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乐道用 04 | 痛苦来就来吧!欢喜地从中获益吧!
第四课
堪布传讲
下面我们讲:
由于人们不知道,那是依靠现在的内心串习所导致的。很多人都不知道快乐和不快乐是跟自己的内心有关系的,而他们认为什么呢?一味地将外境的缘执为祸端,一直认为外境对我带来的这种不公平、不快乐,一直这样认为。其实大多数的真正的快乐和痛苦就是依赖于自己的内心,但世间当中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真正的快乐和痛苦依赖于自己的内心,而一直认为跟外境有一定的关系。
我们现在看新闻也可以看得出来,有时国家与国家之间有各种各样的事端、甩锅,或者这样那样的,一直认为自己不快乐的主要因缘跟外境有关系。或者大多数的人认为感情上不快乐的原因,就是某个人害了我,某个人如何如何的。或者有些人认为不快乐的原因是“我没有钱,我没有房子,我没有什么,”一直认为外境对我带来的不公平,或者外境没有给我带来充分的空间,因为这个原因我不快乐。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内心所导致的,而且不快乐的大多数的罪魁祸首都是外境。因为这样的原因,一味地怨恨外面等等,比如感情上“某个人对我不好”,或者“为什么我没有多余的福报?”“为什么没有给我空间?”“为什么这些人没有提供?”“钱为什么被别人赚完了?”“我为什么赚不到?”你看社会上有这么多抱怨的人,对社会不满的、对整个国家不满的、对民族不满的、对领导不满的、对自己的同事不满的,甚至对老师、医生不满。一般来讲人类历史上老师、医生这些都是很神圣的职位,值得大家毕恭毕敬、非常值得尊重的。
可是现在因为人们内心没有调整的原因,抱怨外面对我不公平、对我带来的伤害很大,最后【恶业痛苦的火焰没完没了地蔓延】,这就是所谓【显现都成了怨敌】,这些是很重要的,每一个字都是价值连天的,一个字应该是一万美金。意思是什么呢?因为人们都不知道是自己内心导致的,一直以为是外境带来的不公平,这样的话一直埋怨、抱怨外境,因为自己的埋怨、众生的共业,这些恶业的痛苦的火焰一直没完没了地蔓延。
我们跟别人交往的时候,不管是有钱有权的人也好,看到全世界的人,不管他们表面上讲得如何漂亮,但是实际上因为内心不平的原因,包括他的语言的攻击也好、行为的冲突也好,以及心里的烦事等各种各样的原因,这种痛苦和恶业的火焰一直在全世界蔓延中。
包括现在很多家庭为什么不快乐?其实大多数都是抱怨别人,认为是他害了我,这样以后成了什么呢?最后成了【显现都成了怨敌】。这句话是藏传佛教当中非常著名的一句话,我以前稍微讲过,自己的显现都已经成了怨敌,这是什么意思呢?修行不好的人,他所接触的人也好、所看到的事也好、所听到的声音也好,全部都是给你带来伤害的。因为你内心不好的原因,比如看到亲朋好友也觉得害自己;自己志同道合的佛友也认为一个比一个坏;跟自己长期结缘的亲密的朋友也认为一直在暗地里害自己,所以在你的周围除了你自己以外没有一个很好的人,全都是害你的敌人。
不说我们人类,除了人类以外其它的动物,包括牦牛、山羊、绵羊,甚至狗也好,所有的这些都觉得看不惯,特别恨。这是我们眼睛看到的。然后你听到的任何声音,别人讲经说法的声音也好、麻雀的声音也好、布谷鸟的声音也好、孔雀的声音也好,还有藏地有一种叫做冬行鸟“啾啾啾……”还有“哨哨哨……”(上师模仿,象不象?)这个我以前会学的,在很多山里面有,这个鸟的声音是特别好听的,但是如果修行不好的人就特别讨厌这个鸟。所以我们听到的任何声音,法音也好,甚至传承上师、大德们念的经对他来讲特别烦。然后包括鼻根、舌根、身根、意根面前所显示的所有的味道也是不好、很臭的,所有的香味也给你带来不快乐,所接触的任何衣服、接触的任何对你来讲都是不利的。
