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29课-法师辅导
第一次法师辅导——加行教材2011版
一
器世界的一切法都是刹那变化,没有一个恒常不变
(一)观察所处环境变化
1、自身所经历的环境变迁
从小到大,所住家的变化,成家前后的住所变化;从小学到大学,学习环境及学校的变化;工作环境的变迁;可见不管是生活、读书、工作的环境,从很多方面来观察都在变化中,从中可以深刻了解器世界的无常。
2、善于观察并修持无常观
(1)一定要经常的观修,万事万物都在运动变化。
(2)哲学观也是同样的认知,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没有一个是绝对静止的。
(3)修行无常观很重要,无常的观念在相续中要一直不退。讲法者在讲《大圆满》前,还要观修四种共同前行,以此鞭策自己,真正的对轮回生起出离心。
(二)《前行》基础很重要
《前行》基础没打好,即使正行的境界修得很好,也不会有进步。
二
思维内情众生而修无常
(一)有情众生有生必有死
不仅仅是外境的器世界有成住坏空,有情众生也是无常的,凡夫人有生必有死,这是必然规律。
(二)无常四际法则
聚际必散,积际必尽,生际必死,高际必堕。
(三)密乘长寿持明果位者可以不舍肉食
除了一些个别的一些密宗修行人获得了长寿持明果位,不舍肉身而飞往清净刹土。
(四)学会面对死亡,为死亡做准备
1、要有死期不定的概念
世间人虽然知道每个人会死,但是什么时候死?很多人认为:我今天不会死,明天也不会死。以此愚痴常执的概念,就不会精进,而且耽着世间八法。事实上我们谁都没有把握今天晚上或者明天会不会死。死主会突然而至,所以一定要有死期不定的概念,懂得这一点就要时时刻刻为死亡做准备。
2、生日不快乐
当过了一个生日寿命就减短了一年,每当生日的时候,最主要的是应该感恩母亲,是母亲苦难日的纪念。曾经的这一天母亲最痛苦,应该给母亲放生,做一些善事。以无常鞭策自己,感念寿命又减少了一年,应该抓紧时间修持正法。
3、要有死亡来临的紧迫感
在没有死之前,要好好的忏悔自己往昔的罪业,励力的行持善法。把罪业降低到最低的程度,以此不堕恶趣,能够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4、例说
冬天的时候,一个觉姆的房子被火烧了,当时她就被烧死在这个屋里,当天,她肯定没有想到今天是我死亡的日子。
死去的因缘很多,死亡就是这么突然,坐在车上绝没有想到会突然出现车祸而死去;
在提水的时候,路上摔一跤,很可能就再也起不来;
晚上睡觉的时候,突然心脏病发作,突然脑溢血,就会导致死亡;
明年的今天我们是否还能在一起共修,谁也无法预料。
5、看破世间,舍弃世间,为死亡做准备
作为修行人要时时观修无常,坦然面对死亡,一心一意的修持正法,为死亡做准备。
真正的修行人不应该逃避死亡,就算你对死亡讳莫如深,但是你肯定会死。我们今生的时间是很短暂的,后世的生死非常漫长,这一生获得了暇满人身一定要珍惜,深知我们现在时时面临,一定要为死亡做准备,为后世做准备。
(五)死的因缘多,生的因缘很少
1、生缘会变成死缘
即使生的因缘有时候也会变成死缘,有时候渴了喝一口水也可能呛死;
饿了吃食物时,很可能是食物中毒而死去;
2、修行人观修死期不定很重要
真正的无常修得好,就会明白世间琐事对我们的死亡没有意义,就会知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地位再高,名声再大,钱再多,眷属再多,死的时候,一针一线带不走,一个人都带不走。唯有自己往昔所造的恶业和善业会跟随自己。
