候,它永远都不是一个亮点,它永远都是一个环形的,这两个就不矛盾。所以这里讲,从它的本质上讲,“无我之法,无我我所,犹如虚空,彼诸幻法”,它的本质是这样。
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
但是从我们的错觉这个层面看,“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所有的这些缘,因和缘全部都具备,没有一个不具备,该具备的全部具备。虽然从它的本质上讲都是犹如虚幻、犹如虚空,但是因缘都具备的时候,从我们的错觉当中,它就“依彼生处,入于母胎。”
依彼生处,入于母胎。
依靠它的生处,它的生处就是母胎,它会投生的。本质上讲,它是无我的,无我所,但是从我们错觉的角度来讲,它可以投生。
则能成就执受种子之识
“执受”是佛教的一个术语,执受就是有感受、有知觉、有觉受。就像这张桌子它不叫执受,它没有觉受;这墙壁、砖头没有知觉,所以不叫执受。执受是有觉受的物质,就是我们的视觉、听觉还有意识,就是这些。
名色之芽
然后就变成了这个名色。
后续的这些,十二缘起一个一个就会诞生,这叫作因缘,十二因缘都是这样。所以我们今天讲的这一部分,虽然前面也提到过,但无论是什么地方出现,这个就是缘起。缘起法的重点,也就是《佛说稻秆经》的核心的部分,我们把这两个搞清楚就可以了。
- END -
往期回顾
成千上万众生在中阴徘徊,为什么是你?| 稻秆经系列 · 233
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怎么能发挥作用呢?| 稻秆经系列 · 224
两个同时存在的事物,无法建立因果关系 | 稻秆经系列 · 222
学了《佛说稻杆经》的结果是什么?| 稻秆经系列 · 200
慈诚罗珠堪布
智慧照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