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哪个家族有如此广大的事业?
不论在哪里,
佛陀加持你
点击蓝字,开卷有益
智者如是持,清净觉心已,
复为增长故,如是赞发心。
今生吾获福,善得此人身,
复生佛家族,今成如来子。
尔后我当为,宜乎佛族业,
慎莫染污此,无垢尊贵种。
犹如目盲人,废聚获至宝,
生此菩提心,如是我何幸!
灭死胜甘露,即此菩提心,
除贫无尽藏,即此菩提心,
疗疾最胜药,亦此菩提心。
颂词
今日
尔后我当为,宜乎佛族业,
慎莫染污此,无垢尊贵种。
上师讲记
第二个问题是说,我们获得了这样的菩提心后,应当以不放逸的行为来使它稳固,不要让它不合理地消失了。颂词是这样讲的:
尔后我当为,宜乎佛族业,
慎莫染污此,无垢尊贵种。
我一定要尽心尽力地行持如来家族的事业,初中后都保持清净无垢,绝不能以恶行来玷污这纯洁尊贵的种性。
此颂词说明了两个问题:
第一、我们以后做任何一件事情,必须要符合佛陀所规定的教规教义,以佛教的戒律守护自己的三门;
第二、我们既然已经发了菩提心,加入了大乘佛教的行列,那么从今以后,我们的身份跟其他人完全不相同了,一定要符合佛陀的事业而千万不能以非法行来玷污如来纯洁无垢的种性。
我们没有加入大乘佛教之前,身心可能没什么约束,随随便便、随心所欲,怎么做都可以,但现在跟以前不同了,就像有位县委书记说的:“我跟其他人的行为是不相同的,以前自己有时候还可以放逸,但现在如果不约束的话,很多人的眼睛都在看我。”他们世间人都有这种正知正念,我们大乘修行人就更不用说了。
以前自己没有皈依、进入大乘的时候,身心几乎都是随世间而放逸行事,如今我们在诸佛菩萨、金刚上师面前已经承诺:从现在开始,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观音菩萨等诸佛菩萨怎样舍弃自己、饶益众生,我也发愿必须要做到。既然发了这种愿,具有智慧的人是不会发空愿的,一定要对自己的承诺负责!
我们应该时时想到自己是在诸佛菩萨面前发过愿的,从今以后行为跟以前完全不同了,就像星级宾馆里的服务员,他在经理面前承诺:“从此以后我成为你们宾馆的成员,不管别人怎么欺负我,为了工作的效益,我还是认认真真地对待,不会违反你们所规定的制度。”如果这样承诺的话,他以后在行事过程中也是规规矩矩的,经常用正念来提醒自己。同样的道理,我们作为一个大乘修行人,已经在诸佛菩萨面前发愿“我要受菩提心”,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所作所为务必要与佛子身份相适合,切不可放逸行事,染污尊贵的如来种性。
当然,受持菩提心归纳起来有两种,
一是尽量舍弃自私自利的心态,
全心全意地帮助众生,
这就是所谓的如来事业。
从佛教历代高僧大德的传记中也可以看出,鸠摩罗什、唐玄奘、智者大师、永明禅师、鉴真和尚等从来没有着重强调自己,都是依靠舍弃自我、利益众生的伟大事业,最终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成就。
我们现在虽然能力有限、发心有限,无始以来一直串习自私自利的心,现在一下子要改变,恐怕有一定的困难,但我们还是要荷负如来事业,这是每个大乘修行人不能放弃的。
此为第一个:我们必须要负担如来事业。
第二个就是
千万不能以自己的恶行
来玷污如来的纯洁种性。
佛教是纯洁无垢的宗教,这是世界上有智慧的人都承认的,然而在佛教徒当中,有些人的行为确实不如法,不仅我们出家人看得出来,甚至有些在家人也看得出来。就藏传佛教而言,在这么漫长历史中,教义上谁也找不出任何错误,尤其是藏传佛教寺院具有的辩论、闻思修行、实修闭关等许多特点,在某些范围内,恐怕连汉传佛教、南传佛教也比不上,这一点并不是我们夸夸其谈,有机会你们去参访参访,看看那里的修行人是如何常年如一日地辩论闻思就会了然。可是,在如今的末法时代,有极个别的人,不管是在汉地还是国外,经常打着佛教的旗号作一些不如法的行为,以佛教徒的身份来染污我们的佛教。
