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足迹 >> 智慧之旅13 | 以开放的心态来认识生命的真相
Back
收录于合集
#智慧之旅
14个


2011年11月10日,老师应邀走进了西北大学的课堂,与师生们一起探索生命的意义、生命的归宿、生命的价值和超越。在这次旅行中,老师的讲座纵横古今、驰骋东西,既有西方学者的观点,又有我们中国人的看法;既有学术界的探索,也有老师们的修行体验。让在场的师生们觉得非常流流畅、非常有灵性,非常有启发。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现为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西北大学形成了“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的办学理念,汇聚了众多名师大家,产生了一批高水平学术成果,培养了大批才任天下的杰出人才,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声望,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经济学家摇篮”“作家摇篮”。

1、近些年来,国外许多人都在研究来世的问题,史蒂文森博士(Ian Stevenson,1918-2007)就是其中一例。他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生物化学和精神病学教授,也是国际著名的轮回研究专家。他生平所调查的转世案例,如果你不承认也不要紧,但是他严肃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却值得在座的知识分子进行思考。他是怎么研究的呢?在40多年的时间里,他从印度开始,然后到斯里兰卡、巴西、黎巴嫩等国家,后来又在欧洲,搜集了数千个轮回转世案例,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1966年,他从所调查的大量案例中,选取了最有说服力的二十个案例,出版了一本书叫《二十案例示轮回》(《Twenty Cases Suggestive of Reincarnation》),当时在美国引起极大轰动。最初他接触这个领域时,完全是因为好奇心,当时依靠某基金会的资助,他去印度调查一个小孩的转世情况,并打算在那里顺便度假。可是到了印度以后,没想到小孩记得前世在印度是稀松平常的事,他刚到不久,手上的案例就发展成了30个。于是他在印度停留了六个星期,亲自访问所有的一手证人,包括当事人和家属,记录了大量数据,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他从39岁开始就涉足轮回转世的研究,一直到2007年离开世间,终其一生都在以客观、谨慎的态度,对来世的存在进行求证和探讨。2001年,他从弗吉尼亚大学的性格研究所退休,但仍继续研究与写作。2004年,他写了最后一本书叫《欧洲典型的转世案例》(《European Cases of the Reincarnation Type》),这本书也非常出名,只可惜现在没有汉文版。史蒂文森博士一生中写了很多书,总共搜集了2500多个案例,全部都是真人真事。对此,他并不是道听途说、捕风捉影,而是一个一个去亲自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
