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旅78 | 醒醒,醒醒,别不在乎呀!
2015年6月28日,南京农业大学举办了“心灵的绿色家园”主题演讲,以一腔肺腑之言呼吁人们保护外部及内心的世界。
在这个特殊的当下,希望正在阅读本文的读者,与我们一同祈愿。祈愿海洋里的生命平安,一切生命平安,一切贪婪、嗔恨、愚痴得以止息,无论是外在世界还是内心世界,都平和、安宁、美好,愿一切生命永离痛苦,永享幸福。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
人和自然界、动物界,是相互依赖、观待存在的,并非像有些人以为的那样,“一切为我所主宰”“动物是我的食物”“想吃什么都可以”……一味地破坏环境,杀害、食用其他动物,最终只会给自身带来灾难和痛苦。
宇宙之中,自然有心灵延续的规律,它形成了人们所谓的“命运”,当这条准绳被破坏,命运也将展现出可怕的一面。所以我们首先要懂得:自我的存续,与外在环境、其他生命息息相关。
但很多人相信“人定胜天”,认为人可以控制大自然,对它有生杀予夺的权利。这种观念的错误就在于,不懂万法互为因缘、互相依存的道理。
佛法中说:“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灭,是大沙门说。”意思是,诸法由因缘聚合而生,这个道理是佛说的;当因缘散灭时,法随之而灭,这也是佛说的。
醒醒,醒醒,别不在乎呀!
从17世纪开始,以笛卡尔为代表的西方思想家宣称,人类是一切的主宰,但无数事实证明,我们只是大自然的一个成员。任何人在享用自然资源时,都应该谨慎而行;那些肆无忌惮破坏自然、扼杀无辜生命的人,到了一定程度,必然会受到报应和惩罚。
如果人类日益失去慈爱和悲悯,不断增长贪婪和欲望,借助越来越发达的科技,最终会做出什么?对今天的青山绿水,不会在乎的;对后世的子子孙孙,不会考虑的;对身边的动物朋友,可以做出种种践踏、伤害、掠夺的暴行。只管占为己有,不惜毁坏殆尽。
我讲的,并非仅限佛教的教义,而是普世的生命平等观。真正的绿色家园,要从我们的内心来建设,如果内心布满腥红的血迹,如何能过上绿色的生活?
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灵魂”
我们需要环保教育,不仅需要美化外境的环保,更需要清净内心的环保——从佛学智慧来讲,就是认识自我,知道人为什么而活。否则,我们如何能主宰自己的灵魂,又谈什么主宰自然和其他生灵?
要经常扪心自问,我是什么样的人,活着的价值是什么,又有怎样的人生梦想?只是继承家业、繁衍后代吗?如果是这样,那和蝼蚁有什么差别?它们也是终日忙碌,寻找食物、建造房屋,下雨的时候躲起来,天气好了就晒个太阳,也有自己的沟通方法,会和朋友聊天……
要有一颗利他的心,这才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灵魂。有了利他心,才能真正认识自己的使命,做自己的主人,也才有资格拥有大自然,有能力造福其他生命。
别陷入绝望,让自己成为希望!
而一个人如果尽己所能地想去改变世界,也完全有可能实现。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法国小镇里,有个16岁的男孩,就为家乡的环保做出了奇迹般的贡献。
当时他父亲得了严重的肺病,医生说一定要呼吸森林里的新鲜空气,才有一线生机,但小镇根本没这个条件。男孩出于对父亲的爱和报恩,决心在家门口种出森林来,于是拿着微薄的积蓄,从很远的地方买回树苗,拼命地买树、打工、攒钱、再买树……
起初很多人笑他,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但男孩一如既往地坚持,几十年间,真的种出一片茂密的树林。他带着父亲在林间呼吸新鲜的空气,后来,父亲的肺病果然痊愈了。
你们也是年轻人,如果内心有一种力量和勇气,从身边做起,你也完全可以改变周围的环境,改变这个世界。
我还看过一个发生在印度的故事,同样是一个16岁的男孩,从1979年开始种树,经过36年的努力,种出了550公顷森林。其中的艰辛难以想象。
刚开始,这座岛上有很多自然灾害,野生动物也在慢慢消失。男孩想保护这座岛,经过咨询,得知主要原因是缺少森林,就决定在岛上种树。他求助过相关部门,但谁都不理他,他只好坚持下来,用36年,凭一己之力,把这座干涸的沙岛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森林。森林里有各种鸟兽,还有鹿、犀牛、老虎、大象等濒临绝种的动物,堪称野生动物的天堂。
这个故事后来被一个加拿大导演拍成纪录片,全世界的人都为之动容。
如果一个人,每天只想着自己,抱着自私自利的心,恐怕永远做不成这样的事,或者即便做着很大的事业,也不会有太大意义。很多所谓的成功人士,有钱有势,但他们追求的只是自我创造、自我扩张,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并不觉得这很成功。真正的成功,是对别人来说的,无论从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无论对一个人、十个人,还是成千上万人,能让他们获得真实的利益,才叫成功。
因此成功的关键,在于你的心是否清净,有没有一份爱与善良。善良的人是有光的,这种光芒会照亮周围,逐渐扩展到整个世界,为所有人带来温暖。
今天我们讲的是“心灵的绿色家园”,对外在的绿色家园,大家都比较关心,但正如前面所说,我们更应该关注内心的清净和美好,让它永不变色、永不衰老。这才是最重要的。
注:相关景点介绍,引自“百度百科”词条和网页,图片来自“花瓣网”侵权即删。
旅游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