前段时间,听说有位藏传佛教的活佛到广东一带化缘,在此过程中他遇到一位没有智慧的居士,(我总觉得,行为不如法的出家人和没有智慧的居士两个相接触的时候,经常对佛教产生不利的影响。有智慧的居士首先会观察这个出家人到底怎么样,供养等方面会掌握分寸的。)这位活佛先宣传了他的寺院及自己的转世情况等,讲了很多之后,那位居士对他生起了信心,供养了一辆车。事后居士来到藏地,发现原来所听到的并不真实,很多地方都有漏洞,出入比较大,于是他不太高兴,去成都跟那位活佛要那辆车,两人开始出现了矛盾。活佛说:“你既然供养了我,现在就不能反悔,否则的话,你在佛教方面有过失,从世俗的角度来讲,也如何如何不合理……”那位居士说:“我并不是无缘无故供养的,当初认为你是真正了不起的高僧,但现在我后悔了,不供养了。”此事一直纠缠不清,后来听说通过政府部门的调解,这部车还是还给了居士,那位修行人在失望的心态中回到了藏地雪域。
我觉得这并不代表整个藏传佛教,但个别人的行为不注意的话,确实是有这种现象,不仅仅是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中也有很多佛教徒有时候行为不如法,从各方面给佛教带来了不良影响,这也是我们经常耳闻目睹的事情。
所以,不管你是出家人还是居士,所作所为都应该为佛教着想,尤其是现在有些居士,口口声声说自己是皈依佛门的佛教徒、如何如何了不起,但从他的有些行为来看,根本看不出是佛教徒,既没有慈悲善良,行为也不如理如法,有时候甚至连世间中没有皈依、没学过大乘佛法的人都不如。你们前天已经在诸佛菩萨面前发了菩提心,我希望从现在开始,不管自己怎么样,也不要以佛教的名义来欺骗众生、害众生。试想,以前所有的祖师、诸佛菩萨,他们在因地时为了救护一个众生,也愿意舍弃自己的生命,可是现在的有些佛教徒,不但不能利益众生,反而以种种行为来欺骗众生、杀害众生、殴打众生,跟高僧大德们的行为完全背道而驰,这样的话,能不能获得成就呢?绝对是不能的。不仅自己不能成就,而且还有损于整个佛教,有损于众生的善根增长。所以说,有些人如果实在没办法约束自己,那按照麦彭仁波切所讲的那样,出家的行为若没有办法守持,佛陀也开许你舍戒还俗,这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但若你穿着这身衣服,经常在外面招摇撞骗,做一些不如法的事情,这是不允许的!
我遇到一个在家人,习气比较深,邪见也比较重,他说在某地看见一个胖胖的出家人,据说是位比较有名的高僧,他旁边有两位汉族觉姆,一边一个在扶他,走路都要靠这左右两个“拐杖”。这种行为不管从戒律上也好,从别人的看法上也好,真的不太如法。毕竟我们内心中的烦恼完全清净,这在佛陀时代也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佛教徒在任何人面前的举止应当庄重,不要故意去玷污佛教,否则会有非常大的过失。另外,不管你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凡是学习佛法的,希望大家在非佛教徒面前也应该表现出一种庄严的威仪,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
我有时候说一些别人的过失,但这并不是与某人有矛盾而发出来的,只不过我们作为佛教徒,如果没注意的话,的确对自他的身心都不利。其实如果真正行持佛法,尤其是出家人,应该是最光荣、最伟大的。前段时间我们几个同学聚会的时候,班里只有两个出家人,当时我们两个离开学校时,很多同学都非常关心,觉得“你们出家以后没有工资、没有地位,多么可怜啊!”为我们流下了多少眼泪啊!可是现在毕业二十年了,二十年后大家集聚在一起时,回顾每个在家人的经历,他们都饱尝了无数的坎坷和曲折,或是事业上的,或是感情上的,或是家庭上的……,说起来时几乎都会流出眼泪。而我们两位出家人,现在吃的也有,穿的也有,再加上二十多年中也没有经历过这么多痛苦,所以后来包括我们的老师,也都非常赞叹如来的清净之道。
在座有这么多的出家人,你们也应该想一想,如果现在没有出家,身为在家人,你想听一堂课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上面有老年人,中间要面对一个特别可怕的人,下面有孩子,周围有亲戚朋友,每天都要应付无数的事情。所以在座的出家人应该说是很幸运的,不仅转生在这样的如来家族中,而且能守持如此清净的别解脱行为,这一点大家千万不能舍弃。如果你不知道这种功德,以后真的还俗了,或者由于行为不如法,结果变得特别可怜,那时候就算后悔也来不及了。因此,你们一定要珍惜今天的这种福报!
