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世界,从落实《弟子规》开始
我是锦州广厦国学堂的一名老师,多年来,寒暑假里,我们都会举办小学生的夏令营和冬令营活动,针对同学们德行教育的不足和缺乏良好生活习惯的实际,采取以《弟子规》为教材去进行引导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弟子规》被称为"天下第一规”,其中结尾部分“余力学文"一节中讲: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意思是不能身体力行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本分,一味死读书,纵然有些知识,也只是增长自己的浮华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如此读书又有何用?如果只是一味地做,不肯学习,就容易依着自己的偏见做事,蒙蔽了真理,也是不对的。所以,我们在夏令营和冬令营活动中,就是 针对学生们"力行"与"学文”的不足,来进行弥补。
首先,我们将《弟子规》做为夏令营中的主要学习教材,课上读诵、讲解与表演三结节。晚上放学前,布置家庭力行孝道的作业,如扫地、拖地、倒垃圾、做饭、摆碗筷、洗碗、给家人按摩等。第二天早上第一节课,我会逐一询问学生们在家的力行情况,并进行讲评,好的表扬,不足的鼓励。另外,我们还与广大家长建立了互动微信群,将同学们学习的内容、在校表现、家庭力行作业等及时告之家长,家长也会把学生们家庭力行情况拍摄成视频,发到互动微信群,以便于大家学习和交流。
另外,教室的黑板上,每天都有值日班长抄写的《弟子规》里的两条内容,作为格言警句来提醒大家。同学们一旦犯了什么错误,我们会立刻提起《弟子规》,触犯了其中的哪一条。例如,两个同学发生矛盾冲突,我们会立刻提起《弟子规》中的"身有伤, 贻亲忧,德有伤 贻亲羞”和“兄道友 弟到恭 兄弟睦 孝在中”来进行调节。当有的同学不小心触碰了桌子角,就立刻提起“宽转弯 勿触棱”来进行指导。桌面上东西杂乱时,就立刻提起《弟子规》中的"几案洁 笔砚正"来进行纠正,令同学们口服心服,乐于接受……我们还通过看二十四孝故事和"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等德育视频来加强同学们的感性认识,看到那些古往今来的好榜样,以增强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再有一点,为了让同学们加深对《弟子规》的理解和提高作文水平,通过写孝心日记来加强,真可谓是一举两得,这也是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个好方法。
经过一期夏令营或冬令营的学习,同学们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知道了做人的根本是孝道,孝养父母包括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等内容。并且知道了孝道是德行的根本,了解到父母生养我们的不容易,从而,自觉知恩、报恩,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
在多年的夏令营和冬令营的学习活动中,我们深切地感到了:《弟子规》确实是培养孩子们德行最好的教材,这一千零八十个字,一百一十三件事,涵盖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具体化、生活化,有极大的指导性、实践性。只要我们对老祖宗在《弟子规》中的教导深信不疑,并坚决去执行,做到知行合一,就一定能够把孩子们培养成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人。当然,这也需要父母和老师一同来学习和落实《弟子规》,处处为孩子们做好榜样,大家上下一起学习和落实《弟子规》,才能保证这种德行教育的有效性和持久性。
其实,《弟子规》不光是教小孩子的,大人也应该学,大人过去没有学过《弟子规》,怎样如礼如法地做一个好人,这一课真的是每个人都应该学,所以,大人此时学习算补课,亡羊补牢,也不算晚,“活到老,学到老”吗!让我们每个人都捧起《弟子规》,认真地学习和落实,那么,和谐世界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