2、史蒂文森博士还没有去世时,弗吉尼亚大学的塔克尔博士(Jim B.Tucker),就跟他一起研究了几年转世现象,并于他退休后继承了这项研究。塔克尔博士刚开始也怀疑转世,但在读了史蒂文森博士的著作后,对此研究产生了极大兴趣。最近,我跟他也有一些联系。他的工作态度跟史蒂文森博士一样严谨,但不同的是,史蒂文森博士研究的主要是亚洲儿童,而他的研究重点是美国儿童。他认为,东方国家像印度、斯里兰卡、缅甸,能回忆前世的儿童特别多,后来英国也出现了,为什么美国就没有呢?于是他把研究方向改为美国,结果发现了特别多的案例。2010年,塔克尔博士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讲了印象比较深的一例:一个美国儿童从4岁起,就开始讲述他的前世。他提起自己在好莱坞的生活,家里有个大游泳池,在舞台上跳舞,当演员,当经纪人,坐船周游世界等等,听起来有点像是幻想。他妈妈为了引发他更具体的记忆,就找来一些好莱坞老电影的书。当他翻到其中一页时,指着上面的照片说:“这个人就是我!”于是塔克尔博士经过多方联系,搜集到了他前世的资料,发现他在进入好莱坞当演员之前,的确是在舞台上跳舞的。后来,他确实有个带大游泳池的别墅,也做了成功的经纪人,坐船周游了世界。塔克尔博士跟记者说:“原本我根本不信人有前世,只不过是以好奇心跟史蒂文森博士一起工作。但后来开始半信半疑,现在是深信不疑了。”——当然,这些资料如今在汉文中没有,我是把“智悲翻译中心”所翻译的内容,引用了一部分告诉大家。假如你懂英文的话,看到的资料会比这更详细。塔克尔博士希望量子力学能对转世现象作出解释,也就是如果能证明意识存在于物质以外,那意识可以传递到另一个身体的可行性就变大了。他认为,因为观察的行为破坏了波动方程,所以意识不应该是大脑的副产品,而应该是与物质分开、可作用于物质的独立存在体。他还用了一个比喻:就像电视机和电视传送,电视机可以解码信号,但并不能产生信号。同样,大脑也许是意识表达所必需的,但并不是产生意识的来源。这个问题,希望大家也考虑一下。机械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始终认为,意识依靠身体而产生,若是如此,这在逻辑上是说不过去的。其实,我们这辈子是人,下辈子变成另一个众生,决定转生为什么身体的主因,就是自己的心。
3、其实,“意识是大脑的产物”这种说法,很早以前就站不住脚了,倘若它真的合理,那无头众生为什么还能活着?在上个世纪40年代,美国就有一只被斩掉头的鸡,它18个月都没有死。主人觉得特别稀有,每天通过滴眼药水的小瓶,以牛奶和水混合物等喂养它,结果到它死之时,体重还增加了8磅多。起初,许多人认为这不过是骗局,为此,主人还把它带到位于盐湖城的犹他大学检查,证实这并非谎言。不过,对于这类现象,现在科学工作者有一个通病:固执己见,纵然自己的观点漏洞百出,也不愿意承认。这样肯定是不合理的。实际上,如今汉地是比较缺少搜集这方面资料的人或组织,若是有的话,相信这样的案例也不在少数。
4、此外,通过催眠的方式,也能帮助有些人回忆前世。耶鲁大学的医学博士魏斯医生(Brian L. Weiss),曾写过一本书叫《前世今生》,这本书目前已发行了200多万册,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成为国际畅销书。最初魏斯医生是坚定的无神论者,他对轮回一无所知,也毫不相信。但后来他治疗凯瑟琳的过程,却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凯瑟琳当年27岁,患有多种恐惧症和忧郁症。魏斯医生对她进行了18个月的传统治疗,可是病情依旧。魏斯医生认为她的心理疾病,可能源于被抑制的童年记忆,于是建议她通过催眠回想这些记忆,并释放当时的负面情感,以治愈她的心理疾病。然而,令魏斯医生始料不及的是,在催眠疗程中,他一个指令“回到你症状开始的那个时间”,使催眠中的凯瑟琳的意识回到了公元前1863年。那时的她,有着与现在不同的身体和名字,她记得自己当时死于洪水,而她的孩子,则被大水从她的怀中冲走……在这次治疗之后,凯瑟琳对溺水和窒息的恐惧消失了。在以后的治疗中,凯瑟琳又回忆了十几个栩栩如生的前世,重新经历了造成她今生各种恐惧的久远原因。随着她回忆的前世越来越多,没有使用任何药物,她的一个个病症也相继痊愈了。治愈凯瑟琳后,魏斯医生对轮回的观念有了巨大转变。这件事情过去4年之后,他终于鼓起勇气,冒着被同行讥讽和影响学术地位的风险,写出了第一本关于轮回转世的著作《前世今生》,告诉人们生命的不朽和意义。我看过这本书的汉文版,现在不少明星也特别喜欢看,包括宗教界、知识界、文艺界的有些人,对此非常感兴趣。2002年,钟茂森博士在美国德州大学教书时,还跟魏斯医生通过电话。魏斯医生告诉他,自己迄今为止已作过了两万多个这种病例,都是用催眠的方法,帮助他们回忆前世……