智诚堪布
辅导
既然我已经成了佛的意子,
成为佛家族的一员,
我就要做合乎佛家族的事业,
千万不要因为我自己不好的行为或发心
染污了这个无垢尊贵的种姓。
在印度,种姓和家族的事业是很重要的。例如《前行》当中提到的匝哦之女,先后做了各种各样的生意,但无论他卖粮食、卖衣服、卖珍宝还是卖香,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总是会遭到劝阻,因为这些不是他家族的事业。父辈、祖辈是做什么事情的,子孙也必须永远做这个事业,这就叫做家族的事业。种姓也是一样,不能染污你的种姓,染污了种姓将被开除或者杀掉。
关于种姓的问题,圣天菩萨在《中观四百论》当中已经给予了彻底的破斥,指出并没有所谓的真实种姓可言。若说从事某种行业即是某种种姓,那么,一个其他种姓的人如果也做了同样的事,该人的种姓也就随之而发生了改变。由此可知所谓的种姓是没有什么真实性可言的。虽然圣天论师在理论上、事实上讲得很清楚,但是在印度,迄今依然对于家族事业、种姓问题很执著。寂天菩萨之所以在论典中采用这个比喻来说明,也是随顺当时社会情况的方便说法。
既然现在我们已经转生到了佛家族,就必须要做合乎佛家族的事业。
佛的家族究竟以什么为事业呢?
不是以宣传自己、不是以争名夺利为事业,
整个佛的家族完全是
以一心一意利益众生为事业的。
佛陀就是我们家族的族长,是最具威德的父母;一地到十地的菩萨,都是属于我们大乘家族的成员;而我们是刚刚进入这个家族的最小的成员。不管以前是什么身份,如今既然已经进入到这个佛家族当中,我们必须要做合乎家族的事业:从现在开始一心一意利他,从现在开始有意识、刻意地舍弃自私自利的作意。
“慎莫染污此,无垢尊贵种”:不要以我们的发心和行为去染污这无垢而尊贵的种姓。
什么叫做不以发心去染污呢?
比如在修法过程当中,突然想到度化众生太困难了,于是发起一个小乘的心,这样的心态就染污了这个种姓。有的人可能认为,反正是在学佛法,不学大乘学小乘,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实际上,舍弃一个殊胜的大乘法要,
然后去学习小乘的法,
这样的过失是相当大的。
因为,在这个家族、这个种姓当中,
是不允许产生自利心的行为的。
为了自利去修小乘,
为了自利去自赞毁他,
为了自利而染污世间八法,
这都算是染污了无垢尊贵的种姓。
在行为方面,如果去做杀生、偷盗等很多不符合大乘教法的事情,都是从行为上面染污了种姓。因此,既然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佛家族当中,已经开始做这样的事业,我们就应当尽可能地靠近利他的发心,尽可能做利他的行为,千万不要染污这种无垢、尊贵的种姓。
未
完
待
续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具德上师加持入心间
不偏众生普降大法雨
三学之藏索朗达吉尊
祈请身寿不变久住世
愿以发心皓月之光明
五浊黑暗消于法界中
一起学中观
不生亦不灭, 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去。
能说是因缘, 善灭诸戏论,
我稽首礼佛, 诸说中第一。
点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