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学子 >> 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32课-脉络&难点 Back

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32课-脉络&难点

思维导图下载

Xmind文件链接:https://pan.baidu.com/s/1VPEGU3at56eBqgTtiqJegQ

提取码:1set


JPG文件链接:https://pan.baidu.com/s/1_07nbCEJNk4MkxomWiOzpw  

提取码:yd38


本课脉络



简略分析


课前开示


一、学习《前行》应善始善终


二、以开放的心态接纳教法和上师


三、不要懈怠,修学佛法要精进


四、长期的信心是我们希求的目标


丁五、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


一、 科判分析


(一)略说

(二)详说


二、思维劫的增减修无常


(一)略说:劫的增减也是无常迁变的性质

(二)详说

(三)结论


三、观察四季变迁也是无常


(一)了知道理

(二)结论


展开分析


课前开示


 一、学习《前行》应善始善终


(一)现状:学习《前行》应善始善终


(二)劝诫


1、了知道理:两三年若不能将《前行》学圆满,何况三个阿僧祇劫


2、应如何做:上师和弟子都发愿圆满


二、以开放的心态接纳教法和上师


(一)教法:各大教派都可以接受《前行》


(二)上师:并不要求非祈祷某一个上师,但要观想具足法相的上师


三、不要懈怠,修学佛法要精进


(一)现状

有些人精进,有些人只是挂个名而已


(二)劝诫


1、略说

不能太懈怠,觉得什么都是压力


2、详说

1)了知道理:凡夫做善法很困难

2)应如何做:要把佛法融入于心


四、长期的信心是我们希求的目标


(一)对上师的信心:十几年后道心不退蒸蒸日上是希求的目标


(二)对法的信心:修加行即使效果不明显但肯定有利,道心不退很重要


丁五、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


一、 科判分析


(一)略说


(二)详说


1、例说比喻

米拉日巴尊者八种比喻,对观无常起很大作用


2、修无常的必要

1)正说:世间人懂得无常很有必要

2)别说:以感情为例,说明修无常的必要


二、思维劫的增减修无常


(一)略说

劫的增减也是无常迁变的性质


(二)详说


1、初劫变如今


2、如今变十岁

别说:饥馑劫、疾疫劫、战争劫

1)疾疫劫

2)战争劫

3)饥馑劫

4)三劫后的景象


3、十岁变八万岁


4、往返十八次,人寿无量岁


(三)结论


1、了知道理

1)闻法者:以上道理如实了知有一定困难(例说)

2)法所阐明的道理:万法不离无常本性

① 推理步骤1:贤劫最终杳无踪影,不离无常本性

② 推理步骤2:万法(器世界/有情世界)不离无常本性

教证说明:《方广大庄严经》


2、应如何做

1)自利角度:对无常产生定解靠个人努力

2)他利角度:在自己懂得的基础上随时传给有缘人

必要:给他人讲无常法的意义

补充:能救护众生的只有佛法/应如何做


三、观察四季变迁也是无常


(一)了知道理


1、四季无常

1)详说:

① 夏天

② 秋天

③ 冬天

 2)结论:前前季节的一切显现都会变成另一番情形


2、时间角度:万法时刻迁变,并非恒常稳固


3、人的角度:人的兴衰离不开无常本性


(二)结论:


1、教证:若能观想一切内外法,乃为指示寿命无常书


2、例说:(内情众生)

1)学会道友更替

2)泰姬陵的故事

3)萨达姆的兴衰


3、结论:一切法皆为指示无常的善知识


本课难点


哪里有什么恒常稳固


本课中以劫的变迁,季节的交替让我们体会万事万物的不稳定性。其实四季的变迁我们每个人都很熟悉,还用特意拿出来说吗?关键在于,虽然无常就在眼前,但是我们却往往执为常有,觉得今年过了还有明年,今年的春天和明年的春天没什么不同。而此处我们需要体会的是:例如初劫人类具有光芒的高大身躯,看起来很稳固,但是它也会消失不见,变成了如今的矮小身躯;如今的人类身体,也会变成了一肘高的,难以想象的大小;夏天郁郁葱葱的美景,手触摸花朵的感觉,呼吸着混杂青草香的湿润空气,一切都那么实实在在的给你带来了美好感受,可是转眼间这些就都消失了,被瑟瑟的秋风代替,想问它们消失去了哪里?连个去处也没有就那样原地不见了。不管你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万事万物就是这样一刻不停的变化着,想留住什么,就像猴子捞月一样一无所得。

观察我们自身及周围,也不难发现,小时候的身体和环境,现在早已无影无踪;前几年的梦想和想法,如今也换了多少次;即使是昨晚上的想法和决定,一觉醒来可能也全变了;无论是我们的身体、想法、还是周围环境,无时无刻都在不断的变化消失,这样不稳定的状态,我们反而一直觉得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而所有的稳定感,只不过是我们的错觉而已。


现代人的寿命真的增加了吗?


按照佛经所说,现在正处于减劫时期,也就是每隔一百年人类寿命减一岁,目前是人寿75岁时期。这和很多人以为的,随着医疗水平提高,人类寿命在增长是相悖的。有的人说,古人寿命短,有多短呢?平均27岁。这样短的寿命,连爷爷的称谓都不会有吧?现代非洲贫困落后地区的人均寿命都是50岁,为什么中国古代平均只有27岁的寿命?笔者查了一下资料:其实很多人说的古人寿命短只是文字游戏而已,是把战争中死亡的人数也算入在内,所以拉低了。如果现代人把战争、堕胎的数量也算入我们的平均寿命,那么现代人的寿命也不会超过25岁。而据可靠历史记载,不管哪个国家,处处都是70、80岁以上的,甚至有90多岁的。

例如:尧舜禹的寿命——

尧:《史记》中记载,“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意思就是说尧当了70年的联盟首领得到了舜,又过20年觉得自己老了,把行政大权交给舜,舜在位28年驾崩,70+20+8=98。尧至少活了98岁。加上尧年少未当首领的十几年,至少是一位百岁老人。
舜:《史记》中记载,“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50岁开始当联盟首领,在位58年驾崩,50+58=108岁,舜活到了108岁。
禹:61岁即位,在位45年退位,又过了7年驾崩。61+45+7=113岁。

另外,从《古代名人生卒年表》中可以看出:老子的寿命是100岁,孔子73岁,墨子92岁,孟子、庄子83岁,祖冲之71岁,孙思邈101岁。

另外,东汉末年,中国人口只剩了90万,到西晋初年,人口就达到了三千五百多万,这四十倍人口怎么增长出来的?平均27岁的寿命,有可能做到吗?

反过来看如今,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究竟有没有寿命增长?百岁老人、90岁以上很罕见,医疗条件再好,大部分老人的寿命都在70、80岁左右,再加上各种饮食环境的恶化,有目共睹的是,中青年阶段生大病的越来越多,这样的现状,我们怎么好意思自欺欺人的说,我们的寿命在增加?


编写师兄:定解B09、定解B11

审核师兄:定解B07,定解B06

档案编号B0232-定解B06-001

文章原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