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6课
一、 本课科判坐标
本课是在第一品“正式宣说”前的“论义”部分。上节课宣说了“论名”。本课宣说“论义”中的“入造论之理”之全部内容。“入造论之理”中包涵“真实宣说”和“讲述宣说之必要关联”两部分。导图如下:
二、 上课内容回顾
1. 上师教诫,学习论典的态度很重要,要深入科判、要通达文字和要义。
2. 宣讲“入造论之理”之“真实宣说”的礼赞句,教诫我们要像寂天菩萨一样恒常对佛、法、僧三宝顶礼赞叹,因为小善因可得大善果,如理如法的顶礼,可遣除傲慢、增上恭敬心和信心。
3. 宣说何为佛、法、僧三宝,详尽介绍“善逝”、“法身”、“佛子”各自所具有的多层意义:
(1)“善逝”指佛陀。善妙圆满断证功德,趋至最胜安乐之地;
(2)“法身”指教法和证法。包括法界极清净本体之证法法身(一切万法本体),以及依彼之等流的教法法身(靠证悟法性宣说的显密一切经典);
(3)“佛子”指僧众。能够成为如来继承者的大乘圣者菩萨,以及虽非大乘皈依处但功德超胜的声闻、缘觉、亲教师、阿阇梨等可堪为顶礼处的对境;
4. 介绍两种修行:观察修和安住修。
三、 本课总义归摄
1.寂天菩萨在顶礼了佛法僧三宝以及其他值得恭敬的所有对境后,开始依靠释迦牟尼佛为主的诸佛菩萨的经典、龙猛菩萨等印度高僧大德的论典,进行宣说趋入菩萨律仪的法门。此为 “入造论之理”之“真实宣说”的立誓句。立誓句是为遣除违缘、圆满造论所立的誓言。(详见颂词1)
2.作者示现谦虚,称本论内容并非前所未有;亦称作者本人对诗学和声律学不精通;还有造此论只是为了修持自心,而非利他。实际上此谦虚词背后有其作者的密意。(详见颂词2)
3.作者言,如果遵照此论的次第进行修习,自己对三宝的信心将得以增长,同时有善缘见到此论之人,亦会得到利益。(详见颂词3)
4.本课还分析了“入造论之理”的第二个科判“讲述宣说之必要关联”,其中详细介绍何为造论“四法”。(详见第五部分内容)
发心师兄:定解C16
审核师兄: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本课颂词详解及重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