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人认为,慈善只是有钱人的消遣,跟自己这种平民百姓没多大关系,故对这方面不闻不问、从不关注!每当提到慈善,很多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要捐钱;也有些人觉得,自己整天都奔波于生计,哪还有闲暇去管别人,我都还需要别人救济呢,但真的是这样吗?
2007年2月16日,刚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个庄园里,举行了一场慈善晚宴,旨在为非洲贫困儿童募捐。应邀参加晚宴的,都是富商和社会名流。
在晚宴将要开始时,一位老妇人领着一个小女孩,来到了庄园的入口处。小女孩手里捧着一个看上去很精致的瓷罐,守在庄园入口处的保安安东尼,拦住了这一老一小:“欢迎参加今天的晚宴,请出示你们的请帖,谢谢。”老妇人听后,对安东尼说:“对不起,我们没有接到邀请。是这个小女孩要来,我陪她的。”安东尼回答:“很抱歉!今天晚宴邀请的都是重要人物,除了工作人员,没有请帖的人一律不能进去。”
“叔叔,慈善不是钱,是心,对吗?”一直没有说话的小女孩突然问。她的话,让安东尼愣住了。
“我知道受邀请的人有很多钱,他们也会拿出很多钱,我虽没有那么多,但这是我所有的钱。如果我真不能进去,请把这个带进去吧!”小女孩说完,将手中的储钱罐递给安东尼。
结果出人意料的,当天慈善晚宴的主角,不是倡议者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不是捐出300万美元的巴菲特,也不是捐出800万美元的比尔·盖茨,而是仅仅捐出30美元25美分的小女孩――小露西,她赢得了最多、最热烈的掌声。而且晚宴的主题标语也变成这样一句话:
“慈善不是钱,是心!”
只要有善心,谁都可以参与慈善,慈善也并不一定只是钱。黑格尔在一本书中讲过:曾经有个年轻的死囚,在押赴刑场的途中,围观的人群里有个老太太,突然冒出一句:“看,他那金色的头发多么漂亮迷人!”这位即将告别人世的年轻人听后,朝着老太太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含着泪大声喊道:“周围若多一些像您这样的人,也许我不会有今天!”所以,我们有时候出于爱心,对别人说句贴心、安慰的话语,实际上也是一种慈善。
我们跟很多可怜人比起来,今生能够衣食无忧,确实是很大的一种福报。它并不是无因无缘的,而是源于前世布施利他的果报。
大家也许知道,在古印度,有个特别了不起的富翁,他的名字叫善施,不过人们更喜欢叫他“给孤独长者”。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他生性慈悲、乐善好施,一生中七次散尽家财,统统布施给孤独的人,故被冠以“给孤独”的美名。后来,他为了给释迦牟尼佛建造精舍,甚至用金砖铺地购买园林。他一辈子越布施钱越多,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成为了当时的“首富”。
佛陀说“发财的因不是别的,而是布施”,这句话确实真实不虚。当然,布施后能发财,也只是眼前的果报,至于来世的善报,肯定还远远不止这些。
原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杨澜,在一次慈善会议上说道:“过去我们说到慈善,有一个指数叫‘眼泪指数’。很多基金会的负责人总是在想,手头项目的‘眼泪指数’是多少,总希望项目能够打动人,激发人的同情心。我倒觉得,现在做慈善该讲个‘欢乐指数’了。其实做慈善也是一件让你身心愉快的事情。”
喜欢做慈善的人,内心是非常快乐的。当看到受助人依靠自己的帮助,摆脱了困境,重拾生活的希望,这种感觉无法言表,只能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而对受助人来说,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有人伸出援助之手,感恩之情也很难用语言表达。
对我们每个人来讲,谁都希望得到快乐,可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痛苦来自于自私自利,快乐来自于帮助他人。其实你想快乐的话,做慈善是最好的一种途径。“慈”是心怀慈悲,“善”是无我利他,若能真正做到这一点,不管是官员、富翁还是乞丐,内心都会非常充实,前途也会非常光明。
特蕾莎修女有句经典的话:“也许我们无法做伟大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做一些小事”。
特蕾莎修女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早年在英国受教育,18岁时从她的家乡马其顿来到遥远的印度,开始了她为之一生的爱的奉献之旅。这位满面皱纹,瘦弱文静的修女,终生茹素,只有三件换洗衣服。但她却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为她拥有爱,给予爱,收获爱。她曾动情地说:“我们所做的只是汪洋中的一滴水,但若缺了这一滴水,爱的汪洋就会少了一滴水。”特蕾莎修女总是微笑地说:“让我们记住这一点:没有人不需要关爱,我们要总是以微笑相见,尤其是在微笑起来最困难的时候,我们更需要对他人微笑。”
观世音菩萨的千手千眼,象征众生苦难愈深,观世音菩萨悲心愈切。哪里有需要,他同时出现在哪里,循声救苦,无休无歇。释迦牟尼佛在尚未成佛之前,无数世将王位、财富、妻子儿女和自己的血肉施与其他生命;并发下五百大愿,乃至为了一个众生的觉醒,他愿意住于地狱十万劫。
自轻他重,在修学大乘的过程中,应该把自己看得很淡、看得很轻,把众生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真正有菩提心的人,从来都把他众的利益放在第一。就像上师如意宝,一生中的所作所为、所想所思,没有一个不是利他。即使显现上是为了自己穿衣、吃饭、睡觉,实际上也是利益他众的方便。
法王如意宝说过:“如果你能利益众生、帮助众生,自己的事情会无勤当中获得圆满。”
聆听一段来自堪布的殷切之心:
“我说一年中再穷也可以捐一元钱,但有些人恐怕没有重视过;我号召哪怕对可怜人展露一分微笑,这是我的最低要求,但扪心自问,你们做到过没有?说实话,我并不是在这里喊口号,虽然我自己修行很差,方方面面做得非常惭愧,但作为一个发了菩提心的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众生,是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所以,在我的有生之年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哪怕一年只能救一个病人,活在世间也是有意义的,这也是对众生奉献爱心的一种标志。”
最后,让我们大家一起发愿(可在评论区留言):今后通过各种方式来帮助众生、利益众生!
编后语
慈善是心、日行一善!
——本文内容摘自智悲佛网整理而成
友情提醒
回复"1":招聘发心人员
回复"2":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回复"3":门措上师略传
回复"4":堪布简介
回复"5":智悲讲堂闻法房间
回复"6":本周课程安排
回复"7":《放生仪轨甘露妙药》
回复"8":《转经轮的功德》
回复"9":《助念往生仪轨》
回复"0000":综合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