我们有些人心情不好的时候觉得所有的外境都是刺激你的、伤害你的,这叫做什么呢?【显现都成了怨敌】就像《大乘入楞伽经》里讲到“自心现种种,分别诸形相。”自心显现各种各样的,分别为各种行相。然后,“不了心所现,妄取谓心外。”你如果没有了解到所显现的这些法是自己心的一种显现,认为外境都是真实存在的,实际上这些外境是你的一种妄取、你的一种妄想。这一点我们凡夫众生真的是不知道的,非常可怜。
现在这个世界上快乐和痛苦的来源主要是靠自己,这一点不知道的话,那你的人生就一直是埋怨别人,一直是认为外境对你带来各种各样的痛苦,这一点一定要懂得。外境对你有没有因缘呢?有因缘,但是大多数实际上是取决于你的心。如果你的心能敞开,如果你的心能接受,即便是怨恨的敌人或者是肮脏的东西对你也是没有危害的。但是我们无始以来的串习和自己执著的原因,自己的心经常变得疲惫不堪,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自己的智慧没有成熟,过于的执著外境,而且这种执著是妄取、妄想执著。
像以前的一些老和尚说:“妄想执著——知道吗?妄取执著——”就像这样的,妄取执著知道吧?妄想执著什么呢?本来是没有的反而认为是有的。唐朝的时候,当时的新罗国(现在的韩国,当时南北朝鲜没有分,上世纪中才分的),那个时候有一个法师叫元晓禅师,他当时听到了玄奘法师学唯识,他有很好的传承,想到中国来求学。求学的路上,有一次天黑了,他一个人在路上又饿又渴特别难受。到了一个洞穴门口晚上走不动了,这个时候在月光下看到一个水池,特别澄清特别好,然后他就喝了这个水。他喝这个水的时候,好像一生当中没有享受过这么香甜甘美的水,特别特别得美。他喝了一些水后躺在土堆上睡着了。第二天早上一看原来他在一个坟墓前躺着睡着了,他喝的水是骷髅、尸体和粪里面流下来的水。他看到之后觉得特别肮脏,马上情不自禁地开始呕吐、恶心、肠胃非常难受。过了一会他心里想:为什么同样的外境,昨天晚上我没有发现粪堆的时候我觉得整个世界是那么的美,今天白天我发现尸堆就是那么的恶,原因是什么呢?最后他发现: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出自《大乘起信论》)。他就认识到这个道理。
其实一切都是依靠自己的心而得到的,并不是真正的外境带来的。当然这可能需要有一种修行的境界,并不是我们把脏和美融入一体,可能我们现在还没有到这种境界。但是我们要明白:我们经常不快乐的因,认为是在外境当中存在的话,一部分有没有因缘呢?有外缘,但是大多数都是我们自己的内心带来的。这一点包括一些年轻人,很多人都不明白。
我可能遇到的人比较多,什么样的都有,不像有些修行人看到人就害怕,就开始畏缩,不愿意接触。我不是这样的。除了精神癫狂非常可怕的人我有点害怕,除了这些人以外,基本上生活当中各种层次的人我都是愿意接触的。接触的过程当中,每次心里面真的会产生这种想法:“哎哟,还是有一些内心的境界多好啊!”比如有一些年轻人为了他的什么事情痛苦啊,我想:“早一点他遇到佛法,不仅仅是表现上遇到,实际上真正领悟到佛教的内容多好啊!”有些人是为了金钱、有些人是为了各种原因想打仗啊、互相争斗啊,看到这些人我每次都会油然产生:“如果他真正懂得这方面的道理多好啊!”一直这样想。
这里我也希望很多人,显现不要变成怨敌了,应该是什么呢?显现变成亲友。不管你面前显现什么,你就变成修行的助缘,这是很好的一个修行人。我们经常说:“你不要天天说别人的过失,你是不是所有的显现都变成怨敌了?”所有显现变成怨敌的话,那这个人无可救药了,真的很可怕的。所以这一点我们要经常观察。
我们有些人是什么样呢?虽然是佛教徒,已经学了十年、八年、二十年,“我已经出家了多少多少年,”但是口口声声就开始说别人的长短啊、过失啊,一直不断地讲别人的过失,那通过他的语言可以看出来他内在的境界。
