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讲堂 >> 【今日课程指南】尿罐与宝瓶里的密意 Back

【今日课程指南】尿罐与宝瓶里的密意


众生未成佛  菩提为烦恼

众生若成佛  烦恼为菩提



7月23日(今晚),北京时间19:30-21:30,上师仁波切将传授佛学经典《维摩诘经》。道友们可以通过试用平台以及新浪、YY等平台闻法(详情请关注《今日课程》)。


 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访问以下链接 


http://zblive.ml

闻法二维码


1

温故知新



尿罐与宝瓶里的密意


刚才耍坝子的地方,就在这个湖的旁边,这个湖冬天的时候结成冰,夏天下雨的时候比较浑浊,就像我们看到的一样,不下雨的时候特别清澈。夏天有水,但是人们经常称之为干湖。干湖是在一个山顶上,到了湖旁边,周围的山全部一览无余,看得清清楚楚,而且夏天开着各种各样的鲜花,特别美。


当时大概是四五岁还是五六岁,我记得不是很清楚。就在那个时候,我经常跟一些放牧的小孩在那玩,有些可能穿衣服,有些连衣服都不一定穿,因为牧民孩子跟城市里的孩子生活方式有点不同,现在想起来可能比较原始。当时我们经常在湖边玩,采花、唱歌、有时候也打架,做各种各样的游戏。


这次回去以后,有很多新的故事就想起来了,去年有一个国外的人采访,想写一个什么东西,问了我好几天,我也没想起来自己的什么故事,这次去了以后,就如同《入行论》里所说的一样,依靠对境想起来一些故事。


就在这个湖边,有一次我跟我的同伴——放牦牛的几个孩子,男的女的都有,就在那玩,后来我们到湖里去,游泳啊沐浴啊。我摸来摸去,结果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看一点的宝瓶,扁扁的,我特别欢喜。我以前也听有些老人讲过伏藏大师德钦朗巴,在岛湖的某一个地方,从湖里取伏藏的故事;也听过德玛朗巴在不丹的然洪湖也取过宝藏,当时觉得我是不是真的得到了伏藏宝瓶?我很开心,就把孩子们喊过来,拿着宝瓶,想给大家灌顶。


虽然那个时候佛教不像现在一样,但是有时候也悄悄地听过一些老喇嘛的闻解脱灌顶。闻解脱灌顶时经常说“啊别肯扎别肯扎”,我就用湖水(当天的湖水不是很澄清的,比较浊)给很多孩子灌顶,孩子们也很开心地过来,然后我就念“啊别肯扎别肯扎”,念完以后,让孩子们也喝,大家特别开心。过了一会到了附近一个特别澄清的水旁,那天我看了一下,现在也是一样的,好像有些地方人可以老,地方一直没有怎么改变。


在清澈的水边,我对牧童们说,刚才是用伏藏品灌顶,现在用甘露水给大家沐浴。然后我自己也喝,也给大家喝,给大家喝的时候,大家也很开心。过了一会,开始下大雨,那时候我们有些孩子没有雨伞,好多都是光脚的,他们有些拿着布品,有些拿着花草做的帽子,我就用宝瓶放在头上,说我不用其他的雨伞。我们在那里呆了很长时间,天要晚的时候才回去。


过了几天之后,我们隔壁有一个龙卓喇嘛,当时他不敢穿那种出家衣服,他来找我父亲,我父亲叫优博。刚才的几个玩伴我们帐篷都在附近,他一家一家地来找我们,说是他们前一段时间搬迁(按照我们牧民的做法,冬天在一个地方,夏天又搬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很远很远的),路上因为他们家里各种各样的东西都驮在牦牛上,沿着那条路过干湖的时候,牦牛不小心滑在里面,身上好多东西掉在湖里面。


一般牦牛身上驮的东西翻在里面很麻烦的,要全部松下来,再栓上去,重新开始恢复。他们说那些家具驮在牦牛上,结果在干湖里面全部都翻了,好不容易恢复以后继续赶路,到了目的地一看,一个叫觉吉的老奶奶的尿罐不在了,说是这个是非常好的一个尿罐。那个老奶奶和孩子们关系不太好,她经常到孩子们父母跟前告状,说这个调皮那个调皮,父母也经常因为她的告状打我们。他说是当时你们几家的孩子在附近玩,应该是你们得到的。


