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菩提暖心电台】所谓的“来日方长”,不过是美好的幻想(附电台音频)
每一天,都可能是最后一天...
每个人的生命就像被狂风吹动的小水泡,绝不会恒常停留,很快时间就会破灭。不管年轻还是年老,死亡都可能随时发生,令人防不胜防。佛陀在《遗教经》中说:“生命在呼吸之间。”有些人在吃饭时,猛然倒在地上,从此就没有再起来;有些人上街时突然昏倒,赶到喊救护车拉去医院,早已经断气了;有些人晚上睡时好好的,什么都跟平常一样,但早上就没有醒来,永远地睡下去了。不管你是什么身份,遇到死亡也在劫难逃。
从历史上看,唐、宋、元、明、清等各个朝代的君主,不管在任期间成功与否,现在也都已经变成历史。我们今天的所有行为,再过一段时间回想起来,也是如梦一样;十年、二十年前的事,现在回想起来也感觉过得特别快;而且未来的事也都是无常的。
通过观察无常,会发现生命在不断地流逝——我们每个人都在走向死亡,只不过有些人自己还没有发现;即使有些人发现了,也没有重视起来。佛陀在《四不可得经》里也说:“欲求不死地,未曾可获之,是故精进学。”在世界上根本找不到不死的地方,因此要精进修法。如果没有行持善法,每天说些无聊的话,做些无有意义的事,心里也一直胡思乱想,这样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该有一种为人类、为众生而生存的精神。曾经有人问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您跟普通人之间,有什么差别?亚里士多德说,普通人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真正有学问、有知识的人,即使自己在生活、饮食上条件稍微差一些也没关系,他们都不会过于挑剔。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要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不但要懂得科学知识,更要懂得生命最奥秘、最甚深之处,否则,人的生命会过于简单。
——摘自整理于索达吉堪布《生命科学与价值观——台北大学演讲》
《正法醍醐》讲记 第七节课
《大圆满心性休息广释 1 》讲记 第五课
《亲友书讲记》讲记 第十二节课
(来源:智悲佛网)
电台往期音频合集:
(请长按二维码)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