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自己的感受是否准确?你需要了解这个
慧
HUIDENGZHIGUANG
寂止的修法 08
防止の误区
在“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见《慧灯之光》贰)中也反复提到过,我们不能认为这是很了不起的修法。尤其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有些修这种修法的修行人甚至会出现一些误区:在比较投入地修寂止修了一段时间以后,会出现一些觉受——可以在几个小时当中没有任何杂念,保持非常平静的状态。
这种平静的状态与空性的见解表面上比较相似,一进入这个状态,就感觉不到自我的存在。当从这种境界中出定的时候,会感到突然间从空中突然诞生了自己整个人的精神和肉体。
在《四法印的修法》(见《慧灯之光》)中,也反复提到过,我们不能认为这是很了不起的修法。
尤其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有些修这种修法的修行人甚至会出现一些误区:在比较投入地修寂止修了一段时间以后,会出现一些觉受——可以在几个小时当中没有任何杂念,保持非常平静的状态。
这种平静的状态与空性的见解表面上比较相似,一进入这个状态,就感觉不到自我的存在。当从这种境界中出定的时候,会感到突然间从空中突然诞生了自己整个人的精神和肉体。
因为这种境界比较接近于空性,所以已经脱离了语言的范围,若用语言来表述,就有点像空性——有人在感受到这种境界之后,再去看一些禅宗或密宗的书,会发现自己的感觉,与书上讲的非常相似,因为在密宗的喜极金刚、时轮金刚以及大圆满、大手印中,也会有描述与之类似境界的词句,因而就会认为自己已经证悟了大圆满,证悟了空性见等等。
包括藏地有些修大圆满、大手印的人,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更不用说我们了。虽然我们的根基不会比他们差很多,但他们在修行上投入的时间,却是我们望尘莫及的。
其实,这些都是心平静的一种感受而已,不是证悟空性。虽然在进入这种平静状态的时候,也有喜悦、安乐的感受,有些时候也会出现一些神通,有些外道就是为了追求这些东西而修寂止,但这也是修行层次比较高的时候才会出现的状态。在这个时候,必须要有证悟者的印证与引导。
我们经常也说,禅宗是非常了不起的法门,同时我们也认为,禅宗不是纯粹的显宗修法,它基本上等同于大手印的部分修法,但禅宗修行人也必须要有证悟的前辈引导,才能真正比较顺利地进入证悟空性的境界;如果禅堂里面的指导者自己都没有修证经验,没有真正开悟,仅靠书面上似是而非的知识,想开悟是远远不够的,甚至还会出现一些问题。
如果我们以后修寂止的时候,出现前面所说的感受,唯一的方法,就是既不追求,也不排斥,让它自生自灭,这样就不会有问题。
体会是否准确,该怎样确认呢?
就像用手指指示空中的月亮,我们不能看手指,而是要顺着手指所指的方向往上看,就能看到月亮一样。虽然语言不能如实地形容,但最后的境界,还是可以用语言来叙说,有证悟的人也可以判别出说者讲的是不是真正的境界。
如果自己没有开悟,就永远无法用语言描述证悟与否的差别。
另外一个误区是,我们不能一听禅师或上师说自在、放下、不执着,就认为放生、念佛也是执着,为了达到无执着的境界,就不做任何善事,把所有善业都放下了。
当初和尚摩诃衍到西藏桑耶传播的禅宗也是这样。他对人们说,心里不能有任何念头,善也不思维,恶也不思维,只要不想任何事,就是涅槃。而磕头、烧香、拜佛、供佛、念经,是下等根基的修法,上等根基根本不需要这样修。
有些人也听信了他的话,故放弃一切供养、念经等善行,致使桑耶寺原本每天都有的供灯、供花都间断了。后来由莲花戒论师出面重新整顿见解,才使一切恢复如初。
本来禅宗是非常了不起的法门,但摩诃衍的这种说法,是有一点问题的。虽然对他这个人,我们不能随意评价。但这种传法的方式却忽略了次第。他的修法也许对某些人比较适合,但对大众是不适合的,所以在藏地还没有传播开来,就中途夭折了。
另外,有些人会说的: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天边。的确如此,第一年学佛的时候,信心百倍,随时都感觉到佛在眼前;等到学佛的时间延长,反而越来越不行了。
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找到真正的路,刚开始的时候认为学佛很容易的,只要去修,很快就会成佛,但真正深入以后才发现不是这样,之后就会越修越迷茫,越修越茫然。
还有些人性子很急迫,眼光也很短浅,所有的目标都定得很近,既不考虑后世,更不考虑成佛,只巴望着这辈子马上能得到幸福,后面漫长的轮回既不会相信,更不会挂怀。修行也是急躁冒进、缺乏耐性。
这些都是因为没有找到一条适当的路。
修行的路要一步一步走,前面该做的都不能省略。有些人试图抛开前面的加行,而从中途开始修寂止,这样的结果仅仅能让心静下来而已,但仅仅心静下来有什么用啊?!
有些动物冬眠的时候,两三个月都没有杂念,色界、无色界的众生,连思维都来不及,就被迫进入到寂止状态当中,一呆就是几万年、几十万年,但出来以后还是一介凡夫,仍然是烦恼重重,仍然会惨堕地狱,所以没有用!
佛离我们很近,解脱也离我们很近,但如果不按次第修,就永远摸不到解脱的边际。
待
续
文丨选自《慧灯之光》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