我不记得后来有没有把“宝瓶”还给她,总之我得到的宝瓶,实际上就是这个尿罐。现在听起来可能感觉不太好,但我们当时确实用它装水喝了,可能这也是证悟中观不垢不净和密宗等净不二的缘起吧。我在小的时候,就有这方面的一些因缘。


以欲除欲 以瞋除瞋 犹良医以毒除毒

 ——《维摩诘义疏》


释迦文佛更有清净世界如阿弥陀国

阿弥陀佛亦有严净不严净世界如释迦文佛国

——《大智度论》



2


本课相关经文



 【菩萨行品第十一】


“何谓不尽有为?谓不离大慈,不舍大悲;深发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教化众生,终不厌倦;于四摄法,常念顺行;护持正法,不惜躯命;种诸善根,无有疲厌。志常安住,方便回向;求法不懈,说法无吝;勤供诸佛,故入生死而无所畏;于诸荣辱,心无忧喜。不轻未学,敬学如佛;堕烦恼者,令发正念,于远离乐,不以为贵;不著己乐,庆于彼乐。在诸禅定,如地狱想,于生死中,如园观想;见来求者,为善师想,舍诸所有,具一切智想;见毁戒人,起救护想;诸波罗蜜为父母想;道品之法为眷属想。发行善根,无有齐限;以诸净国严饰之事,成己佛土。行无限施,具足相好;除一切恶,净身口意;生死无数劫,意而有勇;闻佛无量德,志而不倦;以智慧剑,破烦恼贼;出阴界入,荷负众生,永使解脱;以大精进,摧伏魔军,常求无念实相智慧行。于世间法少欲知足,于出世间求之无厌,而不舍世间法;不坏威仪法,而能随俗。起神通慧,引导众生;得念总持,所闻不忘;善别诸根,断众生疑;以乐说辩,演法无碍。净十善道,受天人福;修四无量,开梵天道。劝请说法,随喜赞善,得佛音声;身口意善,得佛威仪;深修善法,所行转胜;以大乘教,成菩萨僧;心无放逸,不失众善。行如此法,是名菩萨不尽有为。”


“何谓菩萨不住无为?谓修学空,不以空为证;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修学无起,不以无起为证;观于无常,而不厌善本;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观于寂灭,而不永灭;观于远离,而身心修善;观无所归,而归趣善法;观于无生,而以生法荷负一切;观于无漏,而不断诸漏;观无所行,而以行法教化众生;观于空无,而不舍大悲;观正法位,而不随小乘;观诸法虚妄,无牢无人,无主无相,本愿未满,而不虚福德禅定智慧。修如此法,是名菩萨不住无为。


“又具福德故,不住无为;具智慧故,不尽有为。大慈悲故,不住无为;满本愿故,不尽有为。集法药故,不住无为;随授药故,不尽有为。知众生病故,不住无为;灭众生病故,不尽有为。诸正士菩萨以修此法,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是名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


尔时,彼诸菩萨闻说是法,皆大欢喜,以众妙华,若干种色,若干种香,散遍三千大千世界,供养于佛,及此经法,并诸菩萨已,稽首佛足,叹未曾有,言:“释迦牟尼佛乃能于此善行方便。”言已,忽然不现,还到彼国。



3

下期课程预告



北京时间:7月25日 周四 19:30-21:30

内容:《宝性论》


了解课程最新信息和指南敬请关注


公众号:zhibeitb

【智悲同步教学】

公众号:zhibei_jt

【智悲讲堂】

 友情提醒

回复"1":招聘发心人员

回复"2":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回复"3":门措上师略传

回复"4":堪布简介

回复"5":智悲讲堂闻法房间

回复"6":本周课程安排

回复"7":《放生仪轨甘露妙药》

回复"8":《转经轮的功德》

回复"9":《助念往生仪轨》

回复"0000":综合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