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小考:你能分得清师父、法师、上师的区别吗?
对于修行人来说,上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上师是修行道路上的引路人,就像我们的导航系统一样。如果导航系统有问题,那么本来你要往东走,但它却可能把你往西带。同样,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也完全都要依靠上师,尤其当我们要去修一个非常深奥的法,而在这个领域中,又几乎没有什么内容是仅凭我们自己就能明了的,这就必须完全依靠上师窍诀的引领。所以上师对修行人来说非常重要。
上师的称谓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师父、法师、上师”。这三个词当中,每个词都有一个“师”字,而这个字也是这些词的重点。学校的老师也有这个“师”字,在学生什么都不懂的时候,需要依靠老师学习知识,依靠老师毕业;同样,我们在学佛的时候,也需要上述三种“上师”。不过,这三个词有可能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实际上是指同一个人。
“师父”这种说法一般在汉传佛教当中出现的比较多,在藏传佛教里面也有,但不是很多。这个词中,“师”就是“上师”的意思,后面加了一个“父”字,就离我们比较近,很亲切。比如过去很多像玛尔巴大师与米拉日巴大师这样的师徒,他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被称作“玛尔巴大师父子”,“父”就是玛尔巴大师,“子”就是米拉日巴大师。
虽然师徒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却存在着法的关系。比如弟子通过上师的窍诀证悟以后,就成为了佛子,而他的证悟则来自于他的上师,所以这位弟子实际上是他上师的法子,他们之间存在着这样一种关系。所以有时候就有“玛尔巴大师父子”“宗喀巴大师父子”等这样的称呼。
“法师”,一般是指讲经说法的上师。
这个词在藏传佛教里出现得比较多。“上”的意思主要体现为:弟子要向上师学习,那么上师的境界、修证等方面就要比弟子高一个级别,所以称为“上师”。实际上我们在寻找上师的时候,也必须要找比自己级别高的人,这样才能学到东西。否则,如果上师与弟子在学习、修行等各方面水平一致的话,依止这样的上师,弟子很可能什么也学不到,难以有进步。所以必须要找比自己高一个级别的人,这就称之为“上”。“师”就是我们的引路人,所以称之为“师”。
“上师”其实是一个共同的称谓。无论是藏传佛教里的密法上师,还是显宗的上师,或是小乘佛教的上师,都可以用这个词。
“师父”和“上师”的意思比较相近,在汉传佛教里用“师父”比较多;在藏传佛教里称“上师”比较多。此外,“喇嘛”这个词也是上师的意思,“喇”就是“上”的意思,“喇嘛”就是“上师”。
该文章属于【“慧灯之光网站”微信公众号】原创,如需转载,请先和本公众号联系,申请授权。
注:本文根据慈诚罗珠堪布相关开示编辑整理
素材来源:
“上师”的称谓竟然有这么多丨《慧灯·问道》上师与弟子篇
文中小标题为方便读者所加,灰色字为小编语
图片来源:摄图网
• END •
【 官方网站:huidengzhiguang.com 】
【 慧灯之光禅修公众号:HDZG_ZEN 】
点“在看”,利益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