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缚凡夫能否往生极乐得不退转? | 十疑论05
具缚凡夫,恶业厚重。一切烦恼,一毫未断。西方净土出过三界,具缚凡夫云何得生?
对此分三段来解释:第一、就此情形,唯仗自力不能生,兼仗他力能生;第二、依《婆沙论》认定难行道和易行道;第三、以喻证成。
就此情形,唯仗自力不能生
兼仗他力能生
● 有二种缘。一者自力,二者他力。自力者,此世界修道,实未得生净土。是故璎珞经云:始从具缚凡夫未识三宝,不知善恶因之与果。初发菩提心,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受菩萨戒,身身相续,戒行不阙,经一劫二劫三劫,始至初发心住。如是修行十信十波罗蜜等,无量行愿。相续无间,满一万劫,方始至第六正心住。若更增进至第七不退住,即种性位。此约自力,卒未得生净土。
他力者,若信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取念佛众生。即能发菩提心,行念佛三昧。厌离三界身。起行施戒修福,于一一行中,回愿生彼弥陀净土。乘佛愿力,机感相应,即得往生。
依《婆沙论》
认定难行道和易行道
● 是故十住婆沙论云:于此世界修道,有二种,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
● 难行者,在于五浊恶世,于无佛时求阿鞞跋致,甚难可得。此难无数尘沙,说不可尽。略陈有五。
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
二者,无赖恶人,破他胜德。
三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
四者,声闻自利,障于大慈。
五者,唯有自力,无他力持。
● 易行道者,谓信佛语,教念佛三昧,愿生净土,乘弥陀佛愿力摄持,决定往生不疑也。如人水路行藉船力,故须臾即至千里,谓他力也。譬如劣夫从转轮王,一日一夜周行四天下,非是自力,转轮王力也。
以喻证成
● 若言有漏凡夫不得生净土者,亦可有漏凡夫应不得见佛身。然念佛三昧,并无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随分得见佛身粗相也,菩萨见微细相。净土亦尔。虽是无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发无上菩提心,求生净土。常念佛故,伏灭烦恼,得生净土。随分得见粗相,菩萨见微妙相,此何所疑。故华严经说,一切诸佛刹,平等普严净。众生业行异,所见各不同。即其义也。
设令具缚凡夫,得生彼国。邪见三毒等常起,云何得生彼国,即得不退,超过三界?
第二、以长期不退故皆得无生法忍
往生彼国以五因缘故不退
● 得生彼国,有五因缘不退。云何为五?一者,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持,故得不退。二者,佛光常照,故菩提心常增进不退。三者,水鸟树林风声乐响,皆说苦空,闻者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故不退。四者,彼国纯诸菩萨以为良友,无恶缘境。外无神鬼魔邪,内无三毒等,烦恼毕竟不起,故不退。五者,生彼国即寿命永劫,共菩萨佛齐等,故不退也。
以长期不退故皆得无生法忍
● 在此恶世,日月短促。经阿僧祇劫,复不起烦恼,长时修道。云何不得无生忍也。此理显然,不须疑也。
思
考
1. 从唯依自力和兼仗他力两方面分析:具缚凡夫能否往生西方净土?
2. 如何以五种因缘证成往生净土后不退?
3. 如何依此证成往生后皆得无生法忍?
4. 五因缘中说“生彼国即寿命永劫”,后文又说“经阿僧祇劫”,前后证成都用到寿命无量,是否有重复过?为什么?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获取音频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