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求学足迹 >> 轰动一时的斯里兰卡女孩狄露西 Back

轰动一时的斯里兰卡女孩狄露西

上师大学演讲系列三



心灵

    科学

结论篇:因果与轮回



仁波切曾说:

他没有别的伏藏法,

大学演讲系列就是他的伏藏法。



狄露西



一个回忆前世的案例

我以前看过一部很有意思的纪录片叫《前世今生-轮回的故事》,我推荐大家在方便的时候看一下。这部纪录片中提到了三位能回忆起前世的孩子,一个是斯里兰卡的,两个是美国的,其中斯里兰卡的这个案例更有说服力。

斯里兰卡案例中的主人公叫狄露西,是一个女孩子。她三年当中一直对家里人说自己前世的种种情况,这使得她的父母很苦恼。她的母亲认为,虽然自己对狄露西很好,但是她却没有把自己当作母亲,好像是自己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一样。狄露西的父亲也很生气,于是制止狄露西,不准她再提起前世的事情。但是狄露西并没有把她当时的家当作自己真正的家,并一直讲前世的一些事情。

由于狄露西把一些前世的情况说得十分清楚,包括她前世的父母亲叫什么,家里有多少人,她又是如何去世的等等。最后,她的家人实在没有办法,于是就去狄露西经常提到的那个地方去寻找线索。他们去请教了一所寺院里的长老,但长老也不知道当地是否有这样的情况。后来,这位长老介绍了一位新闻记者给他们,并将狄露西的事情刊登在了报纸上。过了一段时间后,这件事情在当地传得沸沸扬扬,大家都很好奇这件事究竟是真是假。

虽然斯里兰卡是个佛教国家,与其他地方相比,更加容易接受轮回的观点,但这件事情依然引起了一些争议。当时恰好有一家人,在报纸上看到了狄露西的故事,发现狄露西的描述与他们家几年前去世的一个女孩子的情况一模一样,于是他们就给狄露西家写了一封信,要求见一下狄露西。

狄露西一家大概要乘车六七个小时才能到达那里,但是在接近这个城市的时候,她就已经认出了所有的路标,甚至为司机指路,应该在哪里转弯,应该走哪一条路等,亲自将人们带到了她前世所在的家,而且她对前世父母家里的很多东西都记得清清楚楚。

当时还有一位冰岛大学的科学家,叫做海若森。他刚开始不相信轮回,觉得轮回不可能存在,但经过几年的研究调查后,了解到狄露西的故事,并进行了跟踪调查。最后,他确认狄露西故事确实属实,没有任何捏造的内容。从这个案例来看,轮回确实是真实存在的。

在座的各位不一定能想得起前世,但我还是希望大家能看一看这个故事。也许你们对故事的内容并不相信,而我今天到这里来,也并不是要强迫大家一定要建立起轮回观,更不是强制给大家洗脑,不相信也是可以的。但是各位在看过这样的纪录片后,可能会对以前的观念产生一些疑问,比如,究竟有没有轮回?如果有的话,我前世到底是什么样的?我死了以后又会经历什么?

一个人是否容易接受轮回的观点,这与他的家庭背景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有些人从小接受过一些熏陶,现在非常容易就接受轮回的观点。但有的人从小没有任何熏陶,现在接受起来非常困难,不相信轮回的存在。如果通过这些书籍、纪录片,在自己心里产生一些疑问,也是可以的。虽然自己以前不相信今生来世,认为这是一种谬论、是错误的观念,但从此以后,自己不但关心今生,更要关心来世,因为来世是漫长的。



To be continued







如何看待死亡?



死亡对很多人来讲,都比较陌生。我遇到的一些同学,根本不敢提,也不想提死亡。他们觉得,死就死吧,现在不要提,我愿意活着。但实际上,即便你愿意活着,也不可能不死,最终一定是会面临死亡的。接近死亡的时候,自己特别害怕,家人去世的时候也不敢面对。其实不应该这样。

佛教当中对死亡的看法是快乐的、正面的,因为提前有了准备和训练。人活着的时候要知道,有一天我会离开这个世界。但是,我们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离开这个世界呢?离开以后,心识依靠业风飘荡,“心路”历程又该如何面对?

其实,这是有一定规训的。我特别希望人们,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要多多地思考死亡,比如,我死的时候怎么办?我大概什么时候会死?这在佛教里面叫“人生无常”。无常好像是一个不吉祥的词,很多人说,这是消极的,我还是愿意过着幸福的生活,不愿意提什么无常、出离心、轮回。有些甚至说,这只是为了让害怕死亡的人得到一些安慰而已。但实际上不是这样。

人来到这个世界,最后总会死的,但死亡的窍诀,的确也只有修行人才有。很多来自乡村的佛教徒,知识有限,甚至可能连字也不认识,但他们死的时候很安然,在任何状态下,都死得没有恐惧感。而往往一辈子搞科学研究的人,或者一辈子当大学老师的人,有成千上万个学生,桃李满天下,但对死亡却不敢提及,最后自己在恐惧、痛苦中去世,这种现象比比皆是。


——选自台北大学问答








死后的心识


因此我们年轻的时候,应该要想一想:我最后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希望心能随着善业而去,这对来世是很重要的。就像有些人说,今天重要,但明天对我更重要。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一种修行。为什么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书》非常畅销?因为这本书以现代人的口吻和想法,把莲花生大士对中阴、对死亡的这些窍诀讲得比较透彻,所以很多人通过学习,明白了其实人生的终点是需要考虑的,而并不是说,人生短短几十年,完了就完了。否则,人来到这个世界,如果只是这样一个过程,恐怕是太短了。 



我们依靠业力,在轮回中不断流转

因为我们今天的主题是生命科学,所以我想着重讲一下生命的轮回。实际上,在座的各位在轮回当中流转了无数世才来到今天、来到这个世界。如果我们还继续不断地造善业或者恶业,依靠这种业力,我们还会不断地在轮回当中流转。

其实轮回的故事非常惊人。

我们佛学院有一位慈诚罗珠堪布,我翻译过他写的一本书叫《前世今生论》。台湾的喇荣三乘法林中心也印过这本书。这个书不但讲了传统佛教当中前世后世存在的道理,还引用了很多现代的科学依据,对生命的科学观有着非常详细的阐释。现在这本书好像叫做《轮回的故事》,在台湾有繁体版本。台湾有些年轻人看不懂简体字,而大陆有些年轻人则看不懂繁体字,所以这本书在台湾用繁体字出版比较合适。

仅仅通过今天这一堂课,我们不一定能马上了悟前世今生的意义,因为它的道理十分甚深,就好像非专业人士去学习物理学,或者量子力学中一些很深奥的道理一样,即使你再努力去思维,也不可能在短短时间内懂得它的原理。不过虽然道理甚深,但我们还是需要去研究。


——《生命科学与价值观》2013年11月29日台北大学演讲


the end







/ 本话题尚未圆满

     明天继续学习 /        

                  



图片来源 / Any

文字整理 / 一心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