没有学佛之前,我们造了很多的恶业,依靠这些恶业力会牵引我们到三恶趣中,所以,在没有死之前应该励力的忏悔,励力的行持善法。把世间名闻利养都要抛开,因为对我们的死亡没有用,唯一的修持对死亡有益的正法。
3、公案
有一个80岁的老人还在为自己的子女计划修房子,当时佛陀观察到他第二天就要死了,就告诉他抓紧修法,他说明天再说吧。话说完,房梁就掉下来砸死了他。
启示:很多人没有死期不定的概念,总是认为今天不会死,明天不会死,为常有的生计做准备,虚度人生。
(六)寿命无常观非常殊胜
1、随学大德,善修《前行》
《大圆满前行》华智仁波切句句都是金刚语,加持力非常大。如果经常的观,经常的思维,会了达对世间法越执着,痛苦就越大,乃至芝麻皮许的执着也会带来无量的痛苦。真正的有了无常观的定解,便知世界的万事万物没有一个是可靠的,对死亡都没有利益,遇到违缘的时候也会以无常观来鞭策自己,所以一定要生起无常观。
了达万法都是无常,就会自然的面对。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吃亏,也没有谁占便宜,都是自己所造的业。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如理如法的取舍因果,断恶行善。
2、对比无常观
藏地一生持咒的老人:藏地很多老人一生中念观音心咒,越老他越高兴,面对死亡他也很高兴,因为他知道一旦死了就能够面见阿弥陀佛,能够往生极乐世界,是非常快乐的事情。
没有修行的人:平时就逃避死亡。死亡真正到来的时候就手抓胸口,非常痛苦。
3、赶时间,勤修学
寿命本来就很短暂,现在好不容易入了佛门,又好不容易遇到善知识和珍贵的佛法,一定要精勤的修学,不要浪费时间。
4、高僧修为
一些高僧大德,他们经常是以无常鞭策自己,心里始终有一种力量,晚上怎么睡不着,白天也从来不敢散乱,没有意义的事情和他们是无缘的。
5、提升心力,以佛法对治散乱
我们修行的时候,内心的力量一定要提升起来。没有修学佛法之前,我们曾经因散乱浪费了多少时间?去不该去的地方,做不该去做的事情。现在我们学了无常,应该会以佛法的力量改变自己。
当今天没有好好修行,就责骂自己,惩罚自己。这说明自己的相续有改变,但是要更加的精进。我们的时间确实是很短暂。前半辈子都是在无益中度过,造了很多恶业,好不容易学了佛法,时间又很紧迫,到了老年精力也不够,趁现在没病没痛,顺缘具足的时候,一定要以无常鞭策自己好好的修持正法。
6、修行要自觉
大部分人对死亡都没有把握,我们应该时时观死亡无常,想到自己时日不多,是不是真正的对死亡有把握呢?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好好的多念心咒,多忏悔业障,修持正法。
不要每天散乱,要经常祈祷上师三宝令自相续真正的生起无常观。这样修行就不敢散,也会成功。
第二次法师辅导——加行教材2014版
1、出离心的必要性
(1)无出离过患:如果没有生起出离心,在轮回中不管是走路也好、做事交谈也好,都会成为轮回的因,成为一种修行的障碍。
(2)出离性必要:当生起了出离心,我们身处轮回中,一切也还在运作,但是这个时候心态已经不一样。我们的状态和境界都已经有了,轮回中的一切不会再成为我们的障碍,这就是修持出离心的必要性。
(3)修出离方法:出离心必须要经由正确的法来生起。除有些修行者前世已经串习了这方面的善根,今生中可能是某个因缘触动,他就可以完全看破轮回,或者是通过祈祷上师加持心相续之后,也可以生起看破轮回、修持正法的出离心外,绝大多数的修行人依靠《前行引导文》中的这四个修法渐次修很重要。
(4)基础未打好的表现:修菩提心的时候总感觉有东西在拖后腿,耽著很多东西,修的时候总是没办法全速前进。在修空性或者修密法的时候也是感觉没办法,有很多东西在拖后腿,这就是基础没打好。
2、《前行》前面法和后面法哪个更殊胜?
