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萨仁波切 | 以工作为修行
宗萨钦哲仁波切
以
工
作
为
宗萨钦哲仁波切
运用三殊胜摄持
修
行
Using the Three Differences to Capture
01
运用三殊胜摄持
宗萨钦哲仁波切
以三殊胜摄持,首先令发心纯净,思维自己将为利益一切有情众生而工作,并念诵以下文句:
今天我发愿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工作。
路人无怙依,
愿为彼引导,
并作渡者舟、
船筏与桥梁!
在开始一天的义工工作之前,学生们应念诵以下愿文:
仅忆尊名除轮涅希惧,
皈依三宝步上菩提道,
随效三世菩萨诸事业,
解脱众苦利他恒时乐。
为此,我今天首先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贡献用于......(静静地对自己说出你今天发心供养的工作,例如,“打扫教学大厅”。)
以第二种殊胜心态摄持,避免让自己良善的发心蒙上骄慢的阴影,并念诵:
我今日所作一切,究竟而言,无非(虚妄的)概念而已。然以世俗谛而论,仍有其必要之体系架构,犹如梦中亦然。夜梦时,我的眼睛虽然闭着,但仍能看见,然我所见皆为幻相。虽无能见与所见,然而,在梦的相对世界里,仍需安立“见的方式”。因此,我将竭尽所能,善妙成办所作。
以第三种殊胜心态摄持,念诵以下偈颂,回向功德:
乃至有虚空,
以及众生住,
愿吾住世间,
尽除众生苦。
POEMS OF FLOWERS
02
注释
宗萨钦哲仁波切
从前有一个人,虽然资财匮乏,却志存高远,希望修学菩萨道。为此,他努力找到一位上师并去向他求法。上师告诉他,在充满贪、嗔和烦恼的染污心灵之中,很难培养出珍贵、纯净的菩提心。他还忠告说,缺乏福德必然会阻碍菩提心在我们的内心绽放。
上师教导这位准学生,要想受菩萨戒,他必须先通过供养来增长自己的福德资粮。这个一贫如洗的人只能供养他的服务,由于上师是位陶艺家,他便贡献了一天的时间来做制陶的工作。以此供养所积福德,这名学生得以受菩萨戒,并最终成为贤劫千佛之一。
密勒日巴与他的上师马尔巴首次相遇的著名故事发生在田野里。密勒日巴在寻找马尔巴时,遇到一个正在耕田的人。他告诉那个人自己是来向马尔巴求法的,并向他问路。密勒日巴以前从未见过马尔巴,所以他并未意识到耕田的正是马尔巴本人。
马尔巴将密勒日巴从上到下打量了三遍,然后才同意带他去见马尔巴,但他告诉密勒日巴先把田耕完,并指着一坛酒说:“然后,把这个喝了。”密勒日巴完成了耕作,并按照马尔巴的吩咐把酒喝了。一般认为,这些纯朴的行为成为密勒日巴日后圆成度众胜行最初的吉祥缘起,令人敬仰的竹巴噶举传承便由此发端。
虽然“行动瑜伽”(“Karma Yoga”,亦译作“业瑜伽”)或“供养服务”一词主要在印度教传统中广为人知,但这些故事表明,它也存在于佛教之中。在佛教里,我们寻求打破幻相之网,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证悟。除此之外,别无证悟。为了拆解这个幻相之网,我们必须祈请并领受佛法僧和上师的加持。如巴楚仁波切(Patrul Rinpoche)所教导的,祈请加持有三种方式:
有三种方式能承侍上师并令上师欢喜。最佳的方式是修行供养,将他所教导的一切付诸坚定的修行,不畏任何困难。次佳的方式是以身、语来承侍上师,包括侍奉并做任何上师要你做的事,不论是以身、语或意。最低下的方式是物质的供养,以物质、食物、钱财等供养上师,令其欢喜。(《普贤上师言教》(上),P234)
我们多数人都没有时间、热忱和动力,像密勒日巴那样真正地将一生都奉献给修行。如果你具足福德,能拥有这样的条件,那当然不应该浪费这个机会。然而,我们许多人并不具备这样的福德,而且还认为毕生修行是遥不可及的——于是甚至尚未迈出第一步。其实我们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比如供养一天的时间来做擦洗地板的工作。但我们会想“这太微不足道了”,结果最终什么也没做。大善似乎难以企及,而小善我们又认为无济于事。
正如巴楚仁波切所言,如果一匹拉着车的马看到路边有一棵草,有机会的话,它就会把草吃掉。这匹马不会想:“哦,只有一棵草,还是等到有一堆草时再吃吧。”同样地,只要有机会,我们就应该积聚福德。如果以正确的动机来摄持,累积福德的方法随处皆是,对于大乘行者来说尤为如此。在禅宗寺院里,师父会让弟子反复清洗厕所,即使那些厕所已经一尘不染。善德在于行,而非果。
POEMS OF FLOWERS
03
供养服务的哲学
宗萨钦哲仁波切
如果以三殊胜来摄持我们所做的一切—即便像是为佛法中心影印一叠文件这样的平凡小事—我们不仅可以由此累积福德,而且这项工作实际上还成为一种“波罗蜜多”(pāramitā)。我们可以想像一下......把影印当作为一种圆满的善行。
你可能会想:“影印怎么能令一切众生证悟呢?”显然,佛教中心不会需要你去影印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Donald Rumsfeld)的讲话;它更有可能是与佛法有关的东西,是以某种方式利益众生的东西。
如果有十个人读了你影印的祈愿文,而其中有一个人—哪怕只是一瞬间—对佛法有了真正的领悟,那么其成佛的种子即被种下,而这完全是因为你的影印工作。累积福德绝不局限于诸如点燃十万盏酥油灯或为佛法中心工作等传统的方式。
如果你是一名金刚乘弟子,你的上师让你把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的讲话抄写二十万遍,那么完成这项任务将会积聚更多的福德。尽管如此,世人仍执着于外相,我们更容易接受以擦洗寺院地板的方式来累积福德。那就这样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