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今日当精进 >> 《极乐愿文大疏释》17课CC+笔记 Back

《极乐愿文大疏释》17课CC+笔记


本课脉络


👆 识别上图小程序码查看或下载



本课科判



本课重点

  • 佛陀的对境是解脱之因。

  • 不忘诸佛菩萨的名号,时时处处不忘念佛,将念佛融入生活。

  • 应以信心忆念佛陀,信心虔诚,就一定能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

  • 生起坚定信心。


本课难点

  • 念念不忘忆念佛陀。

  • 只要以信心祈祷,佛陀的加持当即就会融入相续。

  • 坚持正见与行为不退转。


本课脉络

  • 念佛重要性。

  • 时时处处不忘念佛。

  • 以信心忆佛念佛。

  • 信心的重要性。


 脉络展开 


一.念佛重要性。


1.以佛陀为对境种下解脱之因

无论是眼见佛陀的身相或耳闻名号,甚至仅仅忆念阿弥陀佛垂念或手触佛像……,都必定成为解脱之因。

眼见: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或其他诸佛菩萨像。

耳闻:诸佛名号。

忆念:阿弥陀佛等圣尊时时刻刻都在垂念、观照着我。

手触:佛像。


2.重视念佛、礼佛、观佛等解脱资粮。

不管世人理解与否,都要坚持自己的见解与行为,千万不能退转。

.时时处处不忘念佛。


1.不论是否明观佛陀身像等,一定不要忘记佛陀名号。

心里一定要经常忆念佛陀名号。

行住坐卧都念念不忘。


2. 遣除念修中的疑惑。

①疑问1:不知道念哪尊。

释疑:众生根机不同,念哪一尊都可以,随自己的因缘定下来,出世间的佛菩萨没有凡夫嫉妒心的烦恼。

②疑问2:很难一一念修。

释疑:

方法1:选择其中一尊,然后观想其他佛菩萨融入他,并与之成为无二无别,那这样观修一位圣尊也就观修了所有圣尊。

方法2: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念诵。

③总结:没有必要也不应舍弃任何佛菩萨。


3. 念佛要融入生活,时时处处不忘念佛。

①老年人投靠阿弥陀佛最有意义。

②年轻人也应好好念佛。

③时时刻刻(家里、家外)不忘念佛。


4.公案说明:

①《净土圣贤录》冬瓜和尚的公案:说明时时处处念佛的重要性和念佛融于生活。(详见法本P81-82)

②其他史传中的修行人事迹。

A.汉地:《宋高僧传》、《续高僧传》等。

B.《藏密佛教史》、《大圆满史》等。


5. 真正的修行人无论身处何处,始终都不会中断自己的修行。

三.以信心忆念佛陀。


1.具有虔诚、坚定的信心,就能获得成就。

①教证说明。

【教证1】《宣说文殊刹土功德经》:“诸法依缘生,住于意乐上,何者发何愿,将获如是果。” 

【教证2】《二观察续》:“愚者具坚信,彼可获悉地。”

②很难生起信心的原因。

A.世间知识太多。

B.知识分子:自认为了不起、傲慢、分别念重,很难生起信心。

C.后果:很容易让人堕入怀疑和邪见的深渊。

D.对净土法门的诚信信心,一定能得到大利益。

③旁述本论中个别教证与佛经有差异。

A.为了突显某种义理,则会侧重宣说其中的部分内容。

B.不同译本的原因导致的。


2.具足信心一定能获得加持。

①引用教证说明佛陀加持具信者。

【教证1】“何者作意佛,能仁现彼前,赐灌顶加持。” 

【教证2】《三摩地王经》:“能仁身相极庄严,何人行住坐卧时,忆念能王佛陀尊,本师恒时住彼前。”

【教证3】邬金莲花生大士:

A.“我常伴随具信者。” 

B.“具有信心善男女,莲生不去何处住,吾寿无有殁尽时,信士前我各现一。”