(1)从法的次第角度:越往上越殊胜,比如说从共同前行、到不共前行、空性、再到大圆满等等。从法的角度而言,这些法越往上越靠近实相,也就越殊胜。
(2)从修行者的角度:可以说越往下面的这些法越殊胜。因为接近实相的这些高法很深,普遍而言我们没办法相应,在学的过程中就会看不懂、修不动。虽殊胜易失去信心。
(3)到底是越往上越殊胜,还是越往下越殊胜,要看我们现在的心是处于什么状态,我们需要什么法。因为我们的心是逐渐成熟的,如果前面的基础没打好,即便去接触那些甚深的法,调伏我们烦恼的作用不大,甚至有的时候根本没有作用。当我们的心成熟后,要让我们的心真正的解脱的因是空正见、生圆次第这些非常殊胜的法要。
3、法王如意宝寿命无常窍诀修法三要点
(1)第一个要点,包括我在内的一切众生必然会死,在我们的心上打上烙印,刻意去思维死亡的问题;
(2)第二个要点,死期不定, 死期不定包含了死亡的地方、时间、方法等等都是不确定的;
(3)第三个要点,思维死亡无常的修法并不是让我们焦虑的,而且焦虑也没有用。我现在所追求的其他的一切所有的东西,包括自己的身体、感受、钱财、名誉等,死的时候完全没用。死亡的时候只有善法才有用。
(4)总结:把第二第三点结合起来,既然死亡的时候只有正法才有用,而现在不确定什么时候死,那我就要用一切时间修法。这样我们就会逐渐地舍弃对今生的执著,看破今生,把心调整到修法上面,自然而然地会很精进。
4、无常的重要性
(1)有利修菩提心:如果要修菩提心,在修之前首先应该有一个状态,就是要把无常修好。通过再三忆念无常,然后再修菩提心,这一座质量就很高。
(2)有利修空性:如果要修空性也是要先修无常,修了无常再修空性时,无常的观念会激励你不要放逸、不要懈怠。
(3)过患:没有一种无常的觉受的话,很自然就会拖时间。如果没有通过观修无常来断除内心中的自私自利,就会有常执。常执就是认为自己还可以活很长时间的执念。有了常执,我们自然而然就不想解脱,而是去追求世间八法。
(4)方法:无常法不是说词句上看懂了,要反复去打坐,把法义融入到心中去,驱逐掉以前的常执——认为不会死,或者认为几十年之后才会死、临死前钱财、亲戚有用,把这些统统遣除。
5、上至有顶下到地狱底层的所有众生没有一个能逃脱死亡的
(1)三界:
① 欲界,是最下面一界,对“妙欲”的执著很严重;欲界的最下面就是地狱,地狱的最底层是无间地狱。从无间地狱的底层往上是饿鬼界;再往上就是大地,大地上有很多旁生、人;再往上是欲界天,有四大天王天、三十三天、他化自在天等等;
② 色界天,从初禅到四禅之间有很多宫殿;
③ 无色界:无色界在最上面。无色界四种定,感召四种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和非想非非想处天。
(2)有顶:有顶的“有”指三有,有顶就是指三有之顶。整个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之顶。
(3)上至有顶下到地狱底层的所有众生没有一个能逃脱死亡的。地狱的众生很希望死,因为太苦了,马上想死转生到其它地方去,但业太重,需要以感知痛苦的方式来消业。所以堕地狱的业不能造,地狱太苦了,到了地狱时时刻刻都想死。其他的有情很少有想死的,都想活得越长越好。
6、思维内情众生而修无常
(1)凡夫有生必死,圣者无生无死
① 三界的众生都是通过业推动的,都要投生。哪怕寿命再长,还是会死的。所以说有生必然有死。
② 圣者没有生,所以他就不会死。虽然显现上有生,但其实不是真实的生,因此无生就无死。
(2)寿命不定
南瞻部洲的人的寿命是不定的。现在时逢末世,末世的意思是五浊恶世,其中一浊叫命浊,即生命很容易遇到违缘,死亡很容易就会来临。
(3)走向死亡
从出生那天起我们就开始往死亡迈进。
(4)只少不增
人的寿命从来不会增加而只有减少。
7、人的寿命不会增加,开长寿法会好像可以让我们长寿,两者之间理念上会不会有矛盾呢?
