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130课-隐藏窍诀&名词解释
隐藏窍诀
观想供养更为重要
(一)原文出处
所摆放的供品,可以是五供:鲜花、熏香、酥油灯、香水、神馐。没有的话,观想也可以。还可以观想无量殿、豪宅、经堂、轮王七宝、八吉祥徽、八瑞物,十六金刚天女等轻歌曼舞,弹奏特有的乐器,将天上地上琳琅满目的一切人天供品,全部以观想来供养。这里最重要的是观想。
(二)观想供养
1、意缘供养
(1)释义
指心中缘取真实物作供养。看到一个非常好的物品,或者一朵美丽的鲜花,心里首先缘取这个外境,然后再进行供养。
(2)举例
A. 无主物
比如,看到美丽的山川、湖泊、森林、田野或者天上飞的吉祥的鸟等,觉得赏心悦目,很美好,就可以观想拿来进行供养。
B. 有主物
例如,我觉得面前的这辆车非常高档,就可以将其供养,虽然这辆车是属于别人家的,我们可以在心里作意把这辆车幻化成无量无边来进行供养。
2、意幻供养
(1)释义
是以心意幻化、观想无量无边的供品作供养,虽然不一定有真实外境存在,但也有如是的功德。
(2)此种供养之必要
A. 实物供品匮乏时
有的时候我们羞于掌中没有供佛的供品,但没有实物供品没有关系,可以用幻化的方式来进行供养。
B. 福报不够大时
虽然自己有供养的财物,但由于前世没积累广大的资粮,所以即生中福报不够,根本无法买到须弥山、四大部洲、所有的大海湖泊,不像以前的转轮王,现在我们再怎么富裕,恐怕也没有这个福气。
(3)意幻供养更超胜
A. 是心之现相
意幻供养是心性如意宝的现相,因此更为超胜。
B. 迅速圆满资粮
a. 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供养,顺便就可以圆满资粮,这是一个窍诀性的修行方便。
b. 关键要记住两点
(a)要时时刻刻能忆念到三宝和三宝的总集上师。
(b)要时时刻刻意幻供养上师三宝。
C. 实现恒时供养
我们是可以通过意幻方式恒时对十方诸佛菩萨作供养的。
(三)观想供养的原理是什么
1、佛菩萨周遍虚空
实际上,佛菩萨的法身周遍虚空,只要我们当下有供养的心,在自己心里幻化出殊胜的供品供养诸佛菩萨,诸佛菩萨就一定能够接受得到。虽然我们自己的肉眼看不到,但是功德已经在我们心上积累了。
2、万法唯心造
既然万法唯心造,那外境中存在的实物其实也是心的幻化,如果专注心念观想某种东西去供养诸佛菩萨,与实物供养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当然,这必须要有一定的观想能力,诸佛菩萨才可以接受你的供品。
(四)详说十二种意幻供养
1、沐浴
(1)释义
用旃檀薰染的浴室散发出扑鼻的芳香,水晶地晶莹剔透,光彩夺目,打扫得十分清洁。光芒闪烁、各种珍宝的柱子上悬挂着闪光珍珠装点的华盖。在此,已备好盛满涂香配成的悦意香水、鲜花的许多金等宝瓶,伴随着歌声乐音而请一切善逝及佛子沐浴。
(2)遣疑
A. 疑问
有些人可能想:诸佛菩萨需要洗澡的话,那他们的身体是否也不干净呢?
