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十年来狼籍,东壁打到西壁。
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
人生跌跌撞撞、起起伏伏,走到尽头时才发现:“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消失的只是自己而已,富贵功名,离合悲欢,不过都是过眼云烟罢了”。人生在世,不过是一场体验。

我执 永远都把事情
解释得让它自己高兴。
益西老师:这个世界并非实有和常有,用微观眼观照,只不过是刹那即灭的微尘组成的幻相,就像银幕上电影的显现,只不过整个世界是极广大的立体电影罢了。由于我们的善业和福德,身旁有一个人会拍拍我们的肩膀说:别担心,这只是场电影。这个人就是我们的上师。宗萨钦哲仁波切:一定要找到,那个能让你的心静下来的人,从此不再剑拔弩张、左右奔突。也一定要找到,那个能让你的心精进起来的人,从此万水千山、世世生生。前面加行修得好的人,或对上师有强烈信心的人,虽然只是观想与上师的心合在一起,但由于心完全静下来了的缘故,就有可能看到上师的心,也就是自己心的本体。如同水面上的月影,水波荡漾时月影就被打散了;水面平静时就像一面镜子,能清晰地看到月亮的倒影。当心静如明镜般,没有杂念的扰乱,即可看到禅宗所谓的本来面目,或密宗讲的光明如来藏。用的名称可能不同,但都是一体的。当你住进旅馆时,不会想要与旅馆经理、帮佣、侍者共度永恒。同样,你的家庭家人、你的朋友、你的理想与价值观,都与旅馆经验无异。迟早,你必须退房,与他们分离。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以前 华智仁波切 总要随身带着《入行论》的法本,把它作为一生中修持的法。如果在座的人,也能如是 在一生中不断思维、修持这些法义,努力使自相续与法相合,到有一天,当你生起念头:“《入行论》是我一生中 最好的伴侣,最好的挚友,我一刻也不能离开”时,修行 也就会有 坚定的境界。其实《入行论》不仅仅是听一遍,按照传承上师们的做法,一定要反复地听受。不仅是听受,法本还要经常带在身上。华智仁波切的传记中说,他终生随身带着的有两个法本,一是《真实名经》,一是《入行论》的颂词。我希望大家也把《入行论》法本随身带着,一方面能遣除修行中各种邪魔外道的违缘,另一方面对生起无伪的菩提心有非常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