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3
珍 贵 的 藏 文 古 籍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牛津大学威斯顿图书馆(Weston Library),并专门观看了该馆珍藏的藏文古籍。
威斯顿图书馆建造于20世纪30年代,这是建筑大师斯科特的独道装饰艺术和经典复古的完美结合。经过最近的一次翻修,它变得更符合21世纪图书馆的标准,也达到英国储存珍贵藏物的要求。
我们今天要看的是需要预约的馆藏,属于珍藏书一类。其管理者查理曼桑(CharlesManson)教授,已经提前准备好书,并用小车推到一个不到十平方的小房间,我们都跟着挤了进去。
房间正中是一张桌子,教授走到靠里边的位置,把小车停在旁边,用双手小心翼翼地捧起第一函书。我站在对面,教授把书的正面朝向我,以方便我阅读。我刚想接过书,教授却没有直接放在我的手上,而是稳稳妥妥地平放在桌子上。
时 光 倒 流 200 年
教授介绍说:“堪布,今天有七函书要给您看,这是第一函。它是200多年前18世纪晚期,藏文版《般若波罗蜜多十万颂》(ཤེས་རབ་ཀྱི་ཕོ་རལོ་ཏུ་ཕྱིན་པ་སྟོང་ཕྲག་བརྒྱ་པ།),曾有德国汉堡的学者对此作研究,他们在20世纪20年代就去过德格。”
我坐下来小心翻阅,这是一本藏传佛教常用的贝叶式活页书,厚重而宽大,纸张是黑色的,封面板接近一厘米厚,金色的书名工整夺目。书里面,有的页面印着三行白色的大字;有的是三行金色大字,每行中间隔着一行白色小字;还有的是四行金色的字,都排得非常美观。
书的边缘已经变色,脱落得很厉害,露出内层的黄色,不过字迹都还清晰。我看完后,教授有条不紊地把它捆好,又放回盒子里,然后再放回小推车的另一层。接着,他把第二函从盒子里面取出来,放到我面前。
我凑近一看,是一部120多年前的手抄本。教授说,希望有一天他们图书馆能够收藏一个全套的德格版本。
第三函与医学相关,不知道什么原因,被装订成现代横翻书的样子,每一页的竖边上粘了另外一条纸,这些纸再被装订在一起,所以不再是活页。很多页边上的字迹被覆盖了,无法看到全文。
教授好像比我更遗憾,他说:“这种装订方式不好,把有些内容盖住了。”
中 学 时 代 的 课 本
接下来,教授取出来的是《辞藻学集》。
我翻开书一看,好亲切的感觉。我抬起头笑着说:“这是我中学时代的课本。”
“那我一定要拍一张您现在看书的照片。”教授边说边拿起刚放到桌上的相机,对着我拍了起来。
接下来,教授取出一函15世纪的《米拉日巴尊者传》,并说这函书他们图书馆影印过了。
我非常喜欢这函书,取出手机拍了张照片,并仔细阅读了最后一页。可能是因为对内容特别熟悉,我很自然地用手指指着一行行字,朗读起来,感觉好像回到藏地寺院的经堂里,完全忘记了自己正身处异国他乡的大学图书馆。
因为太爱书了,只要有书,到哪里都是一样。
| 影像记忆 |
牛津大学演讲
“跨文化译传藏传佛教之人生感悟”
互动问答1
完整视频
智悲佛网-大学演讲-第36期
跨越历史的柔波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986
官方公众号:sdjkb2014|账号:索达吉堪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