B. 回答
这一点是不用怀疑的。《般若经》、《现观庄严论》中说,得到了一地菩萨的果位,身上的不净部分,如污垢、尘垢、虱子等小含生全部都没有了,更何况是佛陀了。之所以作这样的沐浴,实际上是为了清净我们相续中的罪业。因为佛陀是一切功德圆满的智慧身体,如果把他作为对境,以清净心来作沐浴的话,所有的资粮就会得以圆满,所有的罪业就会得以清净。
2、擦拭
等待诸佛菩萨沐浴之后,用妙香薰染、清洁柔软、无与伦比的衣物(浴巾)擦拭他们的身体。
3、妙衣
擦拭完毕以后,对于出家装束的佛菩萨,供上袈裟等适合出家身份的芬芳妙衣;对身着在家装束的尊众,献上色彩各异、柔软飘逸的妙衣。
4、饰品
以成百上好的冠冕等装饰品庄严现见真谛而成为圣者的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观自在菩萨、金刚手菩萨、弥勒菩萨等根据所化众生的根基而持在家相的诸位大菩萨。
5、妙香
《俱舍论》中云:“四大部洲与日月,须弥山王及欲天,梵天世界一千数,许为小千之世界,彼之千数承许为,二千中千之世间,彼之千数三千界。”在这样的所有三千世界等无量刹土中恒时飘散着阵阵的芳香,遍及各处,以如此殊胜的妙香涂敷宛如纯金般熠熠发光的佛身。
6、美花
在堪为殊胜福田的一切佛像等前供上令人感到惬意、香味沁人肺腑的曼陀罗、莲花以及青莲花等所有天花,还有用这些美花及珍宝等精心穿成五颜六色悦意的花鬘、宝鬘。
7、香云
殊胜合意的妙香洋溢各方,结成香云,旋绕遍布空中,这些也都供养佛菩萨。
8、神馐
敬献上白糖、核桃汁等花样繁多、味道鲜美的神馐。
9、宝灯
井然有序排列着的金莲花中安放有各式各样光芒闪闪的宝灯也供养给诸佛菩萨。
10、地面
香水涂敷的地面上,遍满令人赏心悦目的花朵,以此作供养。
11、宫殿
具有庄严等功德的无量宫殿,传颂着天子天女们所吟唱的悦耳动听的赞歌,各种珍珠宝珠串悬垂的饰品将宝幢等严饰得光彩炫目、光芒万丈,遍布虚空界,成为虚空庄严的这些装饰品也都供献给大慈大悲的诸位尊主。
12、宝伞
周围有珍珠等饰品严饰的悦意金柄高高撑起珍宝组成、造型美观、令人见而生喜的胜妙宝伞,也恒时供养一切如来。
(五)大乘修行人在供养时最好具足的六种条件
1、是为了获得佛果而供养
不管供养什么东西,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身体健康,一定要为得佛果而去供养。
2、要为利益有情而作供养
噶当派的大德曾说:“以前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是凡夫人的行为,现在必须要重新开始另一种生活。”所以,改变以前的心态是很重要的,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要端正心态,应该为一切有情作供养。
3、供品应该洁净庄严
不能供养有垢染、不清净、脏乱差、腐坏的东西,一定要将最喜欢、最好看、最庄严、最清净的物品陈设在佛像和圣尊面前。
4、三轮清净
所供养的对境、能供养的自己、所供养的物品,这三者均以空性见解摄持,在何者皆不缘的境界中供养。这对凡夫人而言是很困难的,若实在做不到的话,那么就想:一切都是空性的,但世俗中我还是要作如幻的供养。这样也可以。
5、无有违品的垢染
在供养的过程中,最好是以清净心摄持,不要有嗔恨心、贪心、嫉妒心等,如果有人对上师供养,自己觉得不平衡,非要供养个更大的,这种竞争心也不好。还有,不能有吝啬心,我们在布施的时候,给十块钱实在舍不得,拿五块钱也可以,不管怎么样,发心一定要清净。
6、功德回向
是将供养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回向无上的大菩提,这一点相当重要。
参考资料:《前行备忘录》《入行论广解》《普贤上师言教浅释(希阿荣博堪布)》等
幕布链接:https://mubu.com/doc/30AHS3QW40
编写师兄:定解B11
审核师兄:定解B01
档案编号B06130-定解B11-010
名词解释
原文:佛陀的无见顶相,就是从恭敬顶礼应敬之上师士夫中得来的。
无见顶相
佛三十二相中乌瑟腻沙相中之好也(相为大相,好为小相)。佛顶上有肉块隆起为髻形,谓为乌瑟腻沙相,顶上肉髻相等,于此相中有一切人天不能见之顶点,故名无见顶相。
——《佛学大辞典》
原文:忏悔时,要痛心疾首地发露忏悔,从无始以来流转轮回迄今为止,自己所造的能回忆、不能回忆的堕罪,也即身语意三门所造的十不善、五无间、近五无间罪 、四重罪 、八邪罪 以及掠夺三宝财物等一切罪业……
堕罪
由作恶事而堕诸恶趣的犯戒过失。
——《佛学词典》
原文:这个偈颂的意思是,一切身口意三门所造的不善业,全部在光明法身中忏悔。也就是说,能忏、所忏、忏悔皆不成立,完全以三轮体空的方式摄持而忏悔。
光明法身
佛地所证空乐智。
—— 《佛学词典》
三轮体空
就布施言,施者、受者和所施之物,谓之三轮,行施后,此三轮相,不存于心,名“三轮体空”。
——《佛学常见辞汇》 (陈义孝 编)
编写师兄:定解B16
审核师兄:定解B09
档案编号B06130-定解B16-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