有些人特别爱讲过失,包括有些法师、有些领导也是特别爱讲过失。那么他下面的眷属和粉丝,粉丝也叫饭圈知道吧?他下面的这些人也特别爱讲过失。比如我是一个领导的话,我什么都看不惯,天天用恶语来骂人。下面的人为了喜欢我,给我做法供养,做什么样的法供养?“那个人好坏,那个人很差,这个人是如何如何……”那我因为显现都变成怨敌了,对我来讲一些美的好的都不在乎,因为我的显现全是恶劣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很丑恶的,这样的话你身边的眷属很容易给你提供更多丑恶的东西,这一点我们也要注意。我们有时候真的看得出来,有些领导虽然这个世界没有变得那么糟糕,但是他开口闭口都是骂人,而且骂的有些语言连世间当中最低劣的、没有素质的人都不会用的。为什么呢?原因就是他的内心世界已经变得特别糟糕。通过语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或者内心的境界。
所以说我们平时承侍自己的上师,这个时候你要看给他做什么样的法供养。他如果特别喜欢听一些闻思修行、正见的功德,真正对众生和社会有利的话,那旁边的人经常给他提供这样的信息。如果这个人的心理特别糟糕,旁边的人给你带来的也是跟你内心相应的这些信息,这一点我们也要明白。
这句话还是很重要的,我们自己不观察的话,确实有时好像显现都成了怨敌。修行好的人显现不会成怨敌,都是清净的刹土或者清净的佛菩萨,修行很好的人真的是这样的。同样的一个世界里,比如我修行比较好的话,我住在五星级的宾馆、三星级的宾馆我很开心的。如果我住在一个土堆里面,以前我们刚来学院的时候,基本上全都是泥土房子(吃饭时,有时上面掉下来一大堆泥土,然后这碗饭没办法吃了),但是那个时候还是很快乐的,所以如果修行境界好一点的话,哪怕是你住在最差的地方。
以前有一次法王带我们在马尔康上来的那个地方住过,那个时候好像3元钱还是5元钱的一个宾馆。但是那个时候也比较年轻吧,很开心的,但是里面特别脏,被褥特别特别脏。虽然很脏但是心里很开心的,晚上有点冷,不敢铺到上面,稍微从腰以下盖上,但心里还是很开心的。
如果我们内心不干净或者不清净的话,外境给你带来的快乐真的是很难很难的。现在很多人认为外境肯定给我带来快乐“我买一辆车肯定没问题的”,首先根据自己的情况买5万块钱的车。然后当你拥有这个的时候内心又开始呼唤“不行5万太不行了,应该买个10万块钱的。”然后你又拼命地去想办法,买10万块钱的。然后你的内心还不满足,你要求还要增加,这样最后自己的身体也是非常劳累。但是你根本的心没有限制、没有控制能力,心如果没有控制能力的话,他随着外境的因缘不断地增长你的欲望。
同样的道理,心还有很多不符合实际的一些负面的情绪,不断地增上,这一点我们务必要明白。我在这里的意思是,不能变成一切都怨敌,什么都看不惯,说明作为修行人来讲是很不成功的。
这一点我们应该要明白,一定不是表面上的,我希望今天在座的,我们这次讲的不是很多,但是每一句确实是很殊胜的。【我们要深入理解到,】并不是表面上读一下文字,不是这样的。要深入地了解什么呢?现在五浊恶世的这些众生被各种各样的痛苦折磨得特别的痛苦,他们特别可怜,那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百分之九十多都是各自的分别妄念,是负面的情绪所导致的。这一点真正能发现的人有多少呢?可能确实是非常罕见的、凤毛麟角。
其他世间人如果不发现我们也可以理解,可是有些佛教徒、有些出家人已经长年累月都闻思修行的人,对其中的甚深意义一点都不了解的话,是非常遗憾,很可惜的。你学法学了那么多年,有些人说:“我已经皈依了多少多少年,我二十年前在某个大活佛那里已经皈依了。”但是跟别人接触的时候,经常嫉妒、傲慢等,互相刺激,各种各样的烦恼比卫藏的厉鬼还要强盛。这样的话,真的修行是不成功的,修行的根本原因都是能尽量调伏自己心的相续。
