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去感受心
我们平时都讲“九住心”,这就是“九住心”里面的第一个,叫作“安住心”。现在我们怎么样用安住心呢?安住心就是我们安住于这个心的本质上。今天我们讲的这个本质,这个用词是“本质”,不会讲佛性。本质是它自己世俗当中的本质,比如说水有水的本质——水的本质是液体,空气有空气的本质,木材有木材的本质,钢材有钢材的本质,在世俗里面每一个物质都有一种它自己的本质,我们今天讲的本质都是这种本质。那我们的心也有它自己的本质,它的本质就是透明的,它自己也非常地清楚自己的状态,它也可以感受外面的东西。
现在我们跟日常生活不一样的地方是,我们现在不去感受外面的,只感受内在的状态。心不去感受外面的世界,感官可以看得到,但完全可以不理它。听到了,我们也不否定、不排斥,听到了也不跟这个声音走,也不排除这个声音。听到,让它自生自灭;看到,也是自生自灭。我们感官的任何感受,都让它自生自灭就可以了,我们的意识始终保持一种非常平静的状态,这样关注它自己就可以了,这叫作安住心。
安住了以后,我们把安住的这个时间尽量延长,尽量保持这种状态。保持这种状态就是“续住心”。
“九住心”在藏传、汉传、还有汉传佛教内部也是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翻译版本,因为翻译的时候用词不统一,所以“九住心”有各种各样的名词。但是这个当中,我们用“九住心”的第二个,叫作续住心,续就是继续。刚才我们已经安住了,安住了以后,那就要坚持,继续安住的心所以叫作续住心。
很多不同的名词实际上都可以用,但是我们大众比较容易理解的就是续住心,续住心是什么意思呢?继续安住,就这四个字,简称续住心。安住心刚才也提到了,我们现在让我们的意识不要往外看,往里看。往里看的时候,它自己就感觉到了它自己的本性了。平时我们日常生活中,它感受到的都是外面传递过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那现在它不理外面的这些信息了,感官传递给它的这些信息,它都不理了。它就关注自己,不理外面的这些信息。
这个时候,因为它一关注自己的本性的时候,它的本性本来就是一种很平静的状态,所以它立即就感觉到这种平静的状态,这个就是安住心,然后在这个当中继续叫作续住心。
最后的一个,就叫作“解住心”。解住心就是说,我们很努力地去安住,但是不能坚持很长时间,因为我们这种禅定的力度还不够,所以它一定会走神。那么走神的时候,我们把它拉回来,然后继续安住。简单地说,就是这样子。
那现在大家感受一下这个禅修。我们用十分钟的时间大家安住一下,这个安住的方法刚才都讲过了,请大家做好身体的姿势——毗卢七法,然后我们现在全神贯注地安住,让我们的心关注它自己。用另外一种说法的话,就是把我们各种各样的念头让它沉淀;比如说浑浊的水,沉淀了以后,它自己就自然透明了。
所以我们现在也就是把这些各种各样的杂念放下、沉淀,沉淀了以后,我们的心自然就透明了。透明的时候就去感受、去体会这个透明的部分,透明和平静。所谓的透明也就是平静,非常的平静。为什么平静呢?因为它没有任何其他的杂念,是非常平静的这种状态。
我们的心平静的时候,就像琵琶或者是古筝上面的弦,没有人去动的时候,它不振动,不发出声音,就是一个如如不动的状态。那我们的心沉淀下来了以后,就是这种情况,没有杂念,就像这个弦它不振动,不发出声音一样,我们的心也非常平静。但是我们周边的这些都看得见、听得到。看得见,也没关系,不需要去理它,然后继续保持这种平静。这个叫作心感受我们自己的心。
麦彭仁波切的书里面也讲了,我们不要去寻找心到底是什么?什么是心?不用去寻找。然后我们安住,安住在什么地方呢?现在没有找到什么安住的地方,也就说了,不需要找到一个安住的地方,只要有心就可以了,让它自己沉淀就可以了,我们不需要去找一个安住的地方,让它自己沉淀下来,实际上这个就是安住了。
这个时候大家一定要注意,我们感觉到、深深地体会到,我们的心是一个非常平静的状态、非常的透明、非常的自然。然后感觉到没有杂念,它沉淀了,那这叫作心感受到我们自己的心。
好,现在大家先做好身体的姿势,我们的手要不然这样子(结定印),要不然放在膝盖上,都可以的。然后我们把这个中间的一个环节——排除污气就不做了,因为时间的关系。那么我们的心开始让它往里看,让它一定要找到它自己,让它一定要看到它自己,让它一定要感受到它自己。感受到了以后,在这个当中安住沉淀。关于我们的心是什么?是不是光明?是不是空性?都不要去管它。是光明,是空性,是什么都不重要。心,它本质是什么样子就什么样子,就让它沉淀下来。然后我们逐渐逐渐就感觉到它是什么样子,它的本质是什么样子。
好,我们现在用十分钟的时间来打坐。请大家全神贯注,好好地体会一下我们自己心的本质。
在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