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次第花开 >> “舍弃今生”会不会太悲观了 Back

“舍弃今生”会不会太悲观了

希阿荣博堪布 次第花开 2018-12-12


以下文字节选自 

《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暇满难得

希阿荣博堪布著



我想很多人都会同意,修出离心是最让他们感到挫败的经历,有时甚至比修慈悲更让人为难。生活里有太多的东西,不是那么轻易就能放开的。有一位居士对我说:书上总是把“舍弃今生”作为出离心的注解,这让她感到沮丧甚至恐惧,害怕一旦生起出离心,人生从此就变得灰色、了无生趣了。从小起她接受的教育是热爱生活,而不是唾弃生活。的确,生活并不永远是阳光灿烂,但却不能因此全盘否定生活的意义。如果成为佛教徒就意味着要成为一个悲观主义者,那还不如没有信仰而快乐地生活。听她这么说,我不禁哈哈大笑:“看来你做佛教徒做得不太快乐,不过别担心自己吃亏了,那些不是佛教徒的也同样过得不太开心。”这世界上恐怕找不到一个彻头彻尾快乐的人。轮回里任何一种生命形态都不能免于痛苦。所以,才要出离啊。





别老琢磨自己是悲观主义还是乐观主义,这不重要。为了表明自己的合群和积极向上,我们已经浪费了太多时间做无谓的追逐。如果跟众人做一样的事就能更快乐、更能讨人欢喜的话,我想这世间应该早就没有冲突、争斗,也没有不开心的人了,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表现得像别人一样躁动,热心于积累财富名声,追求安逸享受,却并没有因此让别人更高兴、更接受我们一些,或者让自己更少一点烦恼。


我们喜欢贴标签——积极、消极、乐观、悲观,其实佛陀并没有教我们应该乐观还是应该悲观,他只是说要放下执著。消极、悲观不是因为放下了执著,相反,正是因为放不下,对某些人、某些事、对自己的经历遭遇太执著了,才会悲观厌世。


说到乐观,欲望多不一定是积极乐观。有一位道友曾对我说她在喇荣五明佛学院短期进修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佛学院出家人的快乐心态。以世间标准而言,那里的许多出家人可以说是一无所有,换了一般人身处他们那样的境地大概要愁死了,但是他们每一天都很快乐,勤奋地闻思修行,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每过一天,他们就向解脱迈进一步。那里的年轻人朝气蓬勃,老年人安详喜乐。他们说,今生是如此幸福,能依止具德上师听闻殊胜妙法,依教奉行,来世也不用担心,因为他们戒律清净,每天都在精进地积资净障。如果你去过学院,看过那里的出家人灿烂的笑容,你会知道他们说的是真心话。大家想一想,自己在物质上比学院的多数人都富裕不知多少倍,而他们自在快乐,对未来充满信心;自己却总是焦虑不安,拥有的再多也觉得未来没保障为什么呢?


以上文字选自:

希阿荣博堪布 ∣《前行笔记》之“暇满难得”



金线般的传承

前言
有缘
信心
时光流逝
你想遇见一位好上师吗?
佛陀时代的全明星阵容

新的视角

向上师祈祷什么

我们依止上师很可能会遇到的第一个问题

为什么你的修行之路如此艰涩?


希阿荣博堪布新著《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已正式发售。各大电商,新华书店等地面店均已上架。


 更多编辑推荐:

学佛这么多年,怎么烦恼仍然主宰着自己的心?

耕耘生活的同时,别让心田荒芜了
红尘清凉 | 读《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


动动手,把我们【设为星标】或置顶

不要走散哦

点击“阅读原文”,学习《前行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