浊世的这些众生,我们刚才也讲了不管是西方人、东方人,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不管是男女老少什么样的人,其实众生还是很痛苦的,众生很痛苦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有很多负面的情绪。
我们经常说“不要被病魔所害”的意思,并不是驱除已经出现的那些疾病,使它们以后再也不出现,不是这个意思。“啊,你所有的病、所有的烦恼全部去除!一点不能产生的”,不是这个意思。最关键的是什么呢?要让它们无法成为修行的违缘,这一点大家要领会。
不是我们修行人烦恼一点不会产生的,永远也不会生老死病的,永远也不会出现烦恼,你要去除全部,不是这样的。修行人也是人,一样的在欲界当中,他会产生烦恼的,他会产生病魔的,他会产生衰老的,各种这些都会产生,那我们一定要做什么?一定不要让它们成为修行的违缘。那需要什么呢?需要认识烦恼,要对治烦恼,要认识我们自己的心。
我们并不是对所有的外境都调伏、所有的怨敌全部降伏完,不是这个意思。所有的病全部根除,这是药师佛也是没办法的。就像《入行论》里面讲的:“顽者如虚空,岂能尽制彼?”顽强不化的众生像虚空一样无边无际的,我们不可能一一地制止他们。“若息此嗔心,则同灭众敌”,如果能真正息灭我们的嗔恨心,那实际上跟所有的怨敌全部毁坏也完全是一样的。因为这样的原因,我们可以把烦恼调伏。如果烦恼能调伏,内在的违缘虽然可能会出现,但它不会成为修行的障碍。
关于这一点,有些人可能想那我修行法是不是从来不会产生烦恼?从来不会痛苦产生嗔恨心啊?并不是这样的。确实烦恼会产生的,但是这种产生,应该有一种对治方法。如《杂宝藏经》当中也讲:“欲灭怨者,当灭烦恼。”如果你要想消灭外境的怨敌、外境的各种各样的违缘,要灭烦恼。那灭烦恼的方式是什么呢?在佛教当中最好的方法就是修心法,是苦乐转为道用的修心方法,这是最好的。
这句话也是很重要的。要达到这种境界——所有的烦恼并不是不会产生的,但是让它变成修行当中的顺缘。这个需要依靠什么呢?需要去除始终不会产生痛苦的想法。有些人想:“我修行以后再也不会产生痛苦,天天快快乐乐的”,这是做不到的,这是不需要的。痛苦可以产生的,这是第一个方面。下面会讲这个,但是我今天这个稍微发挥,给大家讲一下。
痛苦让它产生,痛苦产生的时候你不要痛苦,知道吧?“啊,我为什么那么烦啊,好烦啊!”不要这样。痛苦产生的时候你就乐意接受,这是第一个方面。我们不要认为所有的违缘不会产生,违缘产生没事儿,让它产生。那如何让它不会成为道障,不会变成修行的违缘呢?我要通过修行的方法,让这些痛苦对我有利,最后产生痛苦的时候你很欢喜。
可能现在很多人没有很好地去修行,不一定能做得到。但是在修行方面经常观修的人,刚开始产生痛苦的时候你有点害怕,但最后,当你的生活中遇到一些痛苦的话,真的会有利益的。
这个方面我跟大家讲一下。比如说我们遇到了任何生活当中的不平衡,或者说一些痛苦的话,平常性的思维是:人生是平平安安。很多人祈祷的时候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乐乐,他们经常口里这样说,但这是一个平常性的、也是一种期望、期待的生活方式。现在世间人成家、娶妻生子、工作,这是一个正常的思维吧,这是一种思维方式。
还有一种思维方式,我们对生活有一种随机性的应对的生活,可能会在这个当中发生各种各样不平常的,可能你的规律会打破的。你娶妻生子也好、上班工作也好,或者大家都认为的规律可能会打破,中间发生各种我们所谓的无常、变化。这样变化的时候你会怎么对待?大多数的人,没有变化的时候很开心,一变化非常伤心。然而我们修行的话,这种变化也能承受,不但能承受,这种变化对我来讲还要成为更好的修行方法。
有一位美国的作者叫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他写了一本书叫《反脆弱》(又名《从不确定性中获益》)。意思是什么呢?本来脆弱的相反是不脆弱、勇敢。“我很脆弱,我不脆弱的话,那我很勇敢。”什么叫做勇敢呢?没有遇到违缘的时候我很正常的,遇到违缘的时候就像没有遇到违缘一样,保持着原来的状态,一般来讲这就是很勇敢的人。比如,你没有生病的时候是很开心的,当生病的时候还是很开心,我们觉得这个人很勇敢。你看他生病的时候还是跟原来一模一样的勇敢,这叫做勇敢。
