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求学足迹 >> 大德足迹‖《莲华生大士全传》(155) Back

大德足迹‖《莲华生大士全传》(155)

莲华持明 求学足迹 2021-09-26
编者寄语








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阿底峡尊者说:“当内心感到低沉的时候,我们尤其应该多阅读祖师大德的传记。”


一千多年前,在美丽庄严的雪域高原上,有一位伟大的修行者曾许下过誓言说:我不曾远离那些信仰我,甚至不信仰我的人,虽然他们没有看到我,但我的这些孩子们,将永远受到我慈悲心的保护!


这位伟大的圣者还曾亲谕说:每月初十(藏历),我都会来到人间,只要你有信心,我都将在你左右。 


“给我你的心,我将永远在你左右。”这位伟大的圣者就是被尊为第二佛的莲花生大士。


身处末法时代,各类灾难疾疫层出不穷,当我们遭遇种种违缘障碍时,请一定不要忘记忆念祈祷莲师,因为,当我们以虔信心念想着莲师的时候,莲师便真实地现身了其无量的慈悲和智慧,给予最殊胜加持,遣除我们内外密的一切障碍。


法王如意宝也曾说过:一般而言,佛菩萨的悲心无有偏袒,但由于他们在学道阶段的发心、发愿不同,我们多劫中祈祷其他佛陀,不如祈祷莲花生大士一次的加持大。并且,莲师对遣除外界地水火风等灾难的威德力尤为显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莲华生大士全传》——这是全国第一套全面记载莲师出世、成长、 修行、证道、降魔、弘法的划时代巨著,让我们一起来见功德而生信心。







第二篇 狮子吼声



   第四章 修罗石洞净比丘



释迦狮子从佛陀说法的殊胜与善星比丘的邪见深重中,了悟任何的佛法,都是要经由正见的指导来实践实证的。如果不能够从佛法中了悟真实的智慧,使之深植于我们的心中,而心起邪见的话,那么我们所知所见的佛法名相,并不能够帮助我们解脱痛苦。


阿难尊者低沉庄严的语音,佛陀示现在世间的一大因缘,如如实实地流入了释迦狮子的心中。阿难尊者此时双眼凝注着虚空,在清净的幻化之中,宛如释迦牟尼佛光明现前,并为一切众生示现了广大不可思议的究竟教化。


在光明的阿修罗秘殿,释迦狮子侍住在阿难尊者的座前,两人都安住在寂静的三摩地中。此时,释迦狮子缓缓地睁开双眼,目不暂舍地注视阿难尊者,而阿难尊者也张开了清净慈祥的眼光。于是释迦狮子恭敬地合掌向阿难尊者讯问道:“尊者!是否能够请您为我开示佛陀伟大的生平?”


阿难尊者默然欢喜,然后说道:“伟大的世尊——释迦牟尼佛,在三十五岁的时候于菩提树下,彻悟了法界的真谛,而圆满成佛了。当他在看到晓星升起的时候,成就了圆满究竟的佛果,并依据他所证得的法界真谛而开始推动清净的fǎ lǔn,并救度法界的一切众生。


“佛陀在菩提伽耶菩提树下的金刚宝座上,了悟证道之后,首先观察所有众生的因缘。他了解在现在的娑婆世界中,以前与他共同修持苦行的五比丘,是能够了悟这甚深微妙法的,于是佛陀选择了五比丘作为初次受法因缘之众。所以他就慢慢地来到了瓦拉那西的鹿野苑,在此与五位比丘见面,并且初次转动了正法之轮。


“佛陀在鹿野苑为憍陈如、马胜、婆沙波、大名、跋提等五比丘,以及虚空中许多天神大众,三转四圣谛十二行相fǎ lǔn。


“这初次的三转fǎ lǔn,首先‘示转fǎ lǔn’,是要我们了知‘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等四谛之法、生命的真谛;再来‘劝转fǎ lǔn’,是要我们依照四谛之法‘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来正确地实践;第三则为‘证转fǎ lǔn’,是要我们圆满实践四谛‘苦已明,集已断,灭已证,道已修’之法。


“在三转fǎ lǔn之中,每一转fǎ lǔn,对四谛中的每一谛,都会产生四种不同的证知,即所谓眼、智、明与觉四种境界。眼就是法眼,对法正确的知见;智是正智,依此可得解脱般若正慧;明是三明解脱;觉是般若正慧光明。而在第一示转fǎ lǔn时,憍陈如及许多天神都生起‘见道’,证得法眼初果的境界;当第二劝转fǎ lǔn时,憍陈如就证得了四果阿罗汉,而其余四人也生起了‘见道’的境界;当三转证转fǎ lǔn时,其余四人也证得阿罗汉了。


“佛陀自初转fǎ lǔn开示五比丘,及至证入涅槃时的遗诫,都谆谆教诫着我们苦、集、灭、道四谛的正义因为这四者是真实不虚的,所以名为谛,而此四者能为圣者所知见,所以又名为四圣谛。”


这时,释迦狮子虽早已通达一切诸法的真谛,但是为了末世众生,及一切密乘行人能安住于正法永不退转的缘故,所以特别双手合十向阿难尊者恳求道:“尊者!您是否能为我以及密教行人还有一切的末世众生,宣说四圣谛法,使我等能安住于正法永不退转,能坚固于佛法,永不生起邪知邪见。”


阿难尊者慈悲地说:“善哉!我当然要为你及一切众生、修行人宣说正确的法要,请你仔细谛听。”






莲师足印




此福已得一切智

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