②阿弥陀佛会加持每位具信者。

A.阿弥陀佛在每一位具信心者前都会显现一尊阿弥陀佛。

B.以阳光做比喻说明,阿弥陀佛可以在每位信士前任运显现,于十方世界无勤度化众生。

C.如何获得阿弥陀佛加持。

a.我们。

顶礼。

祈祷阿弥陀佛。

对阿弥陀佛生起一刹那的信心。

b.佛陀。

以慧眼照见。

以天耳明听。

以他心通明知。

以神足通立即来到。

赐予加持。

c.以信心打开我们内心的窗户,佛陀的加持当即融入相续。

D.应以信心忆念阿弥陀佛。

胜义中:众生和佛陀悉皆平等。

世俗中:众生业力深重,而佛陀具有无量功德。

.信心的重要性。


1.要毫无怀疑的生起信心才能获得加持。

【教言】莲花生大士:“具有坚信得加持,若离疑心成所愿。” 


2. 信心是最宝贵的财富。

【教证1】颂云:“信心如宝轮,昼夜修善道。” 

【补充】轮王七宝:金轮宝、如意宝、玉女宝、大臣宝、大象宝、骏马宝、将军宝。这七宝是转轮圣王拥有的宝物,所以叫“轮王七宝”。金轮宝最重要,排在第一。

【教证2】《亲友书》:“佛说信心与持戒,多闻布施净知惭,有愧智慧圣七财,知余财物无实义。”

【补充】信心、持戒、多闻、布施,观待自己无垢的知惭、观待他人的有愧与智慧是圣者七财。信心最重要,在圣者七财中位居首位。


3.有信心才会得到加持。

【应取】虔诚信心:一定能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

【应舍】没有信心:所谓的学佛也只是口头上的游戏。


4.相信加持的力量。

【应舍】如果不承认佛法的加持,上师三宝的加持就无法融入相续,自然也得不到实际的利益。


5. 以一切方便来引发信心。

①通过闻思遣除相续中的疑惑。

②通过忆念诸佛菩萨的功德。

③顿信:依靠宿世的殊胜因缘,今生以一点点外缘就能生起信心。

④渐信:最初很难产生信心,通过培养慢慢也能生起信心。


6. 无论显密,若想往生极乐世界,忆念、观想阿弥陀佛都很重要。

①仅以忆念阿弥陀佛也可往生极乐世界。

【教证1】《弥陀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命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应用:汉地打佛七的传统和学院举办的极乐法会就来自这个教证。

A.传承上师的教言,若人能按仪轨于八天中,一心一意念诵阿弥陀佛的心咒满三十万遍,且远离五逆罪与谤法罪,就能获得往生极乐世界的把握。

B.打佛七,若能在一至七日当中一心不乱,也能往生。

【教证2】《闻解脱》:人死后的第七日,会显现阿弥陀佛,那时若能观想自己的心识融入阿弥陀佛,就能获得解脱。

应用:藏地很多高僧大德圆寂后,一般遗体都要保留七天。

②临终时依靠阿弥陀佛的加持往生。

A.应舍:贪执财产、亲人等世间一切。

B.应取:

a.观想全部供养给阿弥陀佛。

b.毫无贪恋之心。

c.一心一意祈祷阿弥陀佛。

③往生极乐世界的多种情况。

A.中阴往生。

B.临死往生。

C.带着眷属一起往生。

④有关信心的公案。

【公案1】《宋高僧传》唐代释岸禅师带眷属往生。(详见法本P88)

【公案2】满财长者以信心忆佛而获得庇护。(详见法本P88-89)

【公案3】觉沃奔以信心获得觉沃佛的加持。(详见法本P90-91)

【其他典籍中的公案】《百业经》、《贤愚经》中记载以信心祈祷而感得佛陀现身的很多公案。

【结论1】现在佛陀虽然已经入灭,但佛陀的本体却是无生无灭的,所以只要诚心祈祷,也一定会感得佛陀现前。

【结论2】佛像与佛没有差别,以信心忆念佛陀十分关键。


7. 总结:皆应以信心忆念佛陀。

只要有虔诚的信心,就一定能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

只要诚心祈祷,也一定会感得佛陀现前。



  • 个人分别念整理仅供参考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明日死谁知 今日当精进


往期推荐

《极乐愿文大疏释》16课CC+笔记
《极乐愿文大疏释》15课CC+笔记
《极乐愿文大疏释》14课CC+笔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文字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