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唤醒迷梦 >> 【背书高手】给您“增智良方”&&“背书窍诀” Back

【背书高手】给您“增智良方”&&“背书窍诀”

ShanZhiShi 唤醒迷梦 2021-11-26

【背书高手】

给您 “增智良方” && “背书窍诀”




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 播种 和 收获 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叫做坚持!

链接:背诵的神奇力量---最好把入行论、前行引导文背下来


本篇文章 内容概要:

(0)引子:快要背不动了。

(1)我太笨了?什么原因?

(2)这辈子还能变聪明吗?

(3)两位法师的背书经验分享。

(4)最好 最殊胜的 背书窍决。

(5)视频:最励志的“熊孩子”


       师言:现在有很多人在背《入菩萨行论》,背开始的颂词感觉很好,但背最后几个颂词的时候,你们是不是还感觉很好呢? 刚开头的几个颂词谁都会背,我们这里大多数的人都能背第一品,但有些人在第二品时退下去了,有些在第三品时退下去了,有些在第八品时退下去了,所以背书并不是很容易,背一两个颂词不难,最难的是全部背完



--- 难道就此放弃?NO!有方法! ---




太笨了?什么原因?

师:有些人的确比较笨。比如大家一起背书,有的能很快背熟好多颂词;有的却连一个特别短的偈颂,都要背很长时间。


《毗奈耶经》里有周利盘陀伽(小路尊者)的故事。他的哥哥大路让他背一个偈颂:“身语意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正念观知欲境空,无益之苦当远离。”意思是,身语意不要造恶业,不要伤害世间众生;应当以正知正念来观察,了知一切欲望的对境都是空性,以此远离无意义的苦行。偈颂的意义比较简单,可小路背了三个月,还是记不住。你们可能不需要三个月,三分钟就能记下来吧。


小路如此愚笨的原因,《毗奈耶经》中也有说明。他在迦叶佛时,曾是个了不起的三藏法师,因为对法特别吝啬,经常连一偈一颂也舍不得传给别人,死后先转生到天界很长时间,之后堕落到人间,成为屠夫。一次,他要到河对面的村落卖猪肉,心想如果先把猪杀了,肉卖不完可能会坏,于是赶着猪一起上船,结果猪在船里动来动去,船翻了,屠夫也随之掉到河里。不过他没有死,顺水漂流到一座山下,被一个独觉用神通救了回去。他就此来到五百独觉修行的地方,安住下来,每天不再杀猪,而是采摘花果,服侍这些独觉。后来,他也学着参禅静坐,因为前世做过天人,参禅还是不错的,很快证得无想定,命终生到无想天,从那里命终,再转生人间,就成了周利盘陀伽。由于做法师时吝法、做人时杀生、做天人时生邪见等的罪业,即生当中变得格外愚钝。


所以,如果这辈子有点笨,实在没必要怨天尤人,要知道,这跟自己的前世有一定关系。前世可能谤过法、吝啬法,或者造过杀生、邪淫,乃至五无间罪。由于罪业没有清净,习气还在,所以今世无法读诵大乘。


---这辈子还能聪明么?还真可以!---



教您:增长记忆,过目不忘!

师:此时一方面忏悔很重要,另一方面祈祷地藏菩萨、文殊菩萨,也有可能在即生打开智慧。像这里就讲到,即使连一个大乘经典的偈颂都记不住的愚笨之人,依靠地藏菩萨的加持,也能改变命运


具体怎么做呢?经中说,听到地藏菩萨的名号,见到地藏菩萨的身相后,首先以自己的本心恭敬陈白,用香、花、衣服、饮食、一切玩具来做供养。总之,自己喜欢的一切资具,都可以供养地藏菩萨。这是第一步,在地藏菩萨像前摆放各种供品。接着是准备一杯清净的水,一日一夜之间安放在地藏菩萨像前。最后是“合掌请服”,自己面朝南方---跟地藏菩萨特别有缘分的方向,把这杯水喝下去。喝的时候“至心郑重”,心非常真诚,而不是杂有犹豫、不定、怀疑等等的分别妄念;喝完之后,要在七天或二十一天之内,不沾五辛---葱、韭、蒜、小蒜、洋葱(也有其他说法),因为它们散发着臭气,会让天人本尊都不愿接近。此外,还要远离酒肉、邪淫、妄语、杀生等,谨慎守护这些禁戒。这样做了,就能在梦中见到地藏菩萨显现无边身,来给自己赐予水灌顶。醒来之后“即获聪明”,得到不忘陀罗尼,从此对任何经典的任何词句,“一经耳根,即当永记”,连一个句子一个偈颂也不会忘掉。


有一位法师的背书经历和建议,也是很好的,分享如下:
我觉得自己颂词背的特别快,2个小时能背50多个颂词,后来被一个道友给打击了,因为她每个颂词只要3遍就能背下来了,多1遍都不会有,3遍一个颂词啊……!

会有人问我说:“师父啊,我的记忆力不好,怎样才能增长智慧呢?” “我的记忆力越来越差了,是什么原因呢?”