但是“反脆弱”的意思,不但他勇敢,反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他获得了受益。比如你不生病是很开心的,然后生病的时候不但跟以前一样的开心,在开心的这种状态下你得到了更多的受益。这种思维方式,西方很多人认为这是“反脆弱”,是很坚强的标志。而且不但坚强,还对人生和生活很有利。虽然他们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如何反脆弱,如何能做到这一点,他们没有这个窍诀。
我以前也大概地看过,他们说人生需要像猫或者松鼠那样,它们从最高的地方摔下来,反而是有弹性的、有灵活性的,连一个汗毛都不会损伤,反而弹上去了;有一些脆弱的人就像洗衣机一样,零件坏了就没办法了,除非重新改造维修,维修以后变成原来的状态,这就是脆弱的一种表现,他们只是这样认为。但是大乘佛法中,我们不但不脆弱,反而在这样的痛苦当中自己会学到很多。包括这次疫情,有些佛教徒真的通过这样的道理,自己领悟很多。“无苦无出离”,没有这样的痛苦不会产生出离心。因为这样的痛苦,他不但没有倒下去,甚至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从中获得的主要原因,我们很认真地思考它的意义的时候,那轮回的本性也好、无常的法也好,已经完全从内心当中明白了。
以前鲁迅有个阿Q精神,本来是不痛苦的事情你如果认为是痛苦,或者本来不苦你认为是痛苦的话,这是一种阿Q胜利,一种麻木的思想状态。但是佛教的真正转为道用的方法并不是阿Q精神的心态和思想,不是这样的。而是什么呢?是更加甚深地认识到轮回的本性。
比如我们产生了一些变化的时候,通过这种变化你真正认识到轮回的本性,而且这样轮回的本性是符合实际的,我们每一个众生完全有能力越过这样的痛苦。现在很多成功的人,他既要有情商,又要有智商,还要有逆商。逆商是什么呢?当你遇到违缘的时候能超越这种违缘就叫逆商。很成功的人士一定会具足智商、情商、逆商。
但是佛教的“苦乐转为道用”不仅仅是超越痛苦,而且在超越的过程当中,这样的痛苦对他的修行和人生更有帮助。这一点大家以前可能没有听过吧?我们以前可能觉得只要不苦就可以了,我们不会想这样的痛苦对我更有意义、对修行更有意义、对人生更有意义,从中获取利益,这是一般世间人很难以发现的。所以这样的道理还是很重要的。
世间当中也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以前读中学的时候很多人都讲过。但这种心态上一般人们觉得这是一种偶遇,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任何事情,如果你真正是正面来认识它的话,其中有很甚深的意义。
讲到这里吧,本来还有一些道理要讲一下,但时间差不多了。可能下面还讲这两个问题,一个是不用驱除痛苦,遇到痛苦的时候不要想:“啊,我好苦,能不能交点念经钱就不苦了!”不要这么说,痛苦来就来吧。然后痛苦来了以后还要更加欢喜:“哇,我好成功啊!今天我来了痛苦了!”我看我们谁能做得到,这样的话说明你能真的苦乐转为道用,下面这个原因会讲的。
今天讲到这里!
索南德义坛加惹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旁学匠摧伏一切过患敌
洁嘎纳其瓦龙彻巴耶生老病死犹涌涛
哲波措类卓瓦卓瓦效愿度有海诸有情
小编提示:善始善终,打卡回向,写出收获,送出礼物。(文字未定稿,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