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 众生十二缘起的动力是无明,菩萨十二缘起的动力是菩提心 Back

众生十二缘起的动力是无明,菩萨十二缘起的动力是菩提心

慈诚罗珠堪布平台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2021-04-02

点击↖关注平台

回复“血脉论

获得已连载合集



所以,不懂得自己的心本来就是佛,认为我们现在不可能是佛,修行了以后才是佛,这个观念就是有错的。


“识数修证”,他们只懂得反复地去修。反复地修行当然没有问题,主要是他们认为,反复地去修了以后才能成佛,现在不是佛,现在众生的烦恼不可能是菩提。这种观念是不对的。


这样以后,他的结果是什么呢?“堕在因果中”。精进修行是因,未来可以成佛就是果。他们堕在因果中,还没有超越因果的观念。因果不就是有为法、无常的吗?他们的见解还没有超越无常的、世俗的、有为法的范畴,所以这个见解不对。


是众生业报”,有因果,那当然有业报。业报也有善的业报、恶的业报,那这个就是善的业报。现在努力修行,将来会成佛,还是停留在善恶因果的层面上,根本就没有认识到自己心的本性就是佛。


不免生死”,我们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二乘外道是不是不免生死轮回呢?如果是这样,那小乘佛教能不能够证悟阿罗汉呢?如果说不能,那这是对小乘佛教的一种诽谤,小乘佛教的修行人不能成佛,但证悟阿罗汉肯定是可以的。


如果说小乘佛教的修行人,可以得到阿罗汉,那么阿罗汉他会不会堕轮回?如果说阿罗汉还会回到轮回当中,那这不叫阿罗汉了。如果说阿罗汉不需要轮回的话,达摩祖师不是说“不免生死”吗?在这个地方,就有这样的一个细节问题。那我们怎么去理解呢?


佛经记载说有两种生死。一种粗大的生死,是六道轮回所有众生经历的生死,自己造了业,因为有这样的业,所以流转轮回当中。另外一个是细微的生死,从一地菩萨到十地菩萨之间的阶段当中有细微的生死。



大家都知道十二缘起。一个人因为无明,然后造业,从这一世投生到下一世,然后衰老、死亡,这样一个完整的循环。这个过程有十二个环节,每一个环节是一个缘起支,叫作十二缘起。那么这个十二缘起是有烦恼、有无明业障的,是所有众生要反复经历的。一地之后就没有这种生死了。


大乘佛经中讲,一地到成佛之间,还有一个十二缘起。这个十二缘起,它的动力不是业力,是慈悲心。虽然这里面也有一些残留下来的无明,但是无明力量已经很弱很弱了,不会让他造新的业,也不会因为业力而轮回。但是因为还没有成佛,所以还是有细微的生死。这种生死什么时候结束呢?在十一地,成佛的时候会彻底地结束。


达摩祖师讲的“不免生死”,就是这种生死。普通众生所要经历的十二缘起的生死,阿罗汉完全可以断掉,但是后面这个细微的生死,阿罗汉没有办法免除。所以,我们应该这样去理解、分析。


远背佛意”,他违背了佛第三转法轮的意思。佛的第三转法轮当中讲,众生就是佛、烦恼即是菩提,这是最终极的或者最高级的佛意。他没办法理解这个佛意,他一直认为成佛是有因才有果,所以现在要修行,未来才能成佛,这就是违背了“不修也是佛”“现在就是佛”的佛意。



但“现在就是佛”是什么意思呢?本质上现在是佛。但本质上现在是佛,这也没有用。为什么?比如说一个人睡着以后会做噩梦,梦境本质上不存在,但是没有用,因为他在梦中没醒过来。一样的道理,本质上是佛,没有轮回的生死痛苦,但是因为他的无明、错觉,导致了各种各样的痛苦,自己把自己的这些幻觉当作是真实的。


 “即是谤佛众生”,这都是谤佛的众生。怎么诽谤了佛呢?如果说现在的修行是因,未来得到的佛是果,那佛不是在因果的范畴中吗?因果无常,那佛也是无常;但佛不会有因果,佛不是无常。所以这是在谤佛了。


杀却无罪过”,如果理解成杀掉这种人也没有什么罪过就大错特错了。“这种人”是谁呢?就是刚才讲的阿罗汉、缘觉,还有大乘佛教一部分的人。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呢?达摩祖师强调众生本来就是佛。如果我们把佛理解为无常的,理解为有因果关系,这是大错特错,对很严重的错误,相应的惩罚就足够把这人杀掉,强调错误的严重性。是不是真的杀掉没有罪过呢?我们不能这样理解佛经,当然不可能。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


无论什么法门,最后都要证悟空性

证悟的智慧既是戒、又是定、也是慧

你学佛用功用对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