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共同背诵 般若品全品偈颂 和 净水如意宝科判 倡议的开示)对于山上佛学院年轻的出家道友们,需要学习的很多经论,我都要求他们必须要背诵。然而,对于山下的道友们,我却很少要求大家背诵,因为我知道大家生活和学修的压力已经很大了。但是,经过这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反反复复思维抉择,对于寂天菩萨《入菩萨行论》的精华《智慧品》,我却再怎么也无法说服自己不让大家背诵。因为太有加持了、太有意义了、太有必要了!如果不去背诵,损失真的太大了!寂天菩萨是一个得大成就的瑜伽士,《入菩萨行论》是他实修的要诀和心得。所以,这部论的出现,不是人间小小的事情,而是一个超凡圣者的智慧结晶,里面的字字句句都是圣者加持我们的力量,完全不是凡夫庸俗分别念造作的产物。其中第九品《智慧品》,则是他飞升虚空显示般若不可思议法身境界的一品,加持尤其不可思议。所有能够亲证般若法身智慧的力量,在这一品的每个字上都强大地充满着。因此,要想快速证悟,最好就是要把里面每个字都深深的放进内心,铭记下来,就像盖章钤印一样,永不磨灭。要通达甚深大般若,直接依靠入行论的第九品即可。通过学习智慧品,就等于我们已经将整个三藏十二部如海教法的精华全部精通,极大地缩短了闻思修所需要的时间。否则,我们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够学懂般若。也许仅仅第九品那么一两个颂词,就会让你一生受益,开启般若的甚深智慧。既然如此,我们学习《智慧品》就不能是东碰碰,西碰碰,而是要将精力专注下来,通达每一个颂词。如果能背诵颂词和科判,达到一定的熟悉程度,思维起来就比较容易,可以随时随处提起来就思维,让你的行住坐卧都处在般若的思维之中,让佛法贯彻到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很多人学法只在佛堂和道场,生活只是单纯世俗化的生活,日常生活里没有佛法,佛法也进入不了日常生活。说白了,几乎都是由于还没有怎么启用过这样的专注思维。因为没有将颂词背熟,所以随时随处地思维佛法就没法形成。不熟的东西,你是用不上的。在思维时,最用得上的东西,一定是可以脱口而出的。一旦颂词科判了然于心,思维的力量很容易就产生。更进一步说,只有这样思维比较透彻了,修行才能够真正开始。因此,整部《入菩萨行论》我们都有必要背诵,至少也应当背诵第九品。如果不背诵、思维、串习,即使大家因缘殊胜,能够聚在一起学习,但不幸的是,绝对是学完就忘光了。如果我们将这些比如意宝还殊胜的佛法,不是学一个得一个,而是学过了就完全丢掉了,生命中还有什么东西会比这更可惜啊!我本人以前求学时,将《智慧品》的颂词、科判写在一张大大的油印纸上,贴在天花板,反反复复地边看边思考。有时坐着看,有时侧身看,有时躺着看,有时累了甚至倒立着看。这样通过反复串习,将颂词和科判牢牢记在心里,使我对般若空性法门稍稍产生以理抉择的信心,到今天也一直对我产生影响,可以说是获益匪浅。因此,很想让大家也一样受益。希望大家努力把《智慧品》的颂词和科判背诵下来,直至脱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