(1)层次不一样:寿命无常是共同前行,这个层次还是比较低的。而长寿法会是密乘的层次,两者不是在一个层次上。对世间一般的人来讲,根本没有什么方法去延长寿命。
(2)正确方法:世俗谛和胜义谛,出离心和菩提心,观寿命无常和长寿法会,这个层次是不一样的,不同法义要在不同层次理解,只要把层次划分开,意义一下子就出来了,不但不矛盾,而且次第森严、非常明显。让我们生起信心,让我们的心逐渐靠近解脱。
8、对众生是生厌离心,还是要观想众生是我们的父母呢?
(1)如果在低层次中,一定要观想众生和整个世界的不足之处,让自己看破放下,生起出离心,这时候一定要观过患。
(2)生起出离心后,就要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发菩提心,此时就要观众生的功德以及对自己的恩德。这就要走近众生,发起利他的心。
9、寿命多害
(1)多害即无常:生命在形成的时候就是由于受到前世种子习气的影响,违缘非常多,虽然我们暂时没有遇到,但是哪天遇到我们不能肯定。
(2)无常入相续标志:如果发自内心地想,我们在沉睡的时候,一呼一吸之中,能从梦中醒来很稀奇。说明无常已经进入了我们相续。没有生起这样的感觉之前,对于无常的修法还是要不断地去串习。
10、死期不定
(1)未有觉受:若人们对死期不定这点没有产生一定的觉受,就开始追求世间八法。
(2)有觉受:
① 若有无常观念时,平常那些让我们产生烦恼的,动摇我们相续的言论、思想、境遇等等,都不值一提了,完全可以超越。所以安住在无常有巨大的加持力,会改变了我们的心态和观念。不会再患得患失、斤斤计较。
② 作为修行人,能够接受死亡,不但接受死亡而且我已经做好准备,已经有把握了,这个时候就修行有成了。
11、舍弃世间八法,认真行持善法
(1)一生的财富、名誉、感情,还有所谓的姿色、奔驰的良驹,这些死亡到来的时候一点也带不走。所以死亡到来的时候,有用的只有善根。
(2)若能通过观修,内心中有临死唯有善根有用的想法时,就可以真正地舍弃世间八法,去认真行持善法。只有这样的想法,才会鞭策我们精进。实际上,我们确实也是没办法肯定死亡何时会来。
(3)若内心中能够产生这种无常观念的时候,平常那些让我们产生烦恼的,动摇我们相续的言论、思想、境遇等等,都不值一提了,完全可以超越。
12、死亡来临无人可救护
(1)即便是钻到一个没有缝隙的铁盒子里面,守护得非常严密,但还是会死。
(2)死亡到来的时候,一些身手很好的勇士也救护不了你。
(3)死亡到来的时候,饮食无法引诱,无处可逃,无处可躲。
(4)所以若在世时不选择修行、不精进修行,业力成熟了,即便是佛陀或者大圣者的力量也没办法守护。
(5)所以切切不可懒惰懈怠、一拖再拖,而应诚心修持临终时决定有益的殊胜正法。
13、正法在行为上的位置应视情况而定
(1)对于出家人来说,心中佛法排第一,行为上佛法也要排第一,其他往后延。
(2)在家人,心中佛法排第一,行为上排第几要看家庭的情况而定,家人能够接受怎么样的状态,这个时候再去协调。心中永远不能舍弃,永远要精进,但是行为上要做一些让家人比较能够接受的方法,这是双赢的方式。
编写师兄:定解G21,定解B08
审核师兄:定解B07
档案编号B05029-定解B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