有句话叫“欲令智昏”,是说,一个人如果欲望太严重了,就会令自身的智慧昏溃,心识不明清一个特别精进、不放逸的人,脑子怎么会不好使呢?一个时时保持正念的人,记忆力一定是特别好。所以我就回复:多静坐禅修,因为心安定了,清静了,智慧自然就会生起。所以想让记忆力提升,最好的方法就是静坐禅修,让心安定下来,散乱的事情少接触。



--- 背诵方法,也是很重要的!---


一位法师分享的背书窍诀

我背书的速度非常快,现将背书方面的心得,分享给想好好背书的道友们。期待你们的进步~

01

助伴

一定要和道友一起背,尽量不自己背。如果实在找不到道友,可以自己先录音,跟着录音一起背。这一个助缘在我看来,是必不可少的。

02

时间

背书最好的时间,我一直认为是在清晨。但如果清晨没有时间,任何时候都可以。

03

准备功课

背之前,一定要大概了知颂词的意思,以及与上下文之间的关联。所以我比较喜欢背长的颂词(比如七个字的),因为颂词的意思会展现得比较全面。

04

自我感染

书时,一定要能清清楚楚听得到自己的声音,不要舍不得费气。


在高原上,谁的气都不足,但我从不惜气。越背越兴奋,声音会越大,速度会越快,会背得嗨起来(今天道友说,你背得太长了,我气跟不上。其实是我自己背得嗨起来停不下来了),自己真的是会感染自己的哟~

05

论科判的重要性

一定要按科判背。以前刚刚学习佛法时,不知道怎么背书,看到道友们基本上都是两句一背,四句一背,六句一背,八句一背……最后连起来。


后来发现,这样背书背完就会忘记的。因为是机械式背书。而且这样背诵的结果,对学习的帮助不大。尤其在背因明时,一个科判的颂词句数往往不是偶数,机械背诵的道友在考试时,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从哪里答到哪里,这就是过患。


科判非常重要,科判和颂词一定要形成对应。在背诵时,要看着科判,知道自己正在背的是什么内容。


比如今天,约了道友来家里一起背书时,如果我忘记科判,就不知道下面应该背哪一句了。是科判与科判之间的关联,让我能流利地将这些颂词连在一起,而不是仅凭记忆。所以我在背诵时,心里是同时想着“下一个科判是什么?,这样一来,背诵就会一气呵成,而且相当于复习哟。

06

关键词

每一个科判起始的那一句颂词非常关键,要牢牢地记住它。我的方法是,记住它的第一个关键词。

07

先读诵

背的时候不要唱诵,只是读诵,这样第一可以省气;还有一个好处是,在讲考时,不用先在脑子里唱出来,就能想起下一句是什么。


我学习的第一部论典是《俱舍论》,当时期末报的是高级复述讲考(不看科判,不看颂词,背诵讲考)。


当时走上讲考台,抽考的法师说,“你讲哪个哪个颂词……”法师提到的是第一句颂词,再没有别的提示。当时,因为是和道友们一起唱着背的,所以要先在脑袋里根据唱诵反应一下,它的后几句是什么,才能读出来。所以我是先愣了一下,然后才开始讲考的。虽然别人不知道其中的奥秘,但自己觉得这样有点别扭,当时就在思维着解决的办法。

08

再唱诵

在读诵式的背诵非常熟悉流利之后,再进行唱诵。这样的唱诵只需要一天的时间就够了。之后就可以流利地供养了。

结言

09

如果您在背诵的路上有障碍,不妨参考我的方法。相信您一定会有收获。



---坚持,是最殊胜的窍诀!---





最好的背诵窍诀,是坚持!

师言:

      现在有很多人在背《入菩萨行论》,背完之后感觉也很好。你们不能太着急,背开始的颂词感觉很好,但背最后几个颂词的时候,你们是不是还感觉很好呢?

      学习佛法需要耐心,刚开头的几个颂词谁都会背,我们这里大多数的人都能背第一品,但有些人在第二品时退下去了,有些在第三品时退下去了,有些在第八品时退下去了,所以背书并不是很容易,背一两个颂词不难,最难的是全部背完如果到了最后一个颂词 “礼敬文殊尊,恩生吾善心,亦礼善知识,恩长吾三学”(上师以藏文背诵),你还是觉得很好的话,那我确实非常高兴。

      其实能背诵的话,所有教言都记得住;如果不能背,光是在书上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其中很深的教言无法深入体会。

      我始终觉得,为了佛法,有一些坚持和努力是值得的。


分享某一位大德的一段话 如下。末学觉得,其实背诵也有同样的道理:
   有人问:为什么要修120万莲师心咒和五十万加行?
   答复:修行也要重复。重复地修炼,就叫精进,虽然过程枯燥艰苦,但这就是修行的窍决。为什么非要这么执着定个数量,随便修不就行了吗?”随便修,就是不行!因为随便修就成不了专家。我们需要的是通过 数量的累积 和 不断的重复,达到 质的变化。


---来来来,一起励志一下!---

       最励志的 熊孩子 视频: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这段视频拍摄于俄罗斯马加丹,视频中,一只熊妈妈带着小熊攀爬陡峭的雪山,熊妈妈很轻松地登到了山顶,而小熊却不幸滑落了下去。

  可怜的小熊继续往上爬,

还知道顺着妈妈的足迹~

可惜一着不慎,又跌落了下去……

就这样来回好几次,离妈妈越来越远。

   本以为小熊会放弃,

但它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

一次又一次地向上爬。

    小小的身影在皑皑白雪上拼命往上,

最终成功和妈妈在山顶会合,

一起走向远方。

    为这个熊孩子点赞!



--- 梦想+坚持=战无不胜! ---


爱因斯坦

对其一生治学和科学探索的总结: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  ◆  ◆  ◆  ◆ 






扫描关注

唤醒迷梦 早证菩提!

相逢很短 关注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