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 如是从初心,心法相续生。 从是而有果,离心无相续。【每日一颂】《中论》
“破暂时缚解”分三:一、破轮回之本体 —— 观缚解品;二、破彼能立之因果——观业品;三、宣说趋入真如之方便——观我法品。其中第一部分已经宣讲完毕,今天开始讲第二部分“破彼能立之因果——观业品”。
十七 观业品
辛二(破彼能立之因果——观业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壬一(以理证广说)分二:一、宣说业果自性成立之宗;二、对此进行观察而遮破。
癸一(宣说业果自性成立之宗)分二:一、业之安立;二、对此断除常断之理。
子二(对此断除常断之理)分二:一、对方发出常断之太过;二、对此回答而剖析。
丑二(对此回答而剖析)分二: 一、说经部宗观点;二、说有部宗观点。
寅一(说经部宗观点)分三: 一、以比喻说明;二、结合意义而宣说;三、确定业果。
卯二(结合意义而宣说)分二: 一、宣说业果相续;二、远离常断之理。
辰一(宣说业果相续):
如是从初心,心法相续生。
从是而有果,离心无相续。
与种芽喻的道理一样,从最初的心可以产生后后的心法相续,从此相续而产生果报;如果离开了最初的心,则不会有心法相续和最后的果报。
由前面的种芽喻,可知种芽等相续是存在的,这样的相续不断产生后后之果,因而不会有常或断的过失。
如同此喻一样,任何善恶的心相续,都是从心法等业中产生的,随后又从此等相续中产生了苦乐的果报。如果不存在心法之类的业,心相续及最后的善恶果也不可能产生,而成为必定无有之法。
比如, 一个人发恶心杀害众生或者对三宝产生了邪见,这个恶心的业相当于种子,它产生的相续如同根、 茎、叶般会一直不断蔓延,当因缘成熟时,他就会堕入地狱,感受烧热等苦果。而恶心相续及苦果都是由最初的恶心之业带来的;如果最初不生恶心,随后的心相续及最终的果报也不会有。
也可以用善心来比喻, 《显句论》中也是从善恶两方面来宣讲。以发菩提心为例,如果一个人最初发了菩提心,由这一初心的业引发的心法相续,会令他的善业功德不断增上,最终成熟无量无边的善果。
《中观四百论》第五品颂云: “菩萨初发心,胜过大地上, 一切众生类,转轮王福德。”此颂主要讲了一地菩萨的功德,意思是, 一地是发胜义菩提心的开端,一地菩萨最初生起胜义菩提心的功德,远胜过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获得转轮王的福德。月称论师的《中观四百论》注疏中也讲过这个道理。
我们现在还在资粮道,虽然只能发起世俗菩提心, 但由世俗菩提心这一善业所引发的善心相续,也会不断蔓延增长,产生无量无边的功德并最终引导我们登地、 成佛;如果离开了最初的世俗菩提心,就无法现前暂时及究竟的果报。
总而言之,由初发心等业产生了心法相续,有了心相续,就会产生果报。反之,离开了初发心等业,就不会有心法相续,也不会有最后的果。
敬摘录索·达·吉·堪·布讲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新版讲解
记忆板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