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足迹 >> 智慧之旅6 | 那圣洁的高原,需要智慧与信心去攀登
Back
收录于话题
#智慧之旅
7个



2011年3月17日晚,老师应邀赴中国人民大学宗教研究所,探讨来自雪域高原的传统思想与现实生活。老师为大家分享了高原的生活观、传统智慧给人类带来的利益、正见的重要性、真正的正见经得起观察等话题,在车水马龙的现代都市里勾勒出圣洁高原的精神世界。
中国人民大学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就在已故石峻教授、方立天教授的领导下开展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1987年在哲学系设立了宗教学教研室,1991年创建了“中国人民大学宗教研究所”,1996年又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9年12月,在原有机构基础上组建了“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石峻教授(1916~1999) ,著名的中国哲学史专家、佛学家、教育家。石峻强调,研究佛教本身不是目的,其重要性在于更充分地理解中国文化,更恰当地发展中国文化。他批评了两种错误倾向。一种倾向是只重视研究中国哲学,而忽视对佛教的研究。这样研究中国哲学,肯定不可能到位。其实,佛教早已成为中国哲学的组成部分,如果忽视这一点,哪里还谈得上“研究”?另一种倾向是只研究佛教,抛开佛教同中国哲学之间的联系。这样的人只能描述“佛教在中国”,根本无法了解“中国的佛学”。基于这种认识,他主张把二者结合起来,重点考察佛教的中国化进程。石峻认为,中国佛教并不是照搬印度佛教,而是在同中国文化的互动中展开的。· 方立天教授(1933-2014),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宗教学教授。在宗教学与中国哲学领域“双耕”不辍,著作等身,以15年的时间撰著《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他曾讲到:“我认为佛教哲学就它的广度来说,就它的深度来说,两个方面,都超过了儒学和道学。这个不是随便说的。儒学比较重视的是伦理道德,比较侧重现实的问题,对彼岸世界,对来世的问题,对超越的问题、超世俗的问题涉猎的比较少。道教有一定的探讨,但它的思维也没有佛教那么广阔,那么开展。这些我们也要感谢印度,印度把佛教送给了中国。印度是一个比较好想象的国家,这个民族好想象,思维比较广。中国佛教探讨问题的范围、探讨问题的深度,在儒释道当中都是居于首位的。”


从我接触的藏地知识分子来看,他们希求的快乐,不完全建立在物质上,相当一部分人都认为应当从内心去寻找。在这一点上,ZC佛教的确功不可没。
美国哈佛大学的赫伯特•班森博士(Herbert Benson, M.D,1935-),就曾明确地说过:“西藏具有最卓越的内在科学文明,这即是ZC佛教。它对心智影响身体的潜力之了解,西方是望尘莫及的。”
哥伦比亚大学的罗伯•索曼博士(Robert A. F.Thurman,1941-)曾说:“藏人今日对世界的最大献礼,就是他们无与伦比的内在科学知识,以及由此推究出来的整套人类心智转化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寇曼博士(Daniel Goleman,1946-),也曾宣称:“在西藏佛教里,有整套富丽堂皇的内在科学。”“我确信在东方心理学中,西藏佛学是最优异的例子。”作为知识分子,他们希求的目标,跟一般老百姓或不信教的群众完全不同:第一、他们对理论的研究能力相当强;第二、他不可能轻易相信任何一门知识,除非有确凿可靠的依据,自己才会试着接受,并贯穿于生活实践中。所以,现今很多高校的教授、大学生,将目光投注于青藏高原这片神圣、清净、古老的土地,也不是心血来潮、无缘无故,而是它确实有种吸引力。什么样的吸引力呢?ZC佛教中,既有无上的智慧,也有无偏堕的慈悲,这种大爱不分国界、民族、地位、贫富。 
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只有智慧而无信心,由于缺乏因果观念的约束,听说学校里有人动不动就自杀;或者在大学毕业之后,不择手段地谋取自利,不但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反而损害了许许多多的人,最终自己也是锒铛入狱,坐一辈子牢。这种人就算有再过硬的技术、再绝伦的才华,可是因为不相信因果,最后所学的知识也全部成了邪慧。
还有一种人,对什么都有很好的信心,但却没有智慧进行辨别、取舍,这样的信心只能称为迷信。这种迷信,不但人们对佛教会有,对科学也常常有。北师大有个田松教授,他写过一篇文章,叫《科学的迷信与迷信的科学》,文字不多,道理却讲得很实在。文中说:尽管很多迷信与宗教有关,但宗教并不必然等同于迷信,相反,很多宗教是反对迷信的。所以,对于烧香、念佛等很多行为,是否是迷信,不可一概而论。其实,把自己不懂的东西推到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这才是真正的迷信。但让人不愿接受的是,现在人们对科学的态度,正是一种迷信。有些领导在向农民推广化肥时,会理直气壮地说:“这是科学!“尽管他可能不懂化肥的化学细节,但仍底气十足,这就是一种“科学的迷信”。这样的迷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我们应舍弃这种盲目、无知,树立起一种颠扑不破的正见。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也说:“佛教是历史上唯一真正实证的宗教。”
还有近代科学家沈家桢博士说:“我本人是科学家,对科学很感兴趣,对佛法同样感兴趣。我个人认为,佛法与科学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由此可见,佛教的观点与科学并不冲突。佛教所揭示的很多道理,就算以前无法从科学中完全得到印证,但到了后来,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最终仍可以证实它的正确性。
对我们人类来说,《2012》电影中虚构的末日情节,尽管不会真正发生,但编剧之所以把诺亚方舟的制造地安排在青藏高原,也许正是象征着,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蕴藏着坚不可摧的精神诺亚方舟。随着人类内心迷茫、全球自然灾难的不断升级,有智慧的人应该开始反省、深思,并将眼光慢慢转向ZC佛教,从中寻求答案。相信,ZC佛教中智慧和利他的理念,今后必将越来越展现出它的光芒与辉煌!

旅游打卡:
1、阅读后留言写出自己的心灵感受或者智慧分享,连续打卡10个地方以上,同时被选中精选留言者,送出一份精美礼物;2、根据老师的智慧雨露,分享一篇文章,经采用,送出一份珍贵礼物,可以发到邮箱:qiuxuezuji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