5、在这个世间上,很多人总爱拿科学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尺,认为科学说前世后世不存在,那它就绝对不存在。却不知当今科学只是对物质的一种研究,对心灵领域可以说一片空白。纵然偶有涉猎,也只是略知皮毛,好多科学工作者自己都迷迷糊糊的,又岂有资格对不了解的现象妄下断言?我以前看过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说是第一次欧战结束后,某个国家想用科学的方法宣传无神论,于是政府在广场上筑台,邀请三位博士进行演讲。第一位上台的是天文博士,他上台解释了许多无神的理由,最后大声喊着:“我用望远镜观察宇宙20多年,从来没有看见过神,所以一定没有神。”由此博得观众不少掌声。第二位上台的是医学博士,他讲了许多人类绝没有灵魂的道理,结尾说:“我曾解剖尸体100具以上,仔细观察各部分,从来没有发现灵魂寄托的地方。它在心脏中呢?在脑中呢?还在血液中呢?我都解剖检验过,数十年来根本没有见到,所以一定没有灵魂。”又是掌声雷动。第三位上台的是位女博士,伦理学家。她告诉大家:“人死像灯灭。死了死了,一死就了,绝对没有天堂地狱。我曾遍读古今中外的各种书籍,都没有发现这种记载。”大家又是一片欢呼。讲完之后,主持人向众人宣告:“无论什么人,如果对这三位博士所讲的,有不满意的地方,或是要辩论的话,可以公开提出来。”等了许久,没有人提出反驳。正要在胜利声中结束这场大会时,突然有一位乡下老太婆进到台前,对主持人说:“我可以提出几个反问吗?”主持人说:“欢迎之至。”老太太问第一位博士:“你用望远镜望了二十多年,你望见过风吗?它是什么形状?”博士说:“用望远镜怎能看见风呢?”老太太说:“这世界上有没有风呢?你用望远镜尚且看不见风,难道能用望远镜望见神吗?你用望远镜望不见神,就能说没有神吗?”博士哑口无言。老太太又转向第二位博士问:“你爱不爱你太太?”博士回答:“爱。”老太太说:“请把解剖刀给我用用,我要把你肚子剖开,看看你爱你太太的那个‘爱’在哪一部分?在肝里呢?在胃里呢?还是在肠子里呢?”众人哄堂大笑。老太太再转向那个女博士问:“当你在母腹里时,如果有人告诉你:‘不久你要生在地上,有日有月有山有水,还要吃饭穿衣。’你能信吗?而如今你不只是信,还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所以,不要因为你自己不知道,就轻易否定一切。”这个故事虽然很短,但里面三位博士的“科学”观点,却代表了现在大部分人的认识盲区。所谓的科学,也并不是裹足不前的,而需要对未知领域不断探索。假如科学对某些现象暂时解释不了,就一概否认这种现象的存在,这反而是最不科学的。6、所以,希望大家也应全面认识自己的生命,同时要观察一下周围人的困惑。现在很多人非常可怜,每天披星戴月地拼命挣钱,人生短短几十年,就这么无有意义地打发了,实在是可惜。你们在座的大学生,有些对未来也充满憧憬,可当你真正步入社会,就会发现人生还是苦多乐少,所以,现在希望也不要太大了,不然今后会很失望的。7、不仅仅是普通人,包括历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也会在临死时,才发现一辈子做了很多错事。在生命的长河中,有些人能及时反省这种错误,而有些人从来也没有这种机会。但不论是哪一种人,如果你真想对自己负责,就应该学会善待生命。善待生命有几种方式:上等的,是用自己的一生为一切众生造福;中等的,为了自己而行善积德;下等的,不做损害其他众生的事,毕竟所有的生命都同等珍贵。

旅游打卡:
1、阅读后留言写出自己的心灵感受或者智慧分享,连续打卡10个地方以上,同时被选中精选留言者,送出一份精美礼物;2、根据老师的智慧雨露,分享一篇文章,经采用,送出一份珍贵礼物,可以发到邮